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愣住了。
只见一个太监,手捧明黄色的圣旨,在一队禁军的簇拥下,走了进来。
为首的禁军将领是李砚的心腹,张统领。
那太监清了清嗓子,朗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太子妃沈氏,温婉贤淑,孝感动天。为太子祈福,奔波劳苦,朕心甚慰。特赐黄金百两,锦缎千匹,以示嘉奖。另,闻太子妃与太子情深意笃,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着沈氏即刻返回东宫,不得有误。钦此——”
大堂鸦雀无声。
沈敬言的脸,变成了猪肝色。
这道圣旨像一个耳光,扇在他脸上。
我趴在长凳上,几乎要笑出声来。
李砚,这个男人,真有意思。
张统领亲自将一件披风披在我身上。
“太子妃,殿下让属下接您回宫。”
我点点头,在家丁的搀扶下站起身。
我走到沈敬言面前,轻声说:
“父亲,女儿,先告退了。”
然后走出了府邸。
回到东宫,太医立刻为我诊治。
李砚就坐在旁边,一言不发地看着。
他的腿已经痊愈,虽然走路还有些微跛,但已经恢复了往日的挺拔和威严。
他没有戴面具,整张脸都暴露在烛光下。
那道从右眼划到嘴角的伤疤,非但没有显得丑陋,反而增添了几分霸气。
等太医处理好伤口,退下之后,他才缓缓开口:
“疼吗?”
我趴在床上,摇了摇头。
他声音里的杀意,毫不掩饰:
“他找死。”
我扭过头看他:
“殿下,准备好了吗?”
他走到窗边,负手而立,看着窗外漆黑的夜色。
“三日后,是父皇的寿宴。”
他声音平淡“那天,会很热闹。”
我明白了。
“需要我做什么?”
“你什么都不用做。”他回头看我,眼神深邃,“你只要安安稳稳地待在东宫,等我的消息。”
他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
“相信我。”
我看着他,鬼使神差地点了点头。
三天的时间,一晃而过。
寿宴当天,整个皇宫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我称病没有出席,一个人待在东宫,无比紧张。
今晚,将决定很多人的命运。
我的,李砚的,沈敬言的,李洵的,甚至是整个大周的。
夜色渐深,我坐在窗前,看着皇宫的方向,那里灯火通明,歌舞升平。
我仿佛已经闻到空气中的血腥味。
子时,东宫的大门,被人从外面推开。
李砚一身戎装,手持长剑,大步走了进来。
他的铠甲上,沾满了鲜血,有敌人的,也有他自己的。
他走到我面前,将一样东西,扔在了我面前的桌子上。
那是一颗人头。
死不瞑目,脸上还带着惊恐的表情。
是二皇子,李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