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砚随手拿起一本书翻阅,阳光洒进房间,两人各忙各的,却意外的和谐。
敲门声响起,周海笙快步开门。
“海笙,杜老师在吗?”云泽阳站在门口,目光专注的看着周海笙。
听到这个称呼,周海笙想起昨晚杜文砚的话,下意识回头看了一眼正在看书的杜文砚。
“找我有事?”杜文砚放下书本起身。
“车间的布局已经初步完成,想请您帮忙看看有没有疏漏,不知道您现在方便吗?”
杜文砚挑了挑眉,背起双手:“走吧,一起去看看。海笙,你也一起来。”
崭新的梧桐服装厂划分为四个车间,每个车间配备相同的设备。
只需确定一个车间的布局,其余三个照搬即可。
云菀与杜文砚简单寒暄后,将自己现场绘制的比例草图递了过去。
杜文砚接过图纸,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这个年轻姑娘的绘图功底竟如此扎实,单凭纸笔就能达到这般水准,连周海笙目前都难以企及。
他指出了几处需要调整的地方,并耐心解释缘由。
看过初稿后,杜文砚对宋鹏程的能力颇为认可,没想到这个年轻人在这方面也颇有建树。
“杜老师,我有几个问题想请教。”出乎意料的是,第一个提问的竟是宋鹏程。
他并不清楚厂里对杜文砚的安排,但听完讲解后,既恍然大悟又生出新的疑惑。
“但问无妨,我必定知无不言。”杜文砚爽快应道。
周海笙站在一旁,原本以为服装设计师只需专注画图。
但目睹整个设备布局过程后,他恍然意识到自己之前的想法多么片面。
设计不仅要满足创作欲望,更要兼顾市场需求与客户体验。
整整一天的忙碌后,所有设备终于安装就位。
接下来就是招聘生产人员。
这天,饭店老板娘主动登门拜访:“哎呀,你们兄妹也太低调了!要不是看到厂门口的招牌,我都不知道你们就是梧桐服装厂的老板。年轻有为啊!”
云菀有些意外:“老板娘太客气了,还要多谢您之前的帮助。”
“我今天来是想问问,你们招人吗?您看我合适不?”
老板娘身上穿的正是梧桐服装厂的产品,云菀一眼就认了出来。
没想到她还是厂里的忠实顾客。
听完招工要求,老板娘略显失落:“看来我不够格。不过我可以帮忙推荐人选,这附近没人比我更熟悉了。”
再三道谢后,云菀突然想到:“对了老板娘,我们厂里还缺个厨师,您有合适的人选吗?”
“有有有!您可算问对人了。”
老板娘眼睛一亮,“我表弟何冬瓜手艺不错,做事也踏实。要不让他来试做几道菜?要是不合适,我再帮您物色其他人选。”
不愧是生意场上的老手,老板娘说话滴水不漏。
“好啊,不过我可不能让您白忙活,”
云菀笑道,“凡是您推荐过来被录用的人,每人给您两元推荐费。虽然不多,但聊表心意。”
听说还有报酬,老板娘喜出望外,立即在脑海中筛选起人选来,但凡有点瑕疵的都被她直接排除。
目送老板娘风风火火离去的背影,云菀会心一笑。
世上就有这样一种人,他们的热心并非刻意为之,却往往收获颇丰。
原本为招工发愁的云菀,在老板娘的帮助下,短短三天就招满了八十名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