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照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工位的。
周围的同事看他的眼神都很复杂,没人敢过来搭话。刚才魏兆国当众“关心”他的那一幕,已经足够让所有人明白,林照这个“表奴”,已经被魏阎王亲自架在火上烤了。
谁这时候凑过去,谁就是傻子。
林照也不在乎。
他瘫坐在那张已经坐了九年的、边缘海绵都已塌陷的办公椅上,双眼失神地盯着电脑屏幕。
屏幕上,是他猝死前看到的最后一个画面——一张密密麻麻的Excel表格。
《集团近三年降本增效成果汇总分析报告》。
这是三份核心迎检材料中最复杂的一份。需要整合财务、人力、采购、生产等七个部门的数据,涉及上万个数据点,还要用魏兆国指定的、极其刁钻的“螺旋上升”模型,把所有数据“美化”成一条完美的增长曲线。
前一世,光是这一份报告,就耗尽了他最后所有的心血。
而现在,他面前的系统弹窗上,那行“任务量修正:前世工作总量×1.5”的字样,像一个巨大的嘲讽。
1.5倍……到底是什么意思?
林照强忍着宿醉般的头痛,颤抖着手,移动鼠标,点开了任务文件夹。
文件夹里,除了原有的三份材料——《降本增效报告》、《党建创新工作纪实》、《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成果展》之外,赫然多出了两个新的子文件夹。
一个叫《集团青年人才梯队建设与流失率关联性深度剖析》。
另一个叫《关于提升非主营业务板块利润贡献度的可行性研究》。
林照的脑袋“嗡”的一声。
这两份报告,他有印象。这是集团总公司下半年才准备启动的两个重点课题,难度比现有的迎检材料高出不止一个量级。
尤其是那个《青年人才流失率剖析》,这简直就是个火药桶。集团近几年人才流失严重,人人怨声载道,但没人敢把这事摆到台面上。现在,这个任务竟然也成了他的“迎检材料”?
还要做“深度剖析”?
怎么剖析?是剖析领导画饼的技巧,还是剖析薪酬待遇的刻薄?
这他妈不是让他写报告,这是让他写自己的墓志铭!
林照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头顶。
他终于明白1.5倍的含义了。
系统不仅把前世要了他命的工作又布置了一遍,还额外给他加了两道催命符。
而且,这两道催命符,一道比一道恶毒。
这根本不是人能完成的工作。
别说三十天,就是给他三个月,不,半年,他也做不完!
系统这是铁了心要让他死。
“呵呵……”
林照靠在椅背上,喉咙里发出一阵意义不明的干笑。
他想起了自己死亡的瞬间。
那天凌晨四点,办公室里只有他一个人。他已经连续工作了超过七十个小时,心脏像一台超负荷运转的发动机,每一次跳动都伴随着尖锐的刺痛。
他知道自己快不行了。
他想停下来,想给姜燃打个电话,听听她的声音。
可是,当他拿起手机时,屏幕上弹出的却是科长发来的消息:“小林,魏主任刚才又问进度了,让你今天务必把初稿拿出来。”
那一刻,他所有的力气都被抽空了。
他把手机扔到一边,用最后一点意志力,把光标移动到Excel表格的最后一个单元格,输入了那个该死的、经过无数次“数据美容”后得出的最终数字。
然后,敲下了回车键。
就在回车键按下的瞬间,他的心脏,停了。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就像一个被拧到极限的发条,终于“崩”的一声,断了。
所有的痛苦,所有的压力,所有的不甘,都在那一瞬间消失了。
世界归于黑暗与平静。
如果不是重生,那或许,也算是一种解脱。
林照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再缓缓吐出。
那股濒死的窒息感,仿佛还残留在他的肺里。
他再次睁开眼,眼神已经和刚才完全不同。
如果说刚才,他的心里还充满了对重生的迷茫和对系统的愤怒,那么现在,这些情绪都沉淀了下来,变成了一种近乎疯狂的冷静。
死过一次的人,还有什么好怕的?
不就是再死一次吗?
反正烂命一条,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魏兆国,还有这个狗屁系统,你们不是想看我被这些报告压死吗?
不是想让我当一个任劳任怨、至死方休的“奋斗者”吗?
好啊。
我满足你们。
但是,在我死之前,我一定要拉个垫背的。
不,不止一个。
我要把你们这些高高在上、视人命如草芥的家伙,一个个地,全都从那张舒适的椅子上,拽下来!
林照移动鼠标,光标在屏幕上划过一道冰冷的弧线。
他没有去点开那五份催命符一样的报告。
而是点开了电脑D盘一个极其隐蔽的文件夹。
文件夹的名字叫“备份”。
里面,存放着他这九年来,经手过的所有原始数据。
那些未经“美化”,充满了亏损、坏账、违规操作的,最真实、最丑陋的数据。
这是他作为一个“表奴”最后的职业习惯,也是他给自己留的,最后一条退路。
前世,他到死都没敢动用这些东西。
这一世,它们将是他最锋利的武器。
林照的嘴角,再次浮现出那种狰狞的、冰冷的笑容。
他看着屏幕,像是在对一个老朋友打招呼。
“好久不见。”
“我们……开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