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皇后怔了怔,显然也未曾细想:“臣妾不敢自擅,名分乃国事,理当由陛下定夺。”
朱由检没有立刻回应,只是站起身,长出一口气,吩咐左右:“传王承恩,着内阁、礼部明早觐见,朕要议皇子之名。”
“是!”
翌日清晨,内阁进宫议事,温体仁第一个拱手恭贺:“皇上得子,实乃天佑社稷之兆!臣等恭贺陛下,贺大明,贺祖宗百代!”
“大喜事,大喜事!”施启南笑得眼睛都眯了,“国有储君,百姓安矣!”
李邦华亦附和道:“皇嗣既生,当早立其名,顺祖宗之制,昭天命之应。”
温体仁却稳住神色,问:“不知陛下心中,已有定名否?”
朱由检点头,慢慢道:“祖宗以来,我朱氏皇族,以慈字为昭代子孙之字根,乃太祖洪武帝亲定,朕不更之。接下来一字,应象天命、光大、照耀之意。”
他缓缓开口,一字一句:“慈烺。”
“慈者,本宗字也;烺者,光明也,火势也,普照也。”
“我大明当复火德之运,烁焰万里;皇子得天顺之命,光启江山。”
殿中一片肃然。
良久,温体仁躬身而拜:“慈烺,仁厚光明,气象非凡,陛下此名,实为大明龙裔之象征!”
施启南与李邦华亦齐声道:“圣名也!”
朱由检点点头,沉声下旨:“宣礼部草拟诏书,明日大朝,朕将册立朱慈烺为皇太子!”
三位大臣一时面面相觑,这一步,来得太快了。
李邦华试探着问:“陛下,皇子虽降生顺利,然甫出襁褓便立为太子,是否稍急?”
朱由检眼神却极其坚定:“不急。反而要快。”
“当年太祖子孙众多,太子之争险象环生。如今国本不稳、边患未平、藩王虎视眈眈,若不早定储君,何以安人心?”
“朱慈烺,是我嫡出之子,是正统、是血脉,是天命之继承者。我要告诉所有人,朕的江山,有继承人!”
“我大明的国祚,不会断。”
三位阁臣齐声应诺:“臣等,谨奉圣命!”
翌日清晨,金殿肃立,百官毕至,乾清门前红毯铺地,号角鸣响。
礼部尚书亲执册封诏书,御史台监印,六部齐立,宣告天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后周氏,克尽母仪,天佑大明,诞育皇嗣,朕深感宗祧之幸。今赐皇子名曰朱慈烺,意仁厚光明,承祖训之典,继大统之命,册立为皇太子,令百官朝贺,昭示四方。钦此。”
诏书一出,百官山呼,金殿上跪拜如潮,声音震天动地。
“皇太子万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由检立于御座之上,目光扫过满殿文武,心中却前所未有的清明与坚定。
这不只是一次册封仪式,更是一次天命昭告。
大明国本已有继承,正统之火已重新点燃。
在这一刻,江山虽仍风雨飘摇,可朱由检知道,自己,不再是孤身一人。
大朝仪后,朱由检回到乾清宫,神情未见倦意,反倒愈发精神奕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