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像一个最严谨的数学证明,宣告着理论的胜利。
“沈技术员这这”旁边的小王激动得话都说不利索了,“您看这波形,比教科书上的还标准!刘工他们要是看到”
沈清禾没有理会他的激动,她拿起铅笔,在记录本上写下了最后一行字。
“‘星辰’方案实地测试完毕。信号稳定,抗干扰能力强。
写完,她放下笔,轻轻舒了口气。帐篷外的风声似乎也变得温柔了许多。她转过头,看着睡梦中砸吧着小嘴的儿子陆星辰,清冷的目光里,一丝极淡的、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暖意悄然融化。
这个方案,代号“星辰”。
对她而言,这只是逻辑的必然。
战场上,局势瞬息万变。
得到指挥部授权的陆承屹,如同被解开了锁链的猛虎。他利用清晰的通讯,将指挥部的实时战场情报与他身处一线的观察完美结合。
“一连,听我命令!左翼前推三百米,看到那道土梁了吗?给我用机枪封死他们的退路!”
“是!营长!”
“二连,炮兵排,坐标163,123,两轮急速射!别给老子省炮弹,把他们的头车给我敲掉!”
“收到!”
“警卫排,跟我来!抄近道,咱们去掏了他们的指挥部!给他们来个中心开花!”
命令被精准地传达到每一个战斗单元。原本气势汹汹前来“包饺子”的蓝方部队,一头撞进了一张由三营精心编织的大网。他们的通讯被严重干扰,指挥系统一片混乱,而红方的攻击却如同庖丁解牛般精准狠辣。
一场围剿战,硬生生被陆承屹打成了一场反包围的歼灭战。
黑羊谷,这个困扰了部队十几年的噩梦之地,在这一天,成为了三营扬名立万的福地。而这一切的,只是一个女人,在一盏昏黄的煤油灯下,画出的一张潦草的图纸。
指挥部里,捷报频传,压抑许久的气氛终于化为一片欢腾。
司令员听完最新的战报,满意地点点头,他走到沙盘前,看着那面反败为胜的红旗,忽然转头对张处长说:“老张,把沈清禾同志的方案报告,给我复印五十份,不,一百份!发到军区各个技术部门,让他们好好学习学习!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敢想敢干!”
“是!首长!”张处长挺直了腰杆,声音洪亮。
司令员的目光,最后落在了从刚才起就一言不发的刘工身上,他端起桌上属于刘工的那个搪瓷缸子,递了过去,语气平静地问:
“刘工,你有什么想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