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已至此。
谈判破裂,言语已尽。
那份惺惺作态的叔侄情分。
在郭靖那句“宁死不屈”的誓言中,被斩得干干净净。
大帐之内。
再次陷入了死一般的沉默。
忽必烈坐回了自己的主位,脸上看不出喜怒。
只是端着酒杯。
眼神幽深地凝视着杯中摇曳的酒液。
不知在想些什么。
郭靖也沉默地坐在原地,如一棵扎根于山巅的青松。
任凭风吹雨打,岿然不动。
他身后的杨过,双手负于背后,神情淡漠,仿佛眼前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金轮法王、潇湘子、尹克西等人。
似乎也感受到了这股压抑到极致的气氛。
他们不敢多言。
只是默默地举起酒杯。
一杯接一杯地饮着。
谁也没有开口,去打破这暴风雨前最后的宁静。
良久。
郭靖缓缓吐出一口浊气,对着主位上的忽必烈一抱拳,沉声说道:“王爷,若再无他事,郭某便告辞了。”
忽必烈这才从沉思中抬起头,脸上又挂起了那副象征性的笑容。
他只是稍稍面子上挽留道:“郭叔父何必如此心急?您这才来我营帐多久,不多喝几杯再走,若是流传出去,岂不是让外界的人笑话本王营帐里面的酒不够与郭叔父对饮?”
“不了。”
郭靖断然拒绝:“襄阳城中,军务繁忙,不敢久离。”
“嗯。”
忽必烈点了点头,似乎也失了兴致,随意地挥了挥手:“既如此,小侄军中也同样繁忙,就不远送了。”
“告辞。”
郭靖再次抱拳,不再多言,转身看向杨过道:“过儿,我们走。”
杨过应了一声。
默默地跟在郭靖身后。
二人一前一后,掀开厚重的帘布,走出了大帐。
帐外的夜风带着草原上特有的青草与泥土气息扑面而来,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比起帐内那令人窒息的压抑。
外面的空气清新了许多。
放眼望去。
整个蒙古大营依旧如同巍峨的巨兽,蛰伏在原地。
一队队手持长矛的士兵正在各处巡逻,甲胄鲜明,步伐整齐,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
他们看到郭靖和杨过从四王子的大帐中走出。
也只是投来几瞥好奇的目光。
并没有任何人上前来阻拦盘问。
这看似寻常的景象。
却蕴含着最致命的杀机。
“小心点。”
郭靖压低了声音,对身后的杨过说道:“他们断然不会就这么任由我们离开!”
“是!”
杨过的回答简单而平静。
忽必烈费了这么大的周章。
设下鸿门宴。
又岂会真的让他们如此毫发无损地离开?
这平静的巡逻队伍背后。
不知隐藏了多少张拉满的弓。
多少把出鞘的刀。
二人心中都明镜似的,但脸上却不动声色。
他们没有施展轻功。
也没有加快脚步。
就这么一前一后,如同寻常访客一般。
不疾不徐地朝着来时拴马的马厩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