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三国:开局骂袁绍收貂蝉 > 第132章  一封书信惊蔡瑁,江夏城外布疑兵

帅府的书房内,烛火通明。
郭独射亲自铺开一卷上好的竹简,手持狼毫笔,蘸饱了墨。
孙策和周瑜分立两侧,屏息凝神地看着,连大气都不敢喘。
他们都很好奇,父师会写一封什么样的信,去“说动”那个手握荆州兵权,心高气傲的蔡瑁。
郭独射沉吟片刻,笔走龙蛇,一行行字迹很快便出现在竹简上。
他写的不是什么策反的密信,更不是威逼利诱的檄文。
通篇看下来,倒像是一封老朋友之间的问候信,充满了对蔡瑁的欣赏和……惋惜。
信的开头,先是大加赞赏蔡瑁的治军之能和水师之强,称其为“长江壁垒,荆楚干城”,
说自己久在江东,也对蔡瑁将军的大名如雷贯耳,神交已久。
这番吹捧,恰到好处,既抬高了蔡瑁的地位,又不显得过分谄媚。
紧接着,笔锋一转,开始为蔡瑁“鸣不平”。
信中写道:“闻将军之才,可比韩信、白起,然屈身于刘景升(刘表字)之下,
如宝剑藏于木匣,明珠投于暗室,岂不可惜乎?”
“景升公乃仁厚长者,守成有余,进取不足。其所好者,非金戈铁马,而是清谈玄学;
其所重者,非将军这等国之栋梁,而是祢衡那般无状狂徒。
将军空有一身本事,却只能为腐儒看家护院,独射窃为将军不值也!”
这几句话,简直是说到了蔡瑁的心坎里。蔡瑁自负才干,
早就对刘表重文轻武,只知空谈的作风心怀不满了。
郭独射这番话,无疑是把他想说又不敢说的话,全都捅了出来。
孙策看得是连连点头,心里暗道:父师这手厉害啊,先给你戴个高帽,再帮你骂老板,谁看了不舒服?
信的后半段,才是真正的杀招。
郭独射话锋再转,提到了江夏的黄祖:“江夏黄祖,一勇之夫耳。
此人有勇无谋,性情暴虐,屡屡挑衅我江东边界,杀我父执,此仇不共戴天!
我主伯符,少年英主,卧薪尝胆,不日将兴义师,讨伐黄祖,以慰先父在天之灵。”
这里,他明确地把目标锁定在了黄祖身上,让蔡瑁觉得,江东要打的,只是黄祖,和你们襄阳无关。
最后,才是图穷匕见的一句:
“刀剑无眼,战火无情。
若战端一开,恐波及无辜。
然我江东与将军,实无冤仇。
若将军能约束麾下,静观其变,则江东上下,感念将军大德。
待我军功成之日,江夏之地,物阜民丰,或可为将军治下之新土。
届时,将军手握两郡之兵,荆州之未来,非将军莫属矣。言尽于此,惟将军察之。”
整封信,没有一个字是劝降,没有一句是威胁。
它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一,你蔡瑁很牛逼,但跟错了老板。
二,我们要打黄祖,因为他跟我们有私仇。
三,你黄祖是死对头,他要是倒了,对你蔡瑁有天大的好处。
四,你只要在一边看着别动,好处就是你的。
这根本不是一封劝降信,这是一份赤裸裸的、充满了诱惑的交易!
“高!实在是高!”周瑜看完,抚掌赞叹,“父师此信,不提一兵一卒,却胜过千军万马!
蔡瑁此人,素与黄祖不和,又觊觎荆州之主的位置。
此信一到,他就算不信,疑心也必然大起。
他会想,江东军是不是真的只想打黄祖?
如果我出兵救黄祖,万一两败俱伤,岂不是让蒯越那些人捡了便宜?
如果我不救,黄祖败了,江夏就成了我的,这买卖划算啊!”
“只要他开始这么想,开始犹豫,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孙策也是一脸的恍然大悟:“我明白了!父师这是要让蔡瑁从我们的敌人,变成一个袖手旁观的看客!
甚至,他可能还会暗中希望我们能打赢!”
“孺子可教。”郭独射满意地笑了笑,将竹简封好,递给一旁的亲卫,“派最机灵的人,把这封信,亲手交到蔡瑁手上。”
“诺!”
亲卫领命而去。
“父师,信送出去了,那下一步呢?”孙策迫不及待地问。
“下一步,自然是唱戏了。”郭独射走到地图前,指着江夏下游的一处渡口,“公瑾,我命你,尽起江东水师,即刻出发,前往此处。”
“到了之后,白天,把我们所有绣着‘孙’字的大旗都给我插起来,沿着江岸,插出二十里!
让江夏城头的哨兵,一眼望过去,全是我们的旗子,望不到头!”
“晚上,让士兵们多砍柴,每隔十步就点一堆篝火,同样要连绵二十里!
再让士兵们轮班呐喊,搞出十万大军在此安营扎寨的声势!”
“记住,只造声势,不许渡江,不许与敌军有任何接触。
我要让黄祖觉得,我们的大军主力,就压在这里,随时准备渡江,强攻江夏!”
周瑜何等聪明,立刻明白了郭独射的用意。
“父师是想用我这支水师,当做诱饵,把刘表和黄祖所有的注意力,都吸引到江夏正面?”
“没错。”郭独射点了点头,“你这里动静闹得越大,黄祖就越紧张,他就越会向襄阳求援。
而蔡瑁收到了我的信,再听到你这边十万大军压境的消息,他会怎么想?
他只会觉得我信里说的是真的,江东这是要毕其功于一役,铁了心要弄死黄祖。他会更加不敢轻举妄动。”
“如此一来,我们真正的杀招,才能悄无声息地,插进敌人的心脏!”
郭独射的目光,从地图上移开,落在了孙策和另外几员大将的身上。
“伯符、典韦、赵云、太史慈,还有徐晃、张郃、高览!”
“末将在!”众人齐声应道。
郭独射的眼中,闪烁着冰冷的寒光。
“你们,率领新组建的‘龙虎军’一万人,携带十日干粮,轻装简行,秘密从陆路出发,绕道江夏之西!”
他的手指,重重地戳在地图上的一个点。
“我们的目标,不是坚固的江夏城,而是这里——沙羡!”
“沙羡?”众人都是一愣。
周瑜的脸色微微一变,他失声道:“父师!沙羡是黄祖的军械粮草重地,由他的长子黄射亲自镇守!
防备森严,易守难攻!我们……我们绕道奇袭,兵力有限,恐怕……”
“就是要打他防备森严的地方!”郭独射打断了他,“所有人都以为我们会强攻江夏,所有人的目光都在你周公瑾的水师身上,谁能想到,我真正的目标,是他的后路,是他的粮仓?”
“黄祖性情暴躁,刚愎自用。一旦听闻沙羡被袭,粮草被断,长子被围,他会怎么办?”
孙策的眼睛猛地亮了:“他会疯!他一定会不顾一切地出城,回援沙羡!”
“答对了!”郭独射打了个响指,“只要他敢出城,他就从一只缩在壳里的乌龟,变成了一只待宰的肥羊!”
“而你们的任务,”郭独射看着孙策等人,一字一顿地说道,“就是在半路上,给他准备一个……盛大的葬礼!”
一个惊天动地的作战计划,就这样在小小的书房里,被定了下来。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以周瑜的水师主力为疑兵,牵制敌军正面;
以郭独射亲率的精锐为奇兵,直捣黄龙,断其后路;最终在野外设伏,聚而歼之!
一环扣一环,胆大包天,又滴水不漏!
孙策和周瑜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无与伦比的震撼和狂热。
跟着这样的父师打仗,简直是一种享受!
三日后,长江之上,千帆竞渡,旌旗蔽日。“孙”字大旗,遮天蔽日,延绵数十里,直逼江夏。
入夜,江岸火光冲天,杀声震野,仿佛十万天兵,兵临城下。
江夏城头,黄祖身披甲胄,手按城墙,看着对岸那仿佛无穷无尽的营帐和火光,脸色铁青,手心全是冷汗。
“孙策小儿!欺我太甚!”
与此同时,一封加急的军情,和一封来自江东的密信,几乎在同一时间,摆在了襄阳城,荆州牧刘表的案头。
一场决定荆州未来命运的风暴,已然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