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没有说功,只请罪,说是演练未臻纯熟,仍给刺客逼近,两人方能挨到钟粹宫前的长廊。
朱由检看着她,眼神里没有笑,却温。这个温不是宠幸,是对做对了事的认可。他让人把案上的黄绫展开,朗声道:“女卫有功,立下的是宫禁之安,护的是国本。德妃训练有方,自今日起,协理六宫事务,专掌六宫安缮与警备之事。”
“凡宫禁门钥、火烛水令、夜巡更次,皆听德妃节度。周后总摄,不改。”
殿中静了片刻,接着齐声称贺。杨婉儿上阶叩头,只说了一句:“臣妾受命,不敢自骄。妾有三请。一请与东厂、内官监立定会操之法,每月一操,不得虚文。”
“再请立女卫补训之籍,凡犯错,先补训,三犯则斥退。三请核定女卫家人月例,立祠籙,若有伤亡,恩养不阙。”
朱由检点头:“都准。另赏银,赏药,伤者加恤。宋芷等三人,擢为队正,赐带刀入内,非例时不得离营。”
话出,怔了的人不止一两个。宫中带刀入内,是规矩里最严的一档。女子持刀,旧例几乎不许。今日一道口谕,就把路开了。
这道口谕出宫,不到一日,后宫各处的风就乱了一点。
人多的地方便有心思,宫里更甚。杨婉儿病后得宠,今又掌六宫安缮之权,几处妃嫔心里不舒服。
淑妃沈媛本性温柔,不肯出头,只在内里劝自家人安分;贤妃李淑英忙在户部,没空做这些;倒是几位有家族撑腰的位份妃嫔拢在一处,你一言我一语,话头渐渐有了形。
“女卫本就是她提的议,如今功成,权也拿了。长此以往,六宫里我们说句话还管不管用。”
“协理六宫,这四字大得很。再往后,门钥在她手里,谁进谁出,日日都要过她这一道。”
“周后慈和,未必拧得过她。”
这些话没有公开说,只在各自院子里传一传,底下的人听了,边角处的动作就多了。三日后,绛队照例夜操,过寿宁宫的西廊时被太监拦下,说内里贵人歇息,不许喧哗。
宋芷奉命按时操演,不敢延误,与对方礼数周旋,拖了半炷香。杨婉儿闻讯赶至,笑着赔礼,改更,事情压下。
转头有宫女传话,说某宫某妃不喜女卫来回,嫌煞了眼。又过两日,宫里裁竹,防火用水桶要从库房领,库吏竟说未有明文,不肯发。
周皇后夹在中间,最是难。她是本性厚道的人,不愿争,也不愿见人争。左手是德妃,救过她一命;右手是诸位妃嫔,皆是宫里姐妹。
她想了想,只能先把章程写清楚,召集各殿女官与掌事太监开了两次小会,把火烛、水令、钥匙、巡更的权限摆明。
开完会,她与德妃坐在案侧,低声道:“宫里与外头不同,规矩从细处立。妹妹的心,我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