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闻后,亲自召见格物院正使陶光祖入殿,于奉天殿中设案问策。
“现今所造火铳,火力何程?携带如何?实战换装需时几何?”朱由检问。
陶光祖回道:“新制三管火铳,每发三连,不需重装,只换引火线即可。重管火铳由精钢铸造,前装带卡环,骑兵亦可持用。
至于火雷,则改旧式硝包为震鳞铁雷,内置引火珠,可掷可埋,百步之内足破敌阵。”
朱由检点头,曰:“可喜。但若止步于此,则仍为小胜之器。试想百营皆持此器,万人皆操此铳,则敌可破、疆可守,国可兴。”
遂当殿命内务府、兵部、工部三司,与格物院共设“军械统造署”,于京南广胜仓空地建厂,专造新式军器,列入兵屯配额,不得缓怠。
同时诏谕全国:凡匠人擅冶金、通器械、能工巧匠者,报之工部,入选者即为“兵工户”,享工役免除、子弟优贡之例。
魏忠贤奏请设“火器试阵日”,每季一次,五军轮派兵士至校场演练,格物院负责观测、修订、再造。
而格物院本身,也在朱由检命下设“器学试司”,招收太学生中通数理、识造术者为“学官”。
凡进一器、有一法、成一图者,均可入《格物功录》,由兵部记录,岁末上呈皇帝。
短短三月,“轮转火铳”新式战器试制成功,前管装弹,后轮引线,一扳即发,三轮连响,准确度较旧铳提高三成,后勤装填时间缩短五分之四。
朱由检命其先拨五百支赴辽东试用,赵率教于战报中书:“新铳已到,日试夜练,军中皆欢,诸将言:有此利器,敌至亦无惧。”
除火铳之外,格物院所制车载连弩、轻型便携炮台亦已入试验阶段。
车载连弩设于牛车之上,手轮操纵,十箭连发,百步杀伤力不逊火器,尤适山地。
而便携炮台则为朱由检亲自命令试制——四脚可折叠小炮,配滚轮,驻守可炮击,行军可拆卸,军中称其为“天子短炮”。
东厂奏报称:后金探子已觉明军火器大变,多尔衮密语部将:“若其器皆如此,我军十年不得越山海。”
朝廷闻之,文武皆振。工部尚书卢九德奏:“今兵有器,犹工有械,必以器为先。臣请增设南直隶三大冶厂,京畿五小工坊,以供新器之需。”
朱由检允之,并命江南织造、福建铜场、陕西铁矿皆开列军用优先。又下令:“凡供军之匠,其家子弟免徭三年,次子可入学堂为吏。”
黄道周闻奏言:“今陛下重火器如兵,重工匠如将,可谓得国之实策。”
钱谦益却在私席上轻叹:“此道虽利,然以器御敌,终非长久之道。”
刘宗周反言:“若兵器俱精,士气尚存,又何惧建虏?”
而朱由检早有打算,命格物院所造之器,不止备边,更供农商。
格物院副使陈子渊进言:“臣愿建器民工坊,造犁、铧、车、炉、水转机、风力鼓风,皆以军工之技,利民间之用。”
朱由检大喜:“可。军为器始,国以器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