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岁的早读课总裹着一层薄霜似的安静,我把脸埋在摊开的英语课本里,眼角余光却偷偷黏在同桌的钢笔上。那支黑色钢笔是他生日时收到的礼物,笔帽上刻着细小的加油二字,我盯着那两个字发呆,试图从笔尖划过纸页的弧度里,找出喜欢该有的模样——那时的我像个蹩脚的探险家,对感情的认知只停留在言情小说的片段里,总觉得要找个具象的对象,才能印证心里那阵莫名的悸动。
直到后排传来一声轻笑,像颗小石子投进平静的湖面。我猛地抬头,撞进陆星宇眼里的光里。他正托着腮看我,阳光从窗户缝里钻进来,落在他额前的碎发上,把那抹笑意染得格外明亮。我慌忙低下头,耳尖却烧得发烫,手里的课本页码都翻错了页。也是在那天,我才后知后觉地发现,原来他的目光早就像夏夜里的星轨,悄悄绕着我转:早自习时我犯困打哈欠,他会把薄荷糖从后桌递过来,包装纸窸窣的声响里藏着小心;我数学题做不出来皱着眉,他会故意把橡皮掉在我脚边,等我弯腰去捡时,悄悄把写着解题思路的纸条塞到我课本下;就连我随口提过一句喜欢吃学校门口的烤红薯,隔天早读课,他就会揣着还热乎的红薯来,手被烫得通红,却笑着说路过顺手买的。
那些细碎的瞬间像串起来的珍珠,把喜欢的形状勾勒得越来越清晰——原来不是同桌的钢笔,是后排那个总笑得明亮的男孩,才让我心里的悸动有了归处。
运动会是每年的国庆节必备活动。我抱着班级的加油牌站在跑道边,手心攥得发紧,眼睛死死盯着接力赛的起点。当第三棒选手把接力棒递给陆星宇时,我几乎是屏住了呼吸。他穿着班级统一的紫色运动服,跑动时衣摆被风吹得扬起,像一道紫色的闪电划破跑道。周围的欢呼声、加油声混在一起,可我只听见自己的心跳声,比他的脚步声还急。他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转身朝我望过来,隔着拥挤的人群,比了个胜利的手势。阳光洒在他汗湿的脸上,那一幕像张老照片,牢牢印在了我心里。
赛后他跑过来,额头上的汗滴落在衣领上,递过来一瓶拧开瓶盖的矿泉水:刚才看你喊得嗓子都哑了,快喝点水。我接过水,指尖碰到他的手,冰凉的触感让我又一次红了脸。他没注意到我的局促,自顾自地说:刚才跑最后一棒的时候,我就想着要是能拿第一,就请你去吃学校对面的麻辣烫。那天傍晚,我们坐在麻辣烫店里,他把我爱吃的鱼豆腐、金针菇都夹到我碗里,自己却只吃青菜和面条。我问他怎么不吃肉,他说最近在减肥,后来我才从他同桌那里知道,他那周的生活费早就花得差不多了,请我吃麻辣烫的钱,是他省了三天早饭攒下来的。
高二下学期的一个午后,班主任突然通知要请家长。我们趴在三楼的窗边,看父母们在楼下的空地上集合。你爸是不是那个穿藏青色夹克的陆星宇的声音压得很低,指尖轻轻碰了碰我的胳膊,语气里带着少年人特有的试探。我眯着眼睛仔细看,摇了摇头:我爸穿的是灰色外套,去年我妈给他买的。他凑过来,肩膀挨着我的肩膀,我们一起在人群里找彼此的父亲,偶尔猜错了,就捂着嘴偷偷笑,阳光把我们的影子叠在一起,暖得让人不想挪开。
散会后,父亲快步朝我走来。他没多说什么,只是把两百多块钱叠好塞进我手心,粗糙的指腹蹭过我的手背,带着常年干体力活留下的薄茧。别委屈自己,想吃什么就买,不够再跟家里说。他的声音很低,说完就转身走了,背影在夕阳下显得有些单薄。我捏着那叠带着体温的钱,心里酸酸的——父亲是建筑工人,平时省吃俭用,一件外套能穿好几年,可对我却从来不会吝啬。有次我放学路过他干活的工地,看见他顶着烈日搬砖,汗水把衣服都浸透了,那一刻我才明白,他塞给我的不是钱,是他从牙缝里省出来的疼爱。
转头时,我看见陆星宇正抱着一大袋零食,他爸爸还在往他怀里塞东西,薯片的脆响、果冻的塑料包装声混在风里。我爸说怕我在学校饿,非要买这么多。他挠了挠头,眼里却藏不住笑意,低头时看见我手里的钱,语气里带着点羡慕:你爸真好,还能给你钱让你自己买东西,我爸总觉得我会乱花钱。我望着他怀里堆得像小山似的零食,突然觉得有点羡慕——那些零食都是我爱吃却舍不得买的,陆星宇的爸爸记得他爱吃草莓味的果冻、番茄味的薯片,把关爱都装在这袋零食里,具体又实在。
那天晚上,我们在操场的看台上分零食。他把草莓果冻都递给我,自己吃柠檬味的;薯片也挑我爱吃的口味,说我其实不太喜欢吃这些。我咬着果冻,突然问他:你说,我们爸妈是不是都很爱我们他点点头,望着远处的教学楼说:肯定啊,只是我爸不会说好听的话,只会用买零食这种方式。那时的我们还不懂,原来父爱的表达从来不止一种形式。父亲把爱藏在沉默的钱里,是怕我在学校受委屈;陆星宇的爸爸把爱裹在满袋的零食里,是想让他随时都能尝到甜。只是年少的我们,总盯着别人手里的糖,却没看见自己掌心的温暖。
高山的风突然就冷了下来。我们的事被班主任发现,那段懵懂的感情被贴上早恋的标签,用红色的笔写在班会的黑板上,格外刺眼。那天班会课,班主任把我叫到讲台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有些同学本来成绩很好,现在却因为谈恋爱分心,真是太不懂事了。全班同学的目光都集中在我身上,有好奇的,有同情的,还有些带着嘲讽的。我站在讲台上,脸烧得发烫,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强忍着没掉下来。
从那以后,我从老师眼里的乖乖女,一夜之间变成了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学生。走廊的窗边成了我的常驻地,每次被班主任叫去谈话,我都低着头站在那里,听她讲她年轻时的故事,讲早恋对高考的影响,风把她的声音吹得轻轻的,可每一个字都像小石子,砸在我心上。林小满,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可不能在这个时候掉链子。班主任的语气里带着惋惜,你要是再这样下去,不仅自己考不上好大学,还会影响陆星宇,你忍心吗
我当然不忍心。那段时间,我和陆星宇很少说话,就算在走廊上遇见,也只是匆匆瞥一眼就躲开。他的成绩也开始下滑,模拟考的排名一次比一次靠后,每次看到他皱着眉看成绩单的样子,我都觉得是自己拖累了他。
更让我愧疚的是母亲。那个从来不在我面前掉泪的人,因为班主任的电话,一次次往学校跑。有次她陪我去医院做心理辅导,路上她没说一句责备的话,只是握着我的手,指尖的温度烫得我鼻子发酸。小满,妈不是反对你交朋友,只是现在是关键时期,咱们先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好不好她的声音带着疲惫,眼底的红血丝藏不住。我看着她,突然觉得自己特别不懂事——以前我总让她省心,每次考试都能拿奖状回家,可现在,却让她为我操碎了心。
有天晚上,我起夜时看见母亲在客厅里打电话,声音压得很低,却能听见她在跟亲戚借钱。孩子马上要高考了,得给她买点营养品,还得准备学费……挂了电话,她坐在沙发上,用手揉着太阳穴,月光从窗户里照进来,把她的白发照得格外明显。那一刻,我躲在门后,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努力,不能再让父母为我担心。
data-fanqie-type=pay_tag>
教室里的议论声像苍蝇似的,总在我耳边绕。你看她,以前多认真,现在都成这样了。难怪上次模拟考成绩掉得那么厉害。就连同学递作业时的眼神,都带着点异样。我把自己裹在厚厚的壳里,不敢抬头看人,上课不敢回答问题,下课也不敢跟同学说话,总觉得所有人都在盯着我,都在议论我。那段日子,连夜空的星星都暗了些,我总在夜里偷偷哭,觉得自己像个迷路的孩子,找不到方向。
陆星宇看出了我的不对劲。有天放学,他在我家楼下等我,手里拿着一本错题本。这是我整理的数学错题,你看看,说不定对你有帮助。他把错题本递给我,小满,别听他们说的,我们一起努力,好不好等高考结束,我们再好好在一起。他的眼神很坚定,像一束光,照亮了我灰暗的日子。
从那以后,我们开始一起学习。每天放学后,我们会在教室里多待一个小时,他帮我补数学,我帮他补英语。遇到不会的题,我们一起讨论;累了的时候,就趴在桌子上聊会儿天,说些未来的打算。慢慢地,我的成绩开始回升,他的排名也一点点往上走。班主任看我们的眼神,也渐渐缓和了些。
现在回头看才懂,那些挣扎与敏感,也是成长必须翻的页。它让我早早摸清了喜欢的重量,知道有些感情需要在合适的时间里好好安放;也让我懂了责任——对自己的责任,对父母的责任。那些在荆棘里摸爬滚打的日子,虽然疼,却也让我学会了如何面对困境,如何读懂藏在细节里的爱。
高考那天的阳光特别亮,亮得让人有些恍惚。我坐在考场里,笔尖划过试卷的声音细碎而清晰,抬头时,能看见陆星宇坐在斜前方的位置,他正埋首在题海里,侧脸的轮廓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认真。我们隔着几排座位,却像隔着一条看不见的河,各自在自己的赛道上奔跑,奔赴一场早就注定的分别。
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时,我心里既轻松又忐忑。走出考场,看见陆星宇站在考点门口等我,手里拿着一瓶冰镇的汽水。考得怎么样他问我,眼神里满是期待。我点点头:还行,应该能过二本线。他笑了,把汽水递给我:我也觉得差不多,等成绩出来,我们去旅游吧,就去你一直想去的海边。
成绩公布那天,我盯着电脑屏幕上的分数,手都在抖。486分,比二本线高了12分,却离我理想的师范大学差了一大截。陆星宇的分数跟我差不多,482分,也是刚过二本线。两条命运的曲线,最终都停在了二本线的边缘,没落榜,却也没抓住理想的尾巴。夏日的风从窗户里吹进来,吹动桌上的志愿手册,理想像枚青涩的果子,悬在枝头晃啊晃,公办本科成了遥不可及的梦。
我和陆星宇在小区门口的长椅上坐了很久。我爸说,要是公办本科去不了,就去读大专,学个技术,以后好找工作。他的声音很低,手里攥着一瓶冰可乐,水珠顺着瓶身往下滴,打湿了他的裤子。我点点头:我妈也这么说,咱们家境都不算好,读大专学费能少点,还能早点出来工作。那天的风有点凉,我们没再说太多话,可心里都清楚,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填报志愿那天,陆星宇在外地打暑期工。他找的是个装修队的兼职,每天要搬瓷砖、扛木板,手上磨出了好几个水泡。他在电话里跟我说:小满,你帮我选吧,我信你。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疲惫,背景里还有电钻的声响。我握着手机,心里酸酸的,跟他说:你放心,我肯定选个好点的学校,咱们还在一起。
那几天,我把志愿手册翻了一遍又一遍,把每个大专院校的专业前景、地址、学费都标出来,用红笔圈出适合我们的学校。我知道陆星宇喜欢画画,以前他总在课本上画小人,画得还挺好看,所以我优先选了有室内设计专业的学校;又考虑到我们家都在市里,不想去太远的地方,最后锁定了市里的职业技术学院。我在两张志愿表上,填了同一个校名、同一个专业,甚至没犹豫就勾了服从调剂。我想,就算不能去理想的学校,能和他一起,就算在大专里好好努力,以后也能有个好未来。
命运竟真的给了我们惊喜。九月的大学校园里,桂花飘着香,我在班级名单上看到陆星宇的名字时,心跳又像回到了十七岁。站在教学楼的走廊上,我们相视而笑,阳光落在他肩上,那一刻突然觉得,那条偏离理想的路,原来是生活悄悄铺的温柔转弯。
大学的两年多,日子像加了糖的温水。我们一起在清晨的早读课占座,他总帮我占靠窗的位置,说我喜欢晒太阳;一起在食堂抢刚出锅的糖醋排骨,他知道我爱吃,每次都会把自己碗里的排骨夹给我;一起去图书馆看书,他画设计图,我背专业知识,累了就靠在他肩上休息;节假日拎着行李一起回家,坐公交时他会让我靠在他肩上睡觉,自己则盯着窗外,怕坐过站。
班级里的同学总说好羡慕你们,说我们是从高中走到大学的神仙情侣。有次班级聚餐,班长问我们怎么能在一起这么久,陆星宇握着我的手说:因为她是我认定的人。那一刻,我看着他眼里的光,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偶尔也会吵架。有次我生日,他忘了准备礼物,只买了个小蛋糕,我闹了小脾气,跟他冷战了两天。后来他从兼职的地方给我带了个手工做的小摆件,是用木头刻的小兔子,耳朵上还涂了我喜欢的粉色颜料。我刻了好几天,手都被刀划了好几道口子。他伸出手,掌心有几道浅浅的疤痕。我看着那些疤痕,瞬间就消了气,扑进他怀里说我错了。还有次他跟同学去打球,忘了跟我说,我在宿舍楼下等了他两个小时,他回来时,我气得哭了。他没解释,只是把我抱在怀里,说以后不管去哪儿,都跟你说一声,再也不让你等我了。那些不愉快,就像天上的乌云,很快就散了,从没真正动过我们之偶尔也会吵架。
我们还一起做过很多傻事。有次为了看日出,凌晨四点就起床,骑着共享单车去郊外的山顶。那天早上特别冷,我们冻得瑟瑟发抖,可当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把天空染成橘红色时,我们都忘了冷,只是紧紧握着对方的手。他说:小满,等我们毕业,我就跟你求婚。我笑着点头,眼泪却掉了下来。
那时的我们,以为只要一起努力,就能永远在一起。我们规划着未来的生活:毕业以后一起找工作,攒点钱就租个小房子,客厅里放一张沙发,阳台上种满我喜欢的多肉,周末一起去逛超市、看电影。我们甚至还去看过婚纱店的橱窗,我指着一件白色的婚纱说我以后就要穿这个,他笑着说好,到时候一定给你买。
直到校外实训的通知下来,人生的岔路突然就横在了面前。陆星宇凭借出色的设计图,被一家外地的装饰公司录用,公司在邻省的省会城市,待遇不错,还能提供住宿,就是离我们的城市有三个小时的车程。他收到录用通知那天,我们在学校的湖边走了很久。小满,我想去。他的声音很低,这家公司规模很大,能学到很多东西,等我稳定了,就接你过来。
我看着他眼里的期待,心里既开心又难过。开心的是他能找到这么好的工作,难过的是我们要分开了。你去吧,我支持你。我强忍着眼泪,笑着说,我会在这边找工作,等你稳定了,我们再想办法。
他走的那天,我去火车站送他。他拎着一个大大的行李箱,里面装着我给他收拾的衣服和生活用品。到了那边要好好照顾自己,记得按时吃饭,别总熬夜画图。我帮他理了理衣领,声音有点发颤。他点点头,把我抱在怀里:你也是,找工作别太累,有事随时给我打电话。火车开动时,他扒着窗户朝我挥手,我站在站台上,看着火车越来越远,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
回到学校后,我开始忙着找工作。投出去的简历大多石沉大海,偶尔有几家公司邀请我面试,要么是薪资太低,,要么是工作内容与专业毫不相干。那段时间,我每天背着简历跑招聘会,高跟鞋磨破了脚后跟,回到宿舍累得连饭都不想吃。有次面试结束后,天下起了大雨,我没带伞,只能在公交站躲雨,看着来往的行人,突然觉得特别委屈,掏出手机想给陆星宇打电话,却发现他发来的消息还停留在早上的早安。
后来,在同学的介绍下,我进了一家本地的家具厂做文员。工作内容很简单,无非是整理文件、录入数据、接待客户,薪资不高,但胜在稳定,离学校也近。每天早上八点上班,下午五点下班,日子过得平淡却也充实。只是没人再帮我占早读课的位置,没人再把糖醋排骨夹到我碗里,没人再陪我去图书馆看书——晚上回到空荡荡的宿舍,我总习惯把手机放在身边,等着陆星宇的消息,可大多数时候,等来的只有深夜的一句今天太忙了,刚下班。
他确实很忙。刚进公司的第一个月,他每天要跟着师傅去工地测量,晚上还要熬夜改设计图,有时候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有次我给他打电话,他说正在跟客户沟通方案,匆匆说了两句就挂了;还有次视频通话,我看着他眼里的红血丝,心疼地让他早点休息,他却笑着说没事,年轻人多拼点好。我知道他是为了我们的未来努力,可心里的失落还是像潮水一样涌上来——我想要的不是等稳定了,是难过时能有个拥抱,是加班晚了能有人接我回家,是看到好看的晚霞时能立刻跟他分享。
我们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少。我给他发的消息,他常常隔半天甚至一天才回复;我跟他说工作上的烦心事,他只会说别多想,好好工作;我想跟他聊聊天,他总说太累了,明天再说吧。有次周末,我特意买了他爱吃的酱牛肉,想坐高铁去看他,提前给他发消息,他却回复这周要加班,你别来了,浪费钱。我站在高铁站的售票口,手里拎着还冒着热气的酱牛肉,突然觉得特别无力。
矛盾第一次爆发,是在他生日那天。我提前半个月就给他准备了礼物,是一支他一直想要的绘图笔,还订了一个蛋糕,想跟他视频庆祝。可那天晚上,我等到十一点,他都没接视频,只发来一条消息跟同事聚餐,忘了告诉你。我看着屏幕上的消息,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给他回了句你根本就不在乎我,然后关了手机。
第二天,他给我打电话道歉,说昨天聚餐是为了跟客户搞好关系,也是为了以后能有更好的发展。小满,我现在努力工作,都是为了我们以后能过得好一点。他的声音带着疲惫,你能不能理解我一下
理解我怎么不理解你我忍不住哭了出来,我每天下班回家,看着空荡荡的房间,想跟你说说话都难;我面试不顺利,受了委屈,只能自己偷偷哭;我想去找你,你却说我浪费钱……陆星宇,你有没有想过我需要什么
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最后他说我知道了,以后我会多陪你。可那句承诺,像风中的蒲公英,轻飘飘的,没有落地。他还是很忙,还是很少回复消息,我们之间的裂痕,一点点扩大。
后来,我在家具厂的工作渐渐步入正轨,老板很赏识我,让我负责跟进几个小客户。有次我陪客户去工地考察,正好遇到陆星宇公司负责的项目。远远地,我看见他穿着工作服,戴着安全帽,正跟工人说着什么,脸上沾着灰尘,头发也乱了。我想过去跟他打招呼,却看见他转身跟一个女同事笑着讨论图纸,那个笑容,是我很久没见过的轻松。
那天晚上,我跟他提起这件事,他轻描淡写地说那是我们部门的同事,一起讨论工作而已。我没再追问,可心里的不安却越来越重。我开始变得敏感,他晚回消息,我会怀疑他在跟别人聊天;他提到女同事,我会忍不住问东问西。我们的争吵越来越频繁,每次吵完,都是长时间的冷战,然后又在为了未来的自我安慰中和好,可那些没解决的矛盾,像一根根刺,扎在心里。
最后一次争吵,发生在一个周末的晚上。我感冒了,发着低烧,想让他陪我聊会儿天,可他说正在赶一个重要的设计图,没时间。就不能先停一会儿吗我难受……我的声音带着哭腔。
你怎么这么不懂事他的声音突然提高,这个设计图关系到我的升职,我要是搞砸了,我们以后怎么生活你总想着自己,能不能为我考虑考虑
为你考虑我从你去外地开始,就一直在为你考虑!我再也忍不住,对着电话大喊,我支持你去外地,我一个人找工作,我忍受你不回复消息,我甚至在你跟别的女生谈笑风生时都选择相信你……陆星宇,你到底有没有爱过我
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久到我以为他挂了,才听见他说:小满,我们好像……真的不合适了。
不合适我愣了一下,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我们从十七岁就在一起,一起走过高三,一起读大专,我们规划了那么多未来,你现在跟我说不合适
我现在每天都在忙工作,我没有精力再去照顾你的情绪;你需要陪伴,可我给不了你……这样下去,我们都不会开心的。他的声音很平静,却像一把刀,插进我的心里,不如……我们分手吧。
那三个字,像惊雷一样在我耳边炸开。我握着手机,说不出一句话,只能听见自己的哭声和电话那头的忙音。挂了电话后,我坐在地上,看着窗外的夜空,星星很亮,却再也不是当年环绕着我的那片星轨了。
第二天,我去家具厂辞了职。老板很惊讶,问我为什么要辞职,我笑着说想换个环境。其实我只是不想再待在这个充满回忆的城市,不想再看到那些我们一起走过的路、一起去过的地方。
收拾行李的时候,我翻出了那块他送我的小兔子木牌,还有我们一起去看日出时拍的照片,以及那支我没来得及送给他的绘图笔。我把这些东西装进一个盒子里,放在了衣柜的最底层——不是不想扔,是舍不得,那些从十七岁开始的回忆,太珍贵了,就算最后走散了,也还是我青春里最亮的光。
离开这座城市的那天,阳光很好,跟我们第一次见面的那天一样。我坐在火车上,看着窗外的风景一点点后退,心里却没有想象中的难过,反而有种释然。我知道,我们不是不爱了,只是在成长的路上,走了不同的方向。他追求的是事业上的成功,我渴望的是平淡的陪伴,我们都没有错,只是不合适了。
后来,我在南方的一座小城找了份工作,还是做文员,每天朝九晚五,周末去逛菜市场、看电影,偶尔跟新认识的朋友去爬山。我学会了自己做饭,学会了照顾自己,学会了在难过的时候给自己买一束花。有时候晚上睡不着,我会想起十七岁的早读课,想起运动会上的紫色身影,想起大学时一起看日出的山顶,想起那些藏在钱和零食里的父爱,想起那段从青涩到成熟的感情。
我没有再联系过陆星宇,也不知道他现在过得怎么样,有没有升职,有没有遇到新的人。但我不后悔,那段感情教会了我什么是喜欢,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成长。它像一颗种子,种在我的心里,开出了温柔的花。
有时候我会想,或许人生就是这样,有些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然后在某个岔路口分开,去奔赴各自的人生。但那些一起走过的时光,那些藏在细节里的温暖,那些在荆棘里学会的道理,会永远留在心里,成为照亮未来的光。
就像十七岁的星轨,虽然不再环绕着我,却永远亮在我的青春里,提醒我,曾经那样热烈地爱过,那样认真地活过。而我,也会带着这些回忆,继续往前走,去遇见更好的自己,去迎接属于我的、新的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