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这两周,根据咱们营区食堂的采购清单和菜谱,做的一个简单的营养成分统计。”
陆承屹一愣,低头看去。
那笔记本上,用清秀的字迹,密密麻麻地罗列着各种表格。土豆、白菜、冬瓜每一样食材后面,都跟着一连串他看不懂的数字和单位,什么“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叶酸含量”
在笔记本的最后一页,是一个总结。
“结论:营区人员日常饮食,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严重超标,蛋白质摄入不足,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摄入严重匮乏。长期如此,将导致夜盲症、坏血病、脚气病等多种营养缺乏性疾病高发,并会显著降低士兵在高强度对抗下的体能、反应速度和伤口愈合能力。”
陆承屹一个字一个字地看着,越看,心越沉。他虽然看不懂那些复杂的计算过程,但他看得懂最后那几行字的结论。
“所以,你拒绝那碗鸡蛋羹,不是因为矫情,而是因为”他艰难地开口。
“因为一碗鸡蛋羹,只能解决我一个人的蛋白质摄入问题。但整个营区,几百号人,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沈清禾看着他,一字一句地说道,“陆营长,你现在要解决的,不是我一个人的‘小灶’,而是整个营区几百号人的‘大锅’。”
办公室里,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陆承屹感觉自己的脸颊,火辣辣地烫。
他以为自己是在体恤功臣,是在表达一个男人最直接的关心。可在这个女人面前,他所有的行为,都显得那么的目光短浅。
他缓缓地坐了下来,拿起那个笔记本,手指在那一行行冰冷的数据上滑过。
“你说得对。”他终于开口,声音沙哑得厉害,“是我想得简单了。那你说,该怎么办?你也知道,这戈壁滩上,除了沙子就是石头,种不出东西。”
“谁说种不出?”沈清禾的眼睛里,终于闪烁起了一丝光芒。她从笔记本的夹层里,抽出另外几张纸,摊在了陆承屹面前。
那上面,没有复杂的数据,只有一幅幅精巧的、带着详细标注的图纸。
“这是温室大棚的设计图。利用双层中空玻璃和科学的角度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光照,保持温度。”
“这是滴灌系统。根据我们营区的水压,可以实现节水百分之七十以上,把水直接送到植物的根部。”
“这是土壤改良方案。利用炊事班的厨余垃圾和战士们的排泄物进行高温堆肥发酵,可以制造出最优质的有机肥”
一幅又一幅的蓝图,一个又一个匪夷所思却又逻辑严密的方案,在陆承屹眼前展开。
那不是几张简单的图纸。
那是一个关于如何在这片不毛之地上,从无到有,建立起一个完整、高效、科学的农业生态系统的,宏伟构想。
陆承屹握着那些图纸的手,开始微微颤抖。
他终于明白,这个女人,她的眼界,她的思维,早已经超越了他们所有人。当他们还在为“吃饱饭”而沾沾自喜时,她思考的,已经是如何让所有人“吃得好”,并且“活得更健康”。
他抬起头,看着沈清禾那张因为熬夜而苍白的脸,第一次,发自内心地,感到了一种名为“敬佩”的情绪。
“这些东西需要什么?”他沉声问道。
沈清禾看着他,报出了一连串清单:“我需要玻璃,大量的玻璃。还有塑料薄膜,水管,以及去县农技站,找到一个叫‘袁平’的技术员,他是这方面真正的专家。”
她顿了顿,最后说道:“最重要的是,我需要一块地,一块绝对不会有人打扰的试验田。还有二十个你手下最听话,也最有力气的兵。”
陆承屹没有丝毫犹豫。他拿起桌上的电话,直接拨通了后勤处的号码。
在电话接通的瞬间,他看着沈清禾,用一种前所未有的郑重语气说道:
“你要人有人,要地有地。从今天起,你的试验田,就是咱们营的最高军事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