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的所有人,包括那位在工程领域浸淫了半辈子的陈工,都被沈清禾这番话砸得晕头转向。
他们感觉自己像一群刚刚学会加减法的蒙童,却被硬生生拖拽进了一场关于微积分的顶尖研讨会。
短暂的死寂之后,是难以抑制的狂喜。
陈工握着那份滚烫的测试报告,手抖得像是捧着一枚刚颁发的军功章。他看向沈清禾的眼神,已经彻底变了。那不再是敬意,而是一种近乎于“寻宝”的狂热。
这哪里是什么普通的军属!
这分明是一座尚未被发掘的、蕴藏着无尽宝藏的超级富矿!
团部的会议室,气氛庄严肃穆。空气中弥漫着烟草和铁锈的厚重味道。
团长,是个面容黝黑、眼神锐利如鹰的中年男人。他粗大的手指关节,正有节奏地敲击着桌面那份来自后勤部的报告。
而陆承屹,像一尊沉默的铁塔,笔直地杵在会议室的角落。
他之所以会出现在这里,是因为开会前,团长特意一个电话把他叫了过来,语气不容置疑:“小陆,你们营出了个大宝贝,你自己还蒙在鼓里!今天后勤部的会,你过来旁听!好好学习学习,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为人民服务!”
这番话,句句不提批评,却字字都像巴掌,狠狠抽在陆承屹的脸上。
他知道,这是团长在敲打他。敲打他对沈清禾的忽视,敲打他的傲慢和偏见。
所以他来了,来接受这场无声的、公开的“处刑”。
“同志们,今天这个会,议题只有一个。”团长环视一圈,目光最后落在沈清禾身上,“就是讨论我们部队的这位‘民间科学家’——沈清禾同志,以及她的节能灶发明。”
“陈工,你先说说测试结果。”
陈工清了清嗓子,激动地站起来,摊开报告:“报告首长!经过我们反复测试,沈清禾同志设计的改良灶台,对比老式灶台,平均能耗节约率达到了惊人的413!而且结构简单,材料易得,非常适合在全团推广!”
话音刚落,会议室里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叹声。
“好!”团长一拍桌子,目光灼灼地看向沈清禾,“沈清禾同志,我代表团党委,代表全体官兵,向你表示感谢!”
他猛地站起身,竟对着沈清禾,行了一个无比标准的军礼。
沈清禾只是微微侧身,避开了这记大礼,神情依旧淡然得可怕。“我只是解决了眼前的问题。”
“说得好!解决问题,就是最大的贡献!”团长豪迈地笑了,“你这脑子,是咱们部队的宝贵财富!”
宝贵财富。
这四个字,像四枚烧红的钢钉,一瞬间,狠狠地钉进了角落里陆承屹的耳朵。
他脑子里“嗡”的一声,眼前瞬间闪回的,是他第一次见到这个女人时,甩出那纸离婚协议的冷酷模样。
他以为她是个包袱,是个污点。
可现在,这个他眼中的“包fuguo”,正站在他最敬重的领导面前,接受着他都未曾有过的最高规格的赞誉。
而他,这个战功赫赫的营长,反倒像个犯了错误的小学生,被罚站在这里,见证着本该被他扫地出门的女人,一步步走向神坛。
巨大的荒谬感和错位感,像一只无形的手,死死攫住了他的心脏。
就在这时,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响了起来。
“我有点不同看法。”
说话的是团政委,姓周,一个戴着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的中年干部。他以思想工作严谨、爱抓细节著称。
周政委推了推眼镜,目光审慎地落在沈清禾身上:“我不是怀疑节能灶的效果。我怀疑的是,这件事的合理性。沈清禾同志,据我了解,你的档案上写着,你只是初中文化水平。你是如何掌握这些连陈工他们都感到惊叹的物理和工程知识的?”
这个问题一出,会议室里热烈的气氛瞬间冷却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沈清禾身上。这不仅仅是好奇,更是一种审查。在这个年代,一个人的知识来源,和她的背景一样重要。
角落里的陆承屹,心头猛地一紧。
他从未想过这个问题。他只觉得她邪门,却没想过,这“邪门”的背后,可能藏着巨大的风险。
然而,沈清禾的反应,再次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她没有丝毫慌乱,只是平静地回答:“看书。”
“看书?”周政委追问,“什么书?”
“我父亲留下的。他是中学物理老师。他的书很多,很杂。我看完了。”她顿了顿,补充道,“大部分是俄文版的,我自学的俄语。”
这个解释,天衣无缝。在那个中苏友好的年代,一个物理老师家里有几本俄文原版教材,再正常不过。而“自学”,则是一个无法证伪、也最能体现“天才”的理由。
周政委显然被这个回答噎了一下,但他没有放弃:“那你提出这项改造,目的是什么?只是单纯为了节能?”
“不是。”沈清禾摇了摇头。
她的目光,第一次主动地、清晰地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包括角落里的陆承屹。
“是为了解决一个更严重的问题。”
“水。”
她轻轻吐出一个字。
“咱们这里的水,碱性太大,水垢太多。战士们长期喝,对身体有看不见的坏处。锅炉烧这种水,浪费煤,还容易坏。我想解决水的问题,但净化设备需要大量的活性炭。可部队的煤炭供应紧张,所以我先解决了煤的问题,这样省下来的煤,就能拿来烧炭,净化水质。”
这番话,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会议室里炸开。
所有人都惊呆了。
原来,节能灶只是第一步!她的目标,从一开始,就是那个更深层次、更关系到全团官兵健康的水质问题!
她的思维,不是点状的,而是链条式的!一环扣一环,充满了深远的战略布局!
周政委彻底没话说了,他张了张嘴,最终只能默默地坐了回去,眼神里充满了震撼。
团长看着眼前的女人,目光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
“好!好!好!”他连说三个好字,猛地一拍桌子,声音里满是决断,“我宣布,立即成立‘军区生活及后勤保障技术攻关小组’,沈清禾同志任组长!后勤部全力配合!这件事,全团推广!”
会议结束,人群散去。
陆承屹像是被抽走了所有力气,最后一个走出会议室。
他刚出门,就看到走廊尽头,沈清禾正被陈工和几个技术员围着,手里拿着一张图纸在讨论什么。
他喉咙发干,鬼使神差地走了过去。
他想说点什么。祝贺?道歉?还是质问?他自己也不知道。
他走到她面前,挡住了她的光。
沈清禾抬起头,看到是他,那双刚刚还在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眸子,瞬间又恢复了那种清冷无波的状态。
“有事?”她问。
“”陆承屹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他能说什么?
夸她“干得不错”?他有什么资格?
问她“怎么做到的”?他听得懂吗?
最终,他只是从牙缝里挤出一句:“你很好。”
说完,他自己都觉得可笑。
沈清禾看了他一眼,那眼神,像是在看一个努力想说句场面话,却又说不明白的笨拙下属。
她点了点头,语气平淡无奇:“谢谢。你的评价已收到。如果没别的事,我还要讨论技术细节。”
说完,她便转过头,继续和陈工他们讨论图纸上的问题,仿佛他这个大活人,已经不存在了。
陆承屹僵在原地。
他感觉自己像个莽撞地闯入了一场顶尖学术研讨会的文盲,不仅一句话都插不上,还被嫌弃挡了路。
他转身,近乎狼狈地大步离开。
他没有回家,也没有回办公室。
他独自一人,走到了训练场的最高处。看着手下那些生龙活虎的兵,看着这片他用血和汗守护的戈出,他第一次,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他引以为傲的力量、战功、权威,在那个女人的世界里,似乎一文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