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家现在可是热闹的很。
诗诗外祖父自打来了京城后,这遇上了神农子,两老头子天天在研究种东西。
神农子种出来的玉米软糯好吃,江大宝天天玉米吃多了就闹腾着,要神农子给蒸红薯吃。
两老头在乔府,玩的是不亦乐乎。、
而诗诗外祖母这边更是忙的不行。
张翠花在京城溜达,发现了一家小铺子。
铺子虽然不大,可是里边卖的器具,却都是精心打磨的。
这一问,才发现,原来是苏如意娘亲开的铺子。
跟晋江候和离后。
苏如意娘亲在京城买了一座两进的小宅子,买了几个丫鬟伺候着,这日子过得也算是潇洒。
可她是江湖出身,之前是因为晋江候放弃了自己的爱好。
在内宅十几年消磨时光。
她只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晋江候夫人,不应该是朱风灵只想做回自己。
便在京城找了一家铺子,重新拿起了自己的手艺。
京城不比在江湖,铺子虽然开了起来,但是这打磨兵器的人还真不多。
每天接待也就三四个人。
可就这样,朱风灵也很满意。
比起在晋江候府的时候,现在的生活实在是太好了。
“张姐姐,这个弯刀这个地方应该怎么做呢?”
朱风灵虚心的请教张翠花。
张翠花出身名门,暗器高手。
有张翠花的指导,朱风灵的手艺高超了许多。
“朱妹妹,你把刀这样放,然后雕刻的时候,力气不能太大,而且这些东西都比较精细,所以,你不能着急。”
张翠花耐心的说道:“我那时候,一把小刀,整整做了一个月、”
功夫不负有心人,凡事都得慢慢来才行。
朱风灵笑着点头,看张翠花如何下手,如何翻手,刀具的用法。
这高手就是高手,一指点就通。
诗诗和娘亲等人,来到的“精品小筑”,看到的就是自家外祖母耐心的教朱风灵。
“哇塞,外祖母工作起来的样子真美啊。”
乔夫人眼里带着温暖的笑意。
这么多年来,再次能看到自家娘工作的样子,她以前还真是都没有想过。
“如意娘亲工作起来的样子也真美!”
乔夫人笑着点点头。
听到动静,两个人起身,将诗诗和乔夫人迎进来。
诗诗左右没看到苏如意。
“朱阿姨,如意哥哥呢!”
朱风灵揉了揉诗诗的小脑袋道:“如意啊,他出去说想学功夫,就到处看看武馆。”
苏如意想学功夫,最主要的原因,是想保护自家娘。
如今已经脱离了晋江候府,偌大的京城,若是想要安身立命,必须要有看家的本领。
而苏如意眼下,只是个少年郎。
“如意这孩子还真是心细呢!”乔夫人忍不住夸赞道。
朱风灵也暗暗的点头:“只是,跟着我,苦了这个孩子。”
诗诗歪着小脑袋,看了看这个,瞅了瞅这个。
然后伸手拽着乔夫人的袖子:“娘亲,爹爹的功夫那么好,还是常胜将军,难道不可以让如意哥哥跟着爹爹学习功夫么?”
乔夫人一愣!
她还真没想到呢。
“娘亲,等咱们晚些回家,去问问爹爹的意思吧!”
乔夫人抿唇一笑:“嗯,好,我们家诗诗真是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原本就是闲着无事,带着诗诗出来玩。
乔夫人见诗诗对这些手艺制作特别的感兴趣,便在朱风灵的铺子里坐下。
看着自家娘忙活着,小闺女在身边闹腾。
这种幸福,无法言喻。
屋内安静精密,女子也可以抛头漏面,也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东西。
屋外,突然的一阵喧哗。
诗诗跑到门口。
就看到唐老鸭(大哥身边的侍卫。)带着大理寺的衙役,匆匆忙忙的向前走。
“发生什么事情了?”乔夫人走到屋子门口,看着屋外的动静,蹙眉问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