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他心里正盘算着:不如把那些靠谱的兄弟都招来干活,按月发工资总比让他们在外惹事强。
不过这话可不敢跟菀菀说,免得她担心。
这半年来,他的工程队从五十人扩张到近三百人。
虽然业务越做越大,但工程款拖欠的问题让他焦头烂额。
今天发火也是因为这个,好几个项目要垫资,尾款却迟迟收不回来,工人的工资又不能拖欠,资金链都快断了。
正发愁时,一张存折突然递到眼前。
宋鹏程抬头,对上云菀含笑的眼睛。
“鹏程哥,这二十万算我入股你的建筑公司。”
宋鹏程眼眶瞬间红了,粗糙的大手微微发抖。
云菀不由分说把存折塞进他手里:“我相信你一定能干出一番事业,到时候可别忘了让我也跟着沾光。”
这可不是一时冲动。从宋鹏程组建工程队那天起,云菀就预见到他会有资金紧张的阶段。
她深信,这二十万在宋鹏程手里,将来定能翻出百倍千倍的价值。
宋鹏程紧紧攥着存折,郑重承诺:“菀菀,哥绝不会让你亏本!”
另一边,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云菀已经摸清了新设计师们的性格特点。
目前他们还只是助理设计师,尚不能独立承担梧桐服装厂的设计任务。
云菀给设计师们布置了一项看似简单却暗藏深意的任务:“这次需要你们为服装厂工人设计厂服。夏装、冬装各一套,春秋装合并为一套。”
这显然是一次重要的考核。
表面看,厂服设计似乎不需要太多创新元素,重点在于体现企业文化和满足生产需求。
但实际上,要兼顾实用性、舒适性和企业形象,绝非易事。
一周后,四位设计师各自提交了三套设计方案。
最终,余小渔的作品脱颖而出,被选定为梧桐服装厂的正式厂服。
令人欣慰的是,其他三位设计师表现得相当成熟,不仅没有嫉妒,反而主动要求下车间学习生产工艺。
云菀的设计理念正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们。
她始终强调,优秀的设计师不能闭门造车,必须深入了解布料特性和生产流程,才能设计出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的作品。
与此同时,云菀开始为林慕晚研制祛疤药膏。
在宋鹏程的协助下,她置办了一套简易制药设备。
虽然配方看似简单,但实际制作过程却经历了十余次试验,才最终调配出满意的效果。
“晚晚别怕,我保证你的额头不会留疤。”云菀轻柔的为林慕晚涂抹药膏,心疼她从未因伤疤喊过疼。
“妈妈,这个药膏凉凉的,还有淡淡的花香呢。”
林慕晚最初的恐惧在家人的关爱中渐渐消散,现在她的注意力已经被云菀从香港带回的图画书完全吸引。
某天,云菀收到林清远厚厚的家书,这才惊觉已有两个月没给他回信。
不知从何时起,这些家书已悄然变成了情书。
六页信纸的字里行间满是思念,让云菀忍不住翻出相册。
照片中的林清远总是身姿挺拔,工作时挽起的袖子露出结实的手臂。
每一张照片都让云菀心头泛起阵阵暖意。
带着这份甜蜜,云菀很快进入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