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破浪三十年 > 第63章  衣帽取人

那天,赵燕和许志高在婆婆家偶遇许志刚。
许志刚有了钱,开始嫌弃一个娘的兄弟,他昂着头,一副居高临下的样子,“你们俩别光指着上班拿那点死工资,也干点生意。”
赵燕本来看许志刚开厂赚了钱,大人孩子都穿得光鲜艳丽就心生嫉妒。
她就着许志刚的话说:“大哥,我们也想干生意赚钱,就是没钱做本呀!”
许志刚倒是很爽快:“没本钱去我厂里拿。”
赵燕精明,大哥既然把话说到这份上,她就坡下驴,拉着许志高来到许志刚的厂里拿钱。
秦招娣知道赵燕的来意后,自然不愿拿钱帮别人做生意。
她板着脸看着两人,不阴不阳地说道:“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你没钱?太阳难道没从你家门口过?”
赵燕被她的话噎得脸通红,许志高也被气得不轻。
秦招娣板着脸,继续用言语嘲讽,“我是没那好命啊!只能看着别人家弟兄们各个都有钱有势,能呼风唤雨……”
秦招娣的话恰巧被刚进门来找大哥的许志远听见,他顿时觉得心里五味杂陈。
他万万没想到大嫂看见一个娘的弟弟过得不好,不但不愿帮衬,还嫌弃他们无能。
赵燕怒其不争地白了许志高一眼,拉着他转身离去,边走边抱怨:“哎!过得不好就得受人家的话,看人家的脸色!你啥时候能赚到大钱,让俺娘三也跟着你享享福。”
许志远明知赵燕说的是二哥,但字字句句都在刺痛他的心。
他开始自我检讨,我们真就像大嫂说得过那么差吗?
八十年代的大学生,在当时最受人敬重!
许志远刚毕业那会儿,许志刚两口子都以有他这个大学生弟弟为荣,不仅逢人就夸,每次见到他也都是笑脸相迎,跟他说话都处处小心,生怕哪句话说错,得罪了他这个最有学问的弟弟。
到九十年代初,大家的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转变,有学问比不上兜里有钱!
这几年许志刚的食品加工厂赚了钱,他的社交圈子也都变成有权有钱的人。
他们两口子在有钱有权的人面前免不了卑微,因此在面对家里的“穷”兄弟时,总想展现出他们处处高人一等。
他们态度的转变对许志远影响很大,那天回家后,大哥、大嫂的话就不时地在他耳边回荡,他暗下决心:一定得活出个样来,不能让人看不起!
他见郑晓红拿着脏衣服去洗,忽然想起这几年为了攒钱买房,两人都省吃俭用,已经很久没买新衣服了。
现在的人都很现实,总是先敬罗衣后敬人。
他又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衣服,虽干净整洁,但还是能看出有些旧,款式也过时了,也难怪大哥两口子会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许志远忽然临时做了个决定,他没把这次印墙壁宣传标语赚的钱给郑晓红,而是带着她来到向阳商场最好的时装店,给她买了件时尚的羽绒服,自己也买了套品牌男装,还特意到卖皮鞋的店里让店员帮忙搭了配套的皮鞋。
郑晓红对许志远的反常十分不解!
他这是怎么了?衣服买质量好的,就连鞋也捡贵的买!
一出鞋店,她就压低声音问:“你今天咋了?不过了?”
许志远心里想事,没听到她的问话。
郑晓红继续问:“你不是说攒够一万块钱咱就能买房搬出去住了吗?咱要是像这样花,啥时候能攒够买房子的钱?”
许志远摇摇头,边走边叹气,“我一直打听着呢,但凡城里的房子都是单位分的,自家都不够住,不可能卖,也不让卖。一万块钱能买到的都是城周边的农村自建房,屋里也就六十多平方,门口还都是土路,干啥都不方便!咱现在虽说住的地方小,但地理位置好,出了院,旁边就是向阳商场,对面就是商厦,买啥都方便。”
郑晓红点点头,“确实,我们单位有买房资格的也不是都能买到好楼层,我们厂还有人编了顺口溜:一楼脏,二楼乱,三楼四楼住高干,五楼住的穷光蛋!”
“总结得透有意思!”许志远刚浮现出的微笑很快又收回,“但听着让人又心酸又无奈。”
“谁说不是呢?人家有资格买的,也会因为官职小或者钱不多,只能住不好的楼层,像我这样在科室上班的年轻人,还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呢……”感慨一番后,郑晓红忽然又笑了,“其实好几个同事都说羡慕我,咱家有个小院,还能在家洗盆池,真不错!”
许志远依旧心事重重,还是把大嫂那天对二哥、二嫂说的话讲给郑晓红听了。
“现在的人都是衣帽取人,以后咱别再穿廉价衣服了,要买就买好的!咱又不是买不起。”
郑晓红点点头,这点她确实也深有体会。
但凡她哪天穿好点,同事们看她的眼神都不一样,连自己工作时的效率都会大幅度增加。
他们并不想随大流,但又不可能完全不被身边的人所影响。
两人并肩走在主街的路上,许志远看到不少年轻少妇都开始化妆、涂口红,戴金耳环、金戒指。
再看郑晓红,素面朝天,连个像样的首饰都没有,他心里忽然感觉很不是滋味。
当初娶她时,一心想让她跟自己过上好日子,但这几年却没少让她跟着挨累!
他拉起郑晓红的手,对她说:“走,我带你去如意金店看看。”
郑晓红面露犹豫,很快摇摇头,“咱还是别去了,我们科室的人说如意金店的首饰贵得很!买一枚不太大的戒指都能花掉大半年工资!”
“咱前段时间印的墙壁标语结账了,这里面也有你的功劳。”许志远见郑晓红还犹豫,就继续说道:“你们单位效益好的时候,厂里还给你们发奖金呢。走吧,给你买首饰就算我给你发奖金了!”
郑晓红被他逗笑,也不再坚持,两人一起走进如意金店。
如意金店是县城唯一一家金店,人民银行开的,里面装修得富丽堂皇。
一进店就能看到各种款式的项链、戒指在柜台灯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那金灿灿的颜色煞是诱人,张扬的、毫不避讳地引诱着人们前来购买。
郑晓红站在柜台前,专注地看着柜台里摆放整齐有序的首饰,无论戒指、耳环还是项链,每个上面都用金色的细绳系着一个纸质吊牌。
吊牌相当于它的身份证,上面标注着克数、含金量和总价。
年轻的女服务员在一旁微笑着介绍,“咱们店最好的就是含金量4个9的,145一克,您看喜欢哪款,可以拿给您戴上,看看可合适。”
郑晓红听了价格,惊得直咂舌,一克的价格就是她一个月的工资啊!
但眼前那些金灿灿的首饰着实诱惑得让人移不开眼,她不舍得走但又不舍得买,只那么恋恋不舍地看着,迟迟不说话。
许志远看出她的迟疑,又仔细看了看柜台里的首饰后,帮郑晓红挑了枚带花纹的金戒指,让店员拿出来给她试戴。
郑晓红试戴后很满意,她看到吊牌上的价格又觉得有点贵,想让服务员给换个小点的。
许志远直接帮她做决定:“小的不好看,也不大气,咱就买这枚!
同在如意金店挑选首饰的还有许志远的高中女同学,她买了一对大耳环,匆匆跟许志远打了个招呼后,就先付钱走了。
郑晓红看着她离去的背影,随口说了句:“你那女同学真有钱啊!买那么大的耳环。”
“她家开印刷厂,生意干得大。”
许志远知道郑晓红只是随口一说,但他也看出她喜欢耳环,就是怕花钱,舍不得买。
他让店员给郑晓红拿了一对花型好看的耳坠。
郑晓红一看就移不开视线,但还是坚持没打耳朵眼,不要了。
许志远建议她喜欢就买着,郑晓红看了眼吊牌上价格,连连摇头。
“不用了,不用了,买个戒指就行,耳坠还是以后再买吧!”
许志远却坚持,“喜欢就买,首饰又不像衣服年年买,看好了没必要犹豫。”
店员看两人争执,就说店里有专业打耳洞的,只要十块钱。
在许志远的劝说下,郑晓红打了耳洞,买了一枚戒指和一对耳坠。
一回到家,许志远就迫不及待地让郑晓红把刚买的羽绒服、高跟皮鞋都穿上,又帮她戴上金戒指。
他心情愉悦地看着她,情不自禁地感慨道:“果然人靠衣装,你穿这套新衣服更美了!快去照镜子看看。”
趁着郑晓红照镜子的功夫,许志远也换上新衣服、新鞋。
郑晓红回头看到他,也不由得感慨:“好衣服穿在身上就是不一样!你穿这套新买的衣服显得精神多了!”
郑晓红满意地对着镜子左看右看,但很快又觉得心疼,“出去这一趟,花掉我一年的工资和奖金,太奢侈了!”
许志远不以为然,他笑着说:“没事,钱不花搁手里就是纸,花了咱再挣!”
许志远心情特别好,他硬拉着郑晓红跟他一起去买菜。
两人从大门口经过时,院里两个年长的阿姨正在说话,他俩跟两位阿姨打了招呼后就离开了。
没走多远,两人就听到身后隐约传来两个阿姨的对话,“你看人家志远两口子穿得多好,小日子过得一五一十的。”
另一个连忙用羡慕的口吻接话,“听说他俩都是大学生,工作单位都好!”
“这俩孩子都正干,有工作,业余时间还印条幅挣钱。”
两人听完后,相视一笑,心情更好。
那天,他们买了一只鸡,还买了蔬菜,中午炒了两个菜,还一起喝了点小酒。
周末下午,郑晓红穿着时尚的羽绒服,踩着新买的时尚高跟皮鞋,带着金光闪闪的金戒指和金耳坠去美容院做皮肤护理。
这一幕恰巧被秦招娣收入眼底,她心里越想越不是滋味,憋了一下午,晚上睡觉前,还是没忍住把她看到郑晓红带着金首饰去美容院做护理的事跟许志刚说了。
许志刚听了直皱眉,看了眼秦招娣手上的戒指说:“金戒指你不是也有吗?咱家钱都在你那儿,想要金耳坠,明天你自己去买!别怕花钱,挑贵的买!”
听他这么说,秦招娣反而犹豫了,“一对金耳坠,得花好几百,又不能管饱,咱银行还欠着贷款呢!算了,我就是看不得她穿金戴银的神气样,有啥好显摆的?”
许志刚装作不在意的样子,劝道:“别放心上,她穿的、戴得再好,还能比咱过得好?我看她就是一瓶不响,半瓶咣当!”
话虽这么说,但许志刚心里也不是滋味。
他跟秦招娣一样,一个娘的弟弟过得差,他嫌弃,认为给他丢人。同时又不能容忍弟弟比他过得好,让他这个当老大的没面子。
想来想去,总觉得咽不下这口气,翻来覆去地直到半夜才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