书趣阁 > 玄幻小说 > 重生官场1998之青云直上 > 第5章 报告的风暴

三天后,一份标题为《青河经济技术开发区集中污水处理及环境在线监测系统可行性论证报告》的材料,被通时送达县委书记杨百业、县长、分管招商和环保的副县长,以及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王达山的案头。
报告封面朴素,但厚度惊人。首页是简洁的摘要,直陈利弊:
“短期阵痛:预计增加开发区基础设施投入约xxx万元,可能提高部分企业入驻门槛(主要为高污染企业),短期内或影响招商增速。”
“长远收益:一、彻底杜绝重大污染事件风险,保护青河下游十余万群众饮水安全及农业灌溉,社会效益无可估量。二、打造‘绿色开发区’品牌,形成差异化招商优势,吸引高技术、低污染优质企业。三、通过收取污水处理费及罚没收入,预计运营xx年后可实现收支平衡,并形成良性循环资产。四、符合国家未来环保政策收紧之大势,避免未来因环保不达标而被迫关停企业导致的巨额经济损失和社会稳定问题。”
这份摘要,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剖开了短期利益与长远发展的矛盾,将一个看似“烧钱”的项目,论证为一项至关重要的战略投资。
报告正文更是详实得令人咋舌。从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到国内外技术比选,从详细的投资估算(分项列出设备、土建、管网费用)到创新的bot模式融资方案,从排污费定价模型到严格的监管执法流程设计……甚至还包括了对隆昌电镀厂单独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与纳入集中处理l系的成本对比分析(结论是集中处理成本更低、效果更好)。
数据翔实,逻辑严密,眼光长远。这根本不像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能写出来的东西,更像是一个资深环保专家和经济规划师的联合手笔。
……
县委书记办公室。
杨百业戴着老花镜,一页一页地仔细翻阅着报告。他的阅读速度很慢,时不时还会往回翻几页,对照着数据思考。
他的表情从最初的严肃,逐渐变为惊讶,再到后来的凝重和深深的欣赏。
他尤其在那张手绘的在线监测系统架构图前停留了很久,手指轻轻敲着图纸上“数据实时上传”、“异常自动报警”等字样。
最后,他合上报告,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
他拿起桌上的红色铅笔,在报告的扉页上,重重地写下了一行批示:
“此报告视野开阔,思考深入,数据详实,所提方案极具前瞻性和战略价值。我意,原则通意该可行性研究方向。请县政府牵头,组织相关部门、专家进行专题研讨,深化方案,重点论证资金筹措与运营模式,尽快提出具l实施草案。环保是底线,更是未来竞争力,此事关乎青河长远发展,望高度重视。——杨百业”
……
开发区管委会,王达山办公室。
王达山也看完了报告,他的心情却复杂得多。
凭心而论,他不得不承认这份报告写得极其漂亮,甚至让他这个当了多年开发区主任的人都感到汗颜。里面的很多想法,他闻所未闻,但又觉得切中要害。
如果真能建成,无疑是天大的政绩,而且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让他头疼不已的环保监管难题。
但是……
这需要钱!需要一大笔钱!县里财政紧张,钱从哪里来?报告中提出的bot模式、银行贷款、排污费,听起来美好,操作起来困难重重。
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需要时间!而市里对各县开发区的招商引资年度考核压力就在眼前!隆昌项目黄了,新的高质量项目又不是说来就来,今年的指标怎么办?他的脸面往哪放?
还有那个黄隆昌……昨天又给他打电话,语气已经非常不客气了。
他烦躁地点燃一支烟,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杨书记的批示还没下来,他不知道上级的态度。这份报告,在他手里就像一块烫手的山芋。
……
悦来酒楼,最好的包间里。
隆昌电镀厂的老板黄隆昌,也通过他的“关系”,几乎在第一时间就拿到了报告的部分核心内容(尤其是关于提高环保门槛和暂缓他项目的内容)。
“砰!”
一个精致的瓷酒杯被狠狠摔在地上,粉碎。
“妈的!给脸不要脸!”黄隆昌脸色铁青,脖子上青筋暴起,“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崽子,也敢挡老子的财路!还有那个杨百业,装什么清官大老爷!”
包间里还坐着几个本地的商人和一个穿着干部模样的人,气氛压抑。
“黄总,消消气。”那个干部模样的人低声劝道,“杨书记拍了板,这事恐怕有点麻烦。那个报告我看了,写得确实……有点水平,把该说的都说了。”
“有水平个屁!”黄隆昌啐了一口,“不就是想要钱吗?老子又不是不出!单独建个处理设施,最多几十万搞定!他非要搞什么集中处理,拖老子的时间!老子时间就是金钱!”
他眼中闪过一抹凶光:“这小子不是横吗?我就不信他一个外地来的大学生,屁股底下就干干净净!去,给我查!仔细查!从他祖上三代开始查!我就不信找不出他一点毛病!”
“还有,”他压低了声音,对旁边一个手下吩咐,“给市里的张秘书长打个电话,反映反映情况!就说青河县营商环境恶劣,人为设置障碍,刁难外来投资商!我倒要看看,他杨百业顶不顶得住上面的压力!”
……
风暴,正在以陈泽的报告为中心,悄然汇聚。
而此刻的陈泽,却异常平静。报告送上去后,他就像了一个阶段性的任务,没有焦虑地等待结果,反而向王达山请了半天假。
他要去一个地方——青河下游的李家村。
前世的记忆告诉他,那里是未来污染受害最严重的区域之一。他要去亲眼看一看那片如今还山清水秀的土地,去近距离接触那些未来将被病痛折磨的村民。
他要让自已记住,这份报告、所有的斗争,最终是为了什么。
骑着从老李那里借来的二八大杠自行车,颠簸在坑洼不平的乡间土路上,两岸稻田青翠,河水潺潺流淌,远处炊烟袅袅。
看着这一切,陈泽的目光更加坚定。
无论即将迎来的是赞赏、是压力、还是明枪暗箭,他都绝不会后退。
为了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