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看,结婚、生孩子,哪样不要钱?你得细水长流!不然现在你把钱败光了,以后让老婆孩子喝西北风去?要艰苦奋斗,明白吗!”
老张这番话说得倒也中肯,只是他弯弯绕绕,并不敢直说自己害怕苏日勒钱被骗光。
前几天苏日勒来他这开两瓶药倒也没什么,可这才多会儿的功夫呀?就又换了十好几匹布了!
这么多衣服,那姑娘就算是个花蝴蝶也穿不过来。
谁知苏日勒听着,脚步一顿,自动省略掉他话里其他部分,就听进去“结婚生子”这五个字。
苏日勒心里傻乐,但脸上还是故作不耐烦,便甩开老张的手,道:
“——生孩子还早呢!行了我走了,我买布有用。”
说完,再不理会背后直嚷嚷的老张,牵过巴托尔就翻身往供销社的方向跑去。
-
供销社前,人头攒动。
经过一场白毛雪,兵民们都消耗掉大量物资,纷纷到供销社采买补给。其中不乏一批今年新到的知青,还没摸清草原的气候就赶上这次大暴雪,好多人都被冻坏了手脚。
本来白之桃也该身在其列,可谁能想到她阴差阳错没进成兵团,反而被苏日勒抱走了,倒也免去
这番苦头。
苏日勒下了马,刚走过去,就听到几个女学生被冻得直哭,扒着供销社玻璃柜台就不撒手。
“叔叔阿姨,求求您了,就卖我们两床棉被吧!不然棉花也行!这里天太冷了,再这样下去,我们一定会被冻死的!”
苏日勒目不转睛,并没往女学生们的身上看。
这种事他见多了,内地知青刚来草原,就没哪个不嫌苦的。全国面积九百六十万,内蒙古几乎占掉十分之一。多大的地盘就有多大的建设工作,这里不苦哪里苦。
可转头想想,像白之桃这么娇的一个姑娘,来这边好几天了,嘴上却一句抱怨的话也没有,真有骨气,不愧是他看上的人。
殊不知他觉得白之桃好,那是因为他喜欢人家,自然就觉得人哪哪儿都好。何况他都这么宝贝白之桃了,她哪还用得着吃苦?当然就不会抱怨日子苦。
想着,苏日勒就勾勾唇,来到柜上和卖货的大爷说:“大爷,换几匹布,有糖的话也一起拿给我。”
兵团附近的店铺大多都由东北人打理,供销社也不例外。柜上大爷大妈正好是哈尔滨来的两口子,为人热情,知道苏日勒住得远,平时还帮他留东西。
只是今天实在不巧,不管什么都卖的差不多了,女的见苏日勒来,就为难的对他说:
“哎妈,可不好意思了!苏日勒同志啊,今天店里布都卖没了!要不你下次再来,想要啥颜色图案和婶子说,婶子进货回来先给你留着,咋样?”
苏日勒点点头,当然说好。谁知刚要转身,边上就传来一声尖叫。
“——这可不行,你们这是在给他搞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