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金黄色书签 > 第6章
午后的阳光慵懒地移动,在7号桌面上划出一道明暗交界线。林夏做完一套复杂的国际法案例题,抬起头,轻轻转动有些发酸的脖颈。她的目光自然而然地落在对面。
周默依然深陷在《罗马法史》的宏阔世界里,指尖停驻在书页边缘,那枚杏叶书签安静地躺在317页,像一枚时光的印章。阳光透过薄薄的叶片,勾勒出极其精细复杂的脉络,仿佛地图上交错纵横的河流。
林夏看得有些出神。这片叶子似乎承载了比普通书签更多的重量。
也许是她的目光停留得太久,周默若有所觉,从书页间抬起头,金丝眼镜后的眼神带着一丝询问。
“嗯?”他发出一个简单的音节。
林夏有些不好意思,指了指那枚书签:“我只是觉得……它很特别。很少见到有人用真的叶子做书签,还保存得这么好。”她顿了顿,补充道,“而且,是银杏叶。”
周默顺着她的目光看向那片叶子,眼神似乎柔和了些许。他伸出指尖,极其轻柔地碰了碰叶柄,动作小心得像是在触碰一件易碎的珍宝。
“嗯,”他应了一声,沉默了几秒,仿佛在组织语言,又像是在回忆,“是从老家院子里那棵银杏树上落下来的。”
他的声音比平时更低沉舒缓了一些,像在讲述一个古老的故事。
“那棵树很老了,据说比我爷爷的年纪还大。小时候,我常在树下看书,秋天的时候就看着叶子一片片变黄,落下,铺满整个院子。”他顿了顿,目光有些悠远,“后来出来读书,很少回去了。有一年秋天回去,正好赶上落叶,就捡了一些品相好的,带回来压平、干燥。”
“我妈常说,”他嘴角牵起一个极淡的、带着怀念意味的笑容,“银杏树能活一千年,看尽沧桑变化,它的叶子落下,也记载着时间。用它来做书签,标记那些重要的、值得记住的段落,好像……挺合适的。”
他的话语简单,没有过多的修饰,却让林夏心里微微一动。她没想到一片小小的书签背后,竟连着故乡、老树、亲情和关于时间的哲思。这与他平日里理性冷静的形象又形成了一种迷人的反差。
“记载时间……”林夏轻声重复,目光再次落在那片叶子上,感觉它仿佛真的在阳光下发着光,“所以,你用它来标记《十二铜表法》?”
“对。”周默点头,指尖划过书页上的文字,“人类最早成文法典之一,试图用文字将习惯、规则固定下来,对抗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模糊。某种意义上,它本身也是一种‘书签’,标记了人类法律文明的某个重要起点。”
他用一种法学特有的、近乎浪漫的视角解读着这片叶子和这部法典的联系。林夏听得入神,她发现周默并非她最初想象中那种只知埋头法条的学究,他的内心有着非常细腻和深刻的一面。
“那……第317页,有什么特别的吗?”她忍不住追问,对这个被特殊标记的页码产生了好奇。
周默翻动书页,将那片银杏叶小心地拿起,露出下面的章节内容。
“这里,”他指着一处条款,“关于‘所有权转移’的规定。虽然古老粗糙,但很多现代物权法的基本原则,都能在这里找到最初的影子。”他看向林夏,眼神里闪烁着属于学者的专注光芒,“每次读到这里,都会觉得奇妙——跨越两千多年的时光,人类对于‘拥有’、‘归属’这些概念的思考,以某种方式连接起来了。”
他的指尖点着书页,阳光落在他修长的手指和古老的文字上。林夏看着他的侧脸,看着他眼中那种对知识和智慧纯粹的热忱,心里某个角落悄然变得柔软。
她忽然明白了,他选择这片银杏叶,不仅是因为它的寓意,或许更因为它本身的坚韧——银杏叶不易腐烂,能长久保存,如同那些历经时光冲刷却依旧闪耀的法律原则。
“很美的想法。”林夏由衷地说,“用记载时间的叶子,去标记法律在时间中的坐标。”
周默似乎因为她的理解而感到愉快,他轻轻将银杏叶放回原处,动作依旧轻柔。
“下次回老家,如果季节对了,可以帮你带一些。”他忽然说,语气听起来很随意,但目光却认真地看着她。
林夏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起来:“好啊,那先谢谢你了。”
对话自然结束,两人重新回到书本中。但空气里似乎残留着刚才那番交谈的余温。林夏偶尔抬头,看到对面那枚金色的书签,感觉它不再只是一个无声的标记,而像一个窗口,让她窥见了周默内心世界的一角——那片有老树、有故乡、有对时间与法则进行思考的柔软之地。
这个发现,让她觉得他们之间的距离,似乎又拉近了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