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这时也把第一批江南新船的样稿呈上。船长两丈五,宽一丈二,吃水浅,风帆两张,桅一根,船头装一门轻炮,左右各一门。
火器厂那边回了火门炮已铸成四十尊,可配河南水路,守河护桥。朱由检一一批下,心头像河道通畅后的水,顺。
汴梁城里,有人写了四句新词,贴在自家门边:天雄甲明亮,火门压晨霜。断路断其胆,一击破中肠。
词不算好,意思到,人人会背。背到第三句的时候,常有小孩子问:“什么叫断其胆。”大人笑着按一按他头,说:“就是不让坏人再敢吓唬好人。”
卢象升回营检点,许多旧吏还会把功与名挂在嘴边,他却把法字写在营门的梁上。
军中数功时,他不夸自己的刀,只夸火器镇的三息不乱,夸车步镇的三线不退,夸骑兵队正挑腕那一下不逞强。
夸完这些,他把余粮按三日开给沿路抚台,先发老弱,再发羸兵,再发散众。抚台旁边又立了一块小牌,牌上刻几字:“今日发粥若干,明日再来。”把明白写在牌上,比千句劝善强。
军报第二封到京,写了俘虏中有旧军逃散者若干,愿归军者三百六十七人。
五军都督府的批注是:择其壮,择其苦,择其守。择壮,不是只看力大,而是看脚步稳;择苦,看是否吃得下军中苦;择守,看是否守得住军纪。
这三择过关者,编入新军,余者遣散。遣散时给一张牌,牌上写不得携兵器,不得入匪,再犯不赦。牌小,却重,牌上的印是鱼纹,印下去,谁都知道是王法。
河南首战后,一个月内小股流匪余烬被天雄军分营扫清,或散或降。沿汝水、颍水两岸立起一列列竿灯,灯语与军语合一。
黑夜里行船的人远远看见灯闪两下,知道前方有渡有兵有问。
商路重开,市面复苏。女坊的净路白单在陈州、开封挂了出去,挂到第三行时,连沿街的卖糖人都记得了哪条路今天能走,哪条路明日才开。
这一仗之后,议兵者换了口。朝中也有偏执之声,言火器不仁、言杀伐太酷、言新军尾大。
当日午朝,兵部某侍郎出班,恳切陈言,言辞柔而硬。朱由检听完,只抬手落下两行字递回去:“河南不扰一户,不取一物,军纪如山。若以兵法为酷,酷在贼心。若以新军为尾大,尾系王法,岂可摇。”
侍郎拜受,退后不语。
午后,他又传卢象升入殿,未着礼,只把那张作战记要拿起,指给他看:“三息不乱,三线不退,两翼不逞强,这就是朕要的。”
卢象升抱拳,声如铁:“谨守。”
“河南一捷,不是终点。”朱由检把笔轻放,“接下来,辽左亦然。南路净,北路清,内府有钱,军中有法,朕才敢说大明能活。”
王承恩立在旁边,心里像被火烤了一下,又像被水浇了一下,烫了再凉,凉了再稳。
他忽然想到那四句,钱足,则法行;法行,则兵强;兵强,则民安。如今四句像四根桩,桩桩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