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北京可是个好地方!”小李显得很兴奋,“您看这马路,多宽敞!还有那边的建筑,都是解放后新盖的。咱们九〇九所就在西郊,环境特别好,有山有水的。”
司机老刘也插嘴道:“沈同志,您来得正是时候。现在正是秋天,北京的秋天最美了。再过些日子,香山的红叶就红了,那景色,啧啧,美得很!”
车子在城里转了半个多小时,渐渐驶出了繁华的市区,进入了西郊的山区。道路两边开始出现成片的树林,空气也变得清新起来。
“前面就是咱们所了。”小李指着前方说。
远远地,可以看见一个大铁门,门口站着两名哨兵。车子驶近时,哨兵敬礼放行。进了大门,里面是一个很大的院落,绿树成荫,一排排红砖房整齐排列。
“沈同志,先去办公楼报个到,然后再安排住宿。”小李说。
车子在一栋三层的办公楼前停下。楼前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华国科学院第九〇九研究所”几个大字。
“沈同志,您跟我来。”小李带着她走进办公楼。
楼里的走廊很宽敞,墙上挂着伟人像和各种标语。“为人民服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标语格外醒目。
小李敲了敲一间办公室的门:“王主任,沈同志来了。”
“请进!”里面传来一个中年男人的声音。
推开门,办公室里坐着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戴着眼镜,穿着灰色的中山装。桌上放着厚厚一摞文件,还有一个搪瓷茶缸。
“您就是沈清禾同志吧?”男人站起身,伸出手来,“我是办公室主任王建国。欢迎您来到九〇九所!”
“王主任好。”沈清禾和他握了握手。
“坐,坐!”王主任指着对面的椅子,“小李,去给沈同志倒杯水。”
小李很快端来一杯开水,放在沈清禾面前。
王主任翻开桌上的一个文件夹:“沈同志,您的调令我们已经收到了。上级对您的工作能力评价很高啊!说您在边疆的时候,解决了不少技术难题。”
“都是应该做的。”沈清禾简单地回答。
“好!好!”王主任连声称赞,“就是要有这种实干精神!咱们搞技术的,就得实事求是,解决实际问题。”
他从抽屉里拿出几张表格:“这是入所登记表,您填一下。还有这个,是保密协议,需要您签个字。”
沈清禾接过表格,开始填写。王主任在一旁继续说道:“沈同志,您来得正是时候。咱们所里正在搞一个重要项目,急需您这样的人才。明天上午,您先熟悉一下环境,下午所长要亲自见您。”
“所长很忙吧?”沈清禾边填表边问。
“忙是忙,但对于您这样的人才,再忙也要见。”王主任笑着说,“咱们所长最重视技术人才了。他常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科技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