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天启双探:古刹藏锋 > 第一章

第一章
慈恩谜局:禅房内的
自戕

第一节
古刹初临:香火里的暗流
天启四年春,三月初三。城郊慈恩寺的千年银杏终于抽出新芽,嫩黄的叶瓣裹着晨露,沾在灰褐色的枝桠上,像撒了把碎金。寺前的青石板路被香客踩得发亮,路两侧的卖香摊此起彼伏地吆喝,平安香十文一束祈福红绸五文一条
的声音混着檀香,飘出半里地远。
墨云深勒住马时,青墨长衫的下摆扫过石缝里的野草,沾了些寺前的香灰。他抬头望了眼寺门
——
门楣上的
慈恩寺
三个字是前朝高僧手书,漆皮虽有些剥落,却仍透着股庄严。门两侧的石狮子被摸得光滑,狮嘴里叼着的石球上,还挂着香客系的红绸带,风一吹就缠在狮爪上,像解不开的结。
墨先生,萧特使,可算盼到你们了!
知客僧慧能匆匆迎出来,他穿着件半旧的土黄色袈裟,布扣松了两颗,显然是慌乱中没系好,手里的铜铃还在晃,今早卯时刚过,小沙弥慧明去送斋饭,就发现周大人……
没了气息,寺里已经乱成一锅粥了!
慧能一边引着两人往里走,一边絮絮叨叨地说:周大人是上个月来的,说要闭关静修,为赴任江南按察使祈福。他选了最僻静的静思禅,除了每日送斋饭的慧明,谁都不许靠近。昨天傍晚我还见他在院里散步,手里拿着本《论语》,怎么就突然……
萧无涯翻身下马,暗红官服的银纹在阳光下泛着冷光。他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弯刀,鼻尖萦绕着两股气味
——
一是大雄宝殿飘来的檀香,混着烛油的暖意;二是股极淡的苦杏仁味,藏在东侧禅房的方向,比《红袖招魂》案里的牵机引更隐晦,像是被檀香盖了层薄纱。
周大人闭关期间,可有外人来过
萧无涯问道,目光扫过路边的香客
——
有提着食盒的妇人,有背着书箱的书生,还有个穿藏青色短打的汉子,正靠在银杏树下磨着把匕首,眼神时不时往静思禅的方向瞟。
没有外人敢靠近!
慧能的声音突然压低,静思禅在寺东的荒院旁,平时除了扫地的僧人,很少有人去。不过……
昨天午时,致仕的赵将军去过那边,说是‘找个清静地方念经’,还有富商沈老爷,也在附近转了圈,说要‘看看禅院的格局’。
墨云深顺着慧能指的方向望去,静思禅的院门上挂着块木牌,写着
闭关静修,谢绝打扰,牌角沾着点未干的墨痕
——

文汇斋
特制墨的颜色,这种墨里掺了青金石粉末,写出来的字会泛淡蓝光,寻常百姓用不起。
先去禅房看看。
墨云深提步往前走,青石板路上的香灰被风吹起,沾在他的靴底,别惊动其他香客,免得传出去乱了人心。
第二节
静思禅惊变:密室里的细节
静思禅是间独立的小院,院墙是用黄土夯的,墙根长着些蒲公英,已经开了白色的绒球。院门上的铜锁是新换的,锁孔里还留着油脂的痕迹
——
慧能说,是周大人来的那天特意让工匠换的,周大人说,闭关要清净,怕有人误闯。
推开院门时,一股冷意扑面而来。院里的石桌上摆着个青瓷茶壶,壶里的茶已经凉透,壶盖歪在一旁,旁边放着本摊开的《论语》,书页被风吹得卷了边,第
37
页上还留着周大人的指印
——
他看书时习惯用指腹按在字缝里。
禅房的门是梨花木做的,门板上刻着浅淡的莲花纹,门闩插得紧实,却在门闩底部有道细微的划痕
——
划痕呈
V
形,边缘有金属摩擦的光泽,像是被细铁丝撬动过。墨云深蹲下身,用指尖拂过划痕,指甲缝里沾了点银灰色粉末,是铁丝留下的,而且是防锈的‘雪花铁’,寺里的普通铁丝都是黑铁,不会有这种光泽。
窗棂是镂空的莲花纹,其中一根木棂的末端,残留着半片暗红色的漆皮
——
与某类武将靴底的漆色一致。萧无涯踮起脚往窗内看,窗台上摆着个铜制的烛台,烛油凝固成蜡泪,堆在台沿上,其中一块蜡泪里还裹着根细毛,是藏青色短打的布料纤维。
有人从窗外窥探过。
萧无涯的声音压得极低,这根布料纤维,和刚才银杏树下那个汉子的短打颜色一致
——
应该是赵烈。
慧能突然

了一声,指着门后的角落:那不是慧明的送饭食盒吗怎么会在这里
食盒是竹编的,外层裹着蓝布,布角沾着点黑血
——
与老翰林嘴角的血颜色一致。墨云深打开食盒,里面还剩半碗粥,粥已经馊了,表面浮着层绿霉,碗底沾着点银灰色粉末,与门闩上的粉末一致。慧明送完饭没把食盒拿走,要么是忘了,要么是……
被人拦下了。
第三节
案发现场:半首诗里的疑云
禅房内的陈设很简单:一张梨花木书案,一把圈椅,一张木板床,还有个靠墙的书架,上面摆着几十本经书和史书。书案上摊着张泛黄的宣纸,写着半首《悔恨诗》:旧案牵魂三十年,青灯照壁意难安。若得泉下逢冤骨,
最后一句只写了个

字,墨点晕开,像滴凝固的泪。
老翰林周敬之趴在书案上,花白的头发散乱地铺在宣纸上,嘴角沾着黑血,指缝里夹着支狼毫笔
——
笔杆是紫檀木做的,笔毛已经炸开,显然是被用力攥过。墨云深小心翼翼地掰开他的手指,发现指腹上有层薄茧,是常年握笔的痕迹,却在指甲缝里藏着点银灰色粉末,与门闩、食盒上的粉末一致。
不是自杀。
墨云深的指尖拂过老翰林的手腕,脉搏处的皮肤已经僵硬,牵机引改良版‘寒石粉’发作时,会导致肌肉强直,死前根本握不住笔。你看,他的手指是被人强行按在笔上的,指关节处还有淤青。
萧无涯走到书架旁,抽出一本《资治通鉴》,书页里夹着张折叠的纸
——
是周大人的手札,上面写着:三月初一,见沈万山在寺外与黑衣人密谈,似提‘青龙案’;三月初二,赵烈深夜敲我禅房门,问‘按察使任上是否会翻旧案’;三月初三,慧空住持送来文汇斋笺纸,说‘写经需好纸’。
这就对了。
墨云深拿起笺纸,对着阳光照了照
——
纸里夹着极细的银丝,是文汇斋特制的
银丝笺,一两银子才得三张,寺里的僧人用的都是普通草纸,慧空住持为什么要给周大人送这么贵重的纸还有,这墨里掺了寒石粉,是谁磨的墨
书架最底层的抽屉里,放着个墨锭
——
是文汇斋的
青云墨,墨锭上有个细微的缺口,旁边摆着个砚台,砚台里的墨还没干,边缘沾着点银灰色粉末。萧无涯用银簪蘸了点墨,簪尖瞬间泛黑:寒石粉就是掺在这墨里的。而且,砚台旁还有个小小的脚印,是僧鞋的尺码,应该是慧明的。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老翰林的儿子周明轩冲进禅房,他穿着件宝蓝色的锦袍,眼睛通红,手里攥着个锦盒,里面是老翰林的任命书:我爹下周就要去江南任按察使!他说要去翻‘青龙案’,说当年审案时漏了关键线索,怎么会自杀肯定是被人杀的!
周明轩打开锦盒,里面除了任命书,还有半块破损的玉佩
——
玉色是青白色的,上面刻着个

字,这是我爹去年整理旧文件时找到的,他说这是青龙案的关键信物,当年张承业的家人就戴着这块玉,后来不见了,现在突然出现,肯定有人怕他翻案,才下的毒手!
青龙案
墨云深指尖一顿。这案子在《红袖招魂》案的供词里出现过,张彪曾提过
影组织早年参与过青龙案,杀了不少知情人。他拿起玉佩,指尖拂过

字的纹路
——
这是前朝皇家工坊的手艺,边缘有刻意磨碎的痕迹,像是怕被人认出。
第四节
初查嫌疑人:古刹里的隐秘
慧能师父,赵烈和沈万山现在在哪
萧无涯的声音冷了下来,他的心灵感应能隐约捕捉到寺里的情绪
——
有恐惧,有愧疚,还有股藏得极深的杀意,还有慧明,让他立刻来静思禅。
慧能连忙点头,转身往外跑,袈裟的下摆扫过门槛,带起阵香灰:赵将军在大雄宝殿念经,沈老爷在客堂算账,慧明应该在伙房洗碗,我这就去叫他们!
墨云深蹲在书案前,重新审视那半首诗。诗里的
旧案
显然是青龙案,冤骨
指的是张承业一家。他注意到宣纸的右下角,有个极淡的墨点,形状像是个

字的一半
——
是慧空住持的法号还是另有含义
萧兄,你看这诗的韵脚。
墨云深指着诗句,‘年’‘安’‘甘’,都是平声韵,最后一句应该是七个字,‘甘’字后面应该还有六个字,却只写了一个,说明写诗时突然被打断
——
不是老翰林自己停的,是有人强行制止了他。
萧无涯走到香炉旁,炉里的香还剩半截,烟味里混着股极淡的甜香
——

醉仙香,点燃后能让人在半个时辰内昏迷,醒来后还会失忆。他用匕首拨开炉灰,里面除了香灰,还有颗碎玉
——
是墨玉,边缘有个缺口,与赵烈腰间的玉带扣吻合。
有人先点燃醉仙香让老翰林昏迷,再灌下毒,伪造自杀现场。
萧无涯捡起碎玉,放在阳光下照了照,这碎玉上有檀香的味道,说明赵烈来过禅房,还在香炉旁待过。
没过多久,慧能带着三个嫌疑人走进禅房。走在最前面的是致仕武将赵烈,他穿着件藏青色短打,腰间系着块墨玉,玉扣上果然缺了个角
——
与香炉里的碎玉严丝合缝。他的脸上有道刀疤,从眉骨延伸到下颌,是当年镇守边关时被匈奴人砍的,此刻刀疤旁的肌肉紧绷着,显然很紧张。
中间的是富商沈万山,穿着件宝蓝色的锦袍,手指上戴着枚硕大的翡翠戒指,戒指边缘沾着点墨痕
——
是银丝笺上的墨色。他手里攥着个账本,账本的封皮是牛皮做的,已经磨得发亮,封面上写着
沈记盐铺收支簿。
最后面的是小沙弥慧明,只有十五岁,穿着件洗得发白的僧袍,袖口磨破了边,露出里面的粗布内衣。他的手里还攥着块洗碗布,布上沾着点银灰色粉末,与门闩上的粉末一致,眼睛通红,像是刚哭过。
三位都说说,昨天午时到未时,你们在哪,做了什么。
墨云深的目光扫过三人,周大人是昨天未时左右遇害的,这段时间,谁去过静思禅
赵烈先开口,声音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我在大雄宝殿念经,从午时一直念到未时三刻,慧能师父可以作证。
他的手指不自觉地摸向腰间的墨玉,眼神却躲着墨云深的目光,我与周敬之是旧识,但没仇怨,只是……
二十年前他审案时,我部下作了伪证,我被贬官,这事我认,但我没杀他。
data-fanqie-type=pay_tag>
沈万山的声音发虚,手指抖得厉害:我……
我在客堂算账,昨天午时收了笔捐银,记在账本上,慧能师父也能作证。
他翻开账本,指着其中一页,你看,这是昨天午时的记录,‘收香客捐银五十两’,没错吧
墨云深接过账本,发现昨天未时的页码上留了片空白:未时的记录呢为什么是空的还有,你戒指上的墨痕,是银丝笺的墨,你怎么会有这种墨
沈万山的脸瞬间白了,嘴唇哆嗦着:我……
我在客堂睡觉,没记录……
墨痕是之前写捐银单时沾的,寺里的墨都是普通墨,我哪有什么银丝笺的墨……
慧明的声音带着哭腔,眼泪掉在僧袍上:我昨天午时给周大人送斋饭,他当时还在看书,说要闭关写东西,让我别打扰他。送完饭我就回伙房洗碗了,没再去禅房……
那这铁丝是怎么回事
墨云深从食盒里掏出根细铁丝,这是雪花铁做的,你食盒的缝隙里藏着它,门闩上的划痕就是它撬的,你还敢说没再去禅房
慧明的身体抖了一下,突然跪在地上:是……
是我回去过,可我是想给周大人送杯热茶,我看到门是反锁的,就没敢敲门……
铁丝是我在院里捡的,想用来修窗户,真的不是我杀的周大人!
第二章
嫌疑人影:古刹里的旧怨
第一节
赵烈的过往:刀疤里的秘密
慈恩寺的客堂里,赵烈坐在八仙桌旁,手里攥着杯冷茶,目光落在窗外的银杏树上。墨云深坐在他对面,手里拿着赵烈的贬官文书
——
是二十年前的旧纸,边缘已经泛黄,上面写着
赵烈,因部下作伪证,失察之罪,贬为庶民。
当年的事,我瞒了二十年。
赵烈突然开口,声音里带着疲惫,刀疤旁的肌肉松弛下来,我当年是江南都指挥使,镇守苏州,手下有个副将叫李奎,是影组织的人。青龙案发时,影组织抓了我妻子和儿子,逼李奎作伪证,说张承业私通匈奴,贪污军饷。我没办法,只能看着李奎撒谎,看着张承业被满门抄斩。
他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张泛黄的全家福
——
照片上的赵烈穿着铠甲,妻子抱着儿子,笑得很开心,我妻子当年被影组织折磨得不成样子,儿子才五岁,吓得只会哭。后来我被贬官,带着他们回了老家,妻子三年前病逝,儿子现在在江南读书,我来慈恩寺,就是为了祈福,求佛祖保佑儿子平安,也求自己能心安。
萧无涯的指尖悬在茶杯上方,心灵感应捕捉到赵烈心底的痛苦,还有一丝藏得极深的愧疚:昨天午时你去静思禅附近,到底是为了什么香炉里的碎玉是你的,你别想瞒。
赵烈的肩膀垮了下来,眼泪掉在茶杯里:我是去问周敬之,是不是要翻青龙案。昨天傍晚我见他在院里散步,手里拿着青龙案的案卷,我就慌了
——
我怕儿子知道当年的事,怕影组织再找我儿子的麻烦。昨天午时我去静思禅,想跟他求情,让他别翻案,可我没敢敲门,就在院外站了会儿,香炉里的碎玉是我不小心掉的,真的不是我杀的他。
墨云深拿出那半块青龙玉佩,放在赵烈面前:你见过这块玉吗当年张承业的家人是不是戴着它
赵烈的眼睛突然亮了:见过!当年张承业的妻子戴着它,是皇家赐的,后来张承业被抄家,这块玉就不见了!我听说影组织一直在找它,说它是青龙案的关键,能证明张承业是被冤枉的!
第二节
沈万山的秘密:账本里的亏空
沈万山坐在客堂的另一角,手里攥着账本,指节泛白。萧无涯走到他面前,拿起账本,发现昨天未时的空白页上,有个极淡的指印,边缘沾着点寒石粉
——
与老翰林墨里的粉末一致。
你昨天未时到底去了哪
萧无涯的声音冷了下来,你账本上的空白页,是故意不记录,还是被人逼着不记录还有,你盐铺的亏损,是不是和影组织有关
沈万山的身体抖了一下,突然哭了出来:是……
是影组织逼我的!我爹当年是江南盐商,参与了青龙案,收了影组织的钱,作了伪证,后来他良心不安,自杀了。我接手盐铺后,影组织一直找我要好处,去年他们让我走私私盐,我不同意,他们就烧了我的盐仓,让我亏损了十万两银子!
他从怀里掏出张纸条,上面是影组织的字迹:若不配合走私私盐,杀你全家。我来慈恩寺,是想躲着影组织,顺便祈福,求佛祖保佑我家人平安。昨天午时我见沈万山在客堂,就想跟他打听青龙案的事,看看能不能找到影组织的证据,可我没敢说,怕被影组织的人发现。
墨云深接过纸条,发现上面的字迹与《红袖招魂》案里影组织的字迹一致:你昨天未时是不是去了静思禅你戒指上的墨痕,是银丝笺的墨,你肯定见过周大人的诗。
沈万山的脸瞬间红了:是……
是我去了静思禅。昨天未时我见慧明从禅房出来,就想跟周大人打听青龙案,可我看到门是虚掩的,就偷偷进去了,见他趴在书案上,写了半首诗,我没敢多看,就跑了出来,戒指上的墨痕是不小心沾的,真的不是我杀的他!
第三节
慧明的愧疚:爷爷的罪孽
慧明跪在客堂的地上,手里攥着块旧布
——
是他爷爷的遗物,上面绣着个

字。墨云深蹲在他面前,拿起旧布,发现上面有块暗红色的痕迹,像是血迹。
这是我爷爷的布,他当年是狱卒,青龙案发时,影组织逼着他改了张承业的供词。
慧明的声音带着哭腔,眼泪掉在旧布上,我爷爷说,张承业是被冤枉的,他改供词后每天都做噩梦,后来疯了,说看到张承业的冤魂来找他,最后他上吊自杀了,死前让我一定要为张承业赎罪。
他从怀里掏出本日记,是爷爷写的,上面记录着当年的事:天启四年,影组织的人拿着刀架在我脖子上,让我改张承业的供词,说‘不改就杀你全家’。我没办法,只能改了,张承业被斩那天,我看到他的女儿才五岁,被影组织的人带走,不知道去了哪……
萧无涯的心灵感应捕捉到慧明心底的愧疚,还有对影组织的恐惧:你昨天回去禅房,真的只是送热茶吗你食盒里的黑血,是怎么回事
慧明的身体抖了一下,从怀里掏出个小瓷瓶:这是我爷爷留下的解毒药,昨天我送完饭,觉得周大人不对劲,就想回去送解毒药,可我看到门是反锁的,就从窗户缝里把药递进去,不小心打翻了食盒,沾了点黑血……
我真的没杀他,我只是想救他!
墨云深接过瓷瓶,发现里面的解毒药是
清心散,能解轻微的毒药,却解不了寒石粉:你爷爷的日记里,有没有提到影组织的人在慈恩寺比如慧空住持
慧明想了想,翻开日记的最后一页:有!我爷爷说,当年青龙案的记录官叫慧空,后来躲进了慈恩寺,伪装成住持,影组织的人经常跟他联系,说要‘灭口知情人’!
第四节
青龙案卷宗:沉冤里的线索
知客僧慧能匆匆跑进来,手里拿着个布包,里面是从老翰林床底下找到的青龙案卷宗
——
是二十年前的旧卷,用蓝布裹着,上面盖着
江南按察司
的官印。
墨云深打开案卷,里面记录着青龙案的详细经过:天启四年,江南盐商张承业被诬私通匈奴,贪污军饷二十万两,主审官是周敬之,证人是赵烈的部下李奎、沈万山的父亲沈富贵、慧明的爷爷慧通,还有记录官慧空。案卷的最后一页,有周敬之的批注:此案有疑,张承业的供词与证人证词矛盾,且无贪污证据,影组织或参与其中,待任按察使后必翻之。
原来如此。
墨云深指着案卷,张承业根本没贪污,是影组织为了夺取他的盐场,故意诬陷他。慧空作为记录官,篡改了案卷,把矛盾的地方删掉,让张承业百口莫辩。现在周大人要翻案,慧空怕被灭口,就先下手杀了周大人。
萧无涯走到慧能面前,问道:慧空住持现在在哪他昨天未时在干什么
慧能的脸色发白:住持昨天未时在禅房打坐,说要‘闭关修行’,不让任何人打扰。不过……
昨天未时三刻,我见他从禅房出来,手里拿着个黑布包,往静思禅的方向去了,回来时黑布包不见了,手上沾着点墨痕。
不好!
墨云深突然站起来,慧空肯定是去销毁证据了!我们现在去他的禅房,晚了就来不及了!
众人匆匆向慧空的禅房跑去。慧空的禅房在寺西的僻静处,门虚掩着,里面传来轻微的翻找声。墨云深推开门,见慧空正蹲在地上,手里拿着个黑布包,里面是半块青龙玉佩
——
与周明轩的玉佩正好拼成一块!
慧空住持,你还有什么话说
萧无涯的弯刀架在慧空的脖子上,你是影组织的人,当年篡改青龙案卷宗,现在怕周大人翻案,杀了他,对不对
慧空的身体抖了一下,却还想狡辩:施主说笑了,老衲潜心向佛,怎么会杀人这玉佩是我在院里捡的,不知道是谁的。
墨云深拿出案卷,上面有慧空的签名:当年你是青龙案的记录官,故意篡改案卷,把张承业的冤情删掉,后来你躲进慈恩寺,伪装成住持,等着灭口的机会。你用醉仙香让周大人昏迷,再灌下寒石粉,用铁丝从外面反锁门,伪造自杀现场。香炉里的碎玉和你故意留下的珍珠,都是为了嫁祸给赵烈和其他人,对不对
慧空看着案卷,终于崩溃了,眼泪掉了下来:是……
是我杀的!我是影组织的人,当年青龙案是林太傅一手策划的,为了夺取张承业的盐场。周敬之要翻案,林太傅让我杀了他,不然就杀了我的家人……
我没办法啊!
第五节
影组织的暗线:藏龙坞的秘密
慧空坐在地上,双手抓着头发,哭诉着当年的事:我当年是江南按察司的记录官,林太傅找到我,说只要我篡改青龙案卷宗,就给我五千两银子,还让我当慈恩寺的住持,一辈子衣食无忧。我当时家里穷,母亲重病,需要钱治病,就答应了他。
他从怀里掏出个令牌,上面刻着影组织的黑鹰标记:这是林太傅给我的,说拿着它能联系影组织的人。去年林太傅派人来,说周敬之要去江南任按察使,可能会翻青龙案,让我盯着他,要是他真要翻案,就杀了他。
墨云深接过令牌,发现上面刻着个

字:林太傅现在在哪青龙案还有多少知情人这令牌上的‘藏’字,是不是指‘藏龙坞’
慧空点了点头,声音沙哑:林太傅在江南的藏龙坞,那里是影组织的老巢,藏着很多私盐和武器。青龙案的知情人还有三个,都在苏州紫阳书院,一个是李教授,一个是王助教,还有一个是张先生,他们都是影组织的人,负责控制考生,为林太傅的叛乱做准备。
萧无涯的眼神凝重起来:藏龙坞具体在江南哪里影组织的叛乱计划是什么
藏龙坞在江南的太湖边,具体位置我不清楚,只有影组织的核心成员才知道。
慧空的声音越来越小,林太傅的叛乱计划是明年春天,趁昭帝南巡时,发动政变,控制皇城,扶他登基。他们囤积私盐和武器,就是为了叛乱做准备。
就在这时,寺外传来马蹄声,赵王爷带着侍卫冲进来:墨先生!萧特使!奉昭帝旨意,抓捕影组织余党!
慧空想跑,却被萧无涯一刀制服。赵烈、沈万山和慧明看着被押走的慧空,心里都松了口气
——
他们的罪孽,终于有了了结。
周明轩拿着父亲的案卷,眼泪掉了下来:爹,你放心,我会完成你的遗愿,帮张承业翻案,还他一个清白。
墨云深拍了拍周明轩的肩:我们会帮你的。青龙案是影组织的重要罪证,我们一定要揭开真相,为所有冤死的人讨回公道。
第三章
密室破解:香灰里的真相
第一节
禅房机关:铁丝与门闩的细节
静思禅的月光,透过窗棂洒在书案上,照亮了案上的半首诗。墨云深蹲在门闩旁,手里拿着根雪花铁丝,仔细比对门闩上的划痕。
这划痕的深度不均匀,说明凶手撬动门闩时,力气忽大忽小。
墨云深用匕首量了量划痕,最深的地方有半寸,最浅的地方只有一分,说明凶手不是常年用铁丝的人,只是临时学的,而且力气不大
——
慧空住持的年纪大了,力气正好符合这个特征。
萧无涯走到窗棂旁,用匕首撬开那根残留漆皮的木棂:这木棂是被人故意掰断的,漆皮掉在窗台上,上面有慧空住持的指纹。他应该是从窗户缝里观察周大人的动静,确定周大人昏迷后,才从门进去下毒。
墨云深从怀里掏出个小瓷瓶,里面是从香炉里取的醉仙香灰:醉仙香的燃烧时间是半个时辰,昨天午时周大人还在看书,未时就昏迷了,说明醉仙香是午时三刻点燃的。慧空住持昨天午时三刻从禅房出来,正好有时间点燃香,再去禅房下毒。
周明轩突然开口,指着书案上的砚台:我爹磨墨有个习惯,每次只磨够用一个时辰的墨,昨天砚台里的墨还没干,说明他刚磨完墨就被人下毒了,时间应该是未时左右,和慧空住持的时间吻合。
第二节
毒药来源:寒石粉的踪迹
慈恩寺的伙房里,墨云深和萧无涯正在检查慧空住持的住处。伙房的墙角有个隐蔽的地窖,里面藏着个黑布包,里面是半袋寒石粉,还有个墨锭
——
是文汇斋的青云墨,与老翰林用的墨一致。
这寒石粉是西域来的,只有影组织的人才能拿到。
墨云深用指尖捻起一点寒石粉,你看,这粉末里掺了点金粉,是影组织毒药的特征,《红袖招魂》案里的牵机引也掺了金粉,用来掩盖毒性。
萧无涯从地窖里掏出个账本,上面记录着慧空住持的采购清单:你看,上个月慧空买了‘西域药材’,花了五十两银子,其实就是买寒石粉。还有,他还买了雪花铁丝,说是‘修窗户用’,其实是用来撬门闩的。
慧能突然跑进来,手里拿着个药包:这是慧空住持给周大人的‘安神药’,说周大人闭关辛苦,让他睡前吃一包。我刚才检查了,里面也掺了寒石粉,只是剂量小,用来让周大人慢慢中毒,降低警惕。
墨云深接过药包,发现里面的药粉是淡灰色的,与寒石粉的颜色一致:慧空这是双管齐下,先用小剂量的寒石粉让周大人身体虚弱,再用醉仙香让他昏迷,最后灌下大剂量的毒药,伪造自杀现场,心思真够狠的。
第三节
玉佩的秘密:青龙案的关键
慈恩寺的大雄宝殿里,墨云深和萧无涯拿着两块拼成一块的青龙玉佩,放在佛前的烛火下照。玉佩的中间刻着个完整的

字,边缘有个细微的凹槽,像是藏着什么东西。
这玉佩是前朝皇家赐给张承业的,里面应该藏着秘密。
墨云深用匕首小心地撬开凹槽,里面藏着张极小的纸
——
是张地图,上面画着个

字,旁边写着
太湖边,藏龙坞。
这是藏龙坞的地图!
萧无涯的眼睛亮了,张承业当年知道影组织的秘密,把藏龙坞的位置藏在玉佩里,后来玉佩碎了,一半在周大人手里,一半在慧空手里,现在拼成一块,终于知道藏龙坞的位置了!
周明轩看着地图,激动得说不出话:我爹没白死!有了这地图,我们就能找到藏龙坞,抓住林太傅,为张承业翻案,还所有冤死的人一个清白!
墨云深把地图折好,放进怀里:我们现在就去江南,找到藏龙坞,不能让林太傅的叛乱计划得逞。赵烈、沈万山、慧明,你们愿意跟我们一起去吗帮我们指证影组织的罪行。
赵烈站起身,手里攥着腰间的墨玉:我去!当年我对不起张承业,现在我要赎罪,帮他翻案!
沈万山也点头:我去!我爹当年作了伪证,我要替他赎罪,让影组织的人受到惩罚!
慧明跪在地上,双手合十:我去!我爷爷当年改了供词,我要替他赎罪,为张承业的家人讨回公道!
第四章
古刹余音:正义的延续
第一节
慈恩寺的救赎:忏悔与行动
第二天清晨,慈恩寺的香火依旧鼎盛,却没了之前的压抑。赵烈站在大雄宝殿的佛前,手里拿着张银票
——
是他所有的家产,共五千两,我把这些钱捐给张承业的后人,帮他们重建家园,也算我赎罪了。
沈万山关闭了自己的盐铺,把剩下的家产都捐给了盐工保障司:我以后不再做盐生意了,跟着盐工保障司的人,帮贫困的盐工建房子,教他们种庄稼,替我爹赎罪。
慧明跪在佛前,手里拿着爷爷的日记:我要留在慈恩寺,跟着新的住持修行,每天念经,为张承业的家人祈福,替爷爷赎罪。以后要是有影组织的人来,我一定第一个举报,不让他们再害人。
新的住持是从京城来的高僧,法号慧远,他站在佛前,双手合十:慈恩寺以后会成为‘正义寺’,专门为冤死的人祈福,也会记录影组织的罪行,让后人知道他们的恶行,不再重蹈覆辙。
第二节
江南之行:启程与计划
墨云深和萧无涯准备离开慈恩寺,周明轩、赵烈、沈万山跟在他们身后。赵王爷派来的马车已经在寺外等候,马车上装着干粮和水,还有武器
——
是皇城司的特制弯刀,锋利得能斩断铁器。
我们先去苏州紫阳书院,找到那三个知情人,问出藏龙坞的具体位置。
墨云深拿着地图,指着其中一个点,紫阳书院的李教授是影组织的核心成员,他肯定知道林太傅的叛乱计划,我们要小心应对。
萧无涯从怀里掏出慧空的供词:慧空说,李教授用镜器控制考生,我们要带些解毒药,防止被镜器控制。老周,你熟悉盐场的情况,到了江南你负责联系盐工保障司的人,帮我们接应。
老周点头,手里攥着儿子的照片:我儿子当年被影组织杀了,现在我要替他报仇,帮你们抓住林太傅,让影组织的人受到惩罚!
马车驶离慈恩寺时,慧明和慧远站在寺门口挥手。慧明手里拿着个布包,里面是些晒干的草药:墨先生,萧特使,这是解毒的草药,你们路上用。一定要多保重,早点抓住影组织的人,让大家都能过上安稳日子。
墨云深接过布包,里面的草药透着股清香:谢谢你,慧明。我们会的,等我们抓住林太傅,就回来给你报喜。
第三节
前路的伏笔:系列案件的勾连
马车的车轮压在青石板上,发出
哒哒
的响。墨云深从怀里掏出慧空的令牌,上面的黑鹰标记在阳光下泛着冷光:这令牌是影组织的核心令牌,有了它,我们能混入藏龙坞,出其不意地抓住林太傅。
萧无涯看着窗外的风景,突然说道:你还记得《书院谜云》案里的李教授吗他就是青龙案的知情人之一,现在在紫阳书院用镜器控制考生,我们去苏州,正好能把书院案和青龙案的线索串起来,彻底揭开影组织的阴谋。
周明轩拿着父亲的案卷,补充道:我爹的案卷里还提到,影组织在江南的盐场藏了很多私盐,用来资助叛乱,我们找到藏龙坞后,还要去盐场,销毁私盐,不让影组织的计划得逞。
墨云深点头,目光望向江南的方向:林太傅的叛乱计划是明年春天,我们还有时间。只要我们团结起来,一定能抓住他,为张承业翻案,为所有冤死的人讨回公道。
马车的车轮越走越远,慈恩寺的轮廓渐渐消失在视线里。墨云深和萧无涯知道,前方的路还很长,影组织的阴谋还没完全揭开,但他们不会退缩
——
因为他们是天启双探,是正义的守护者,是这盛世之下,最坚定的光。
第五章
江南序曲:紫阳书院的暗线
第一节
苏州初临:紫阳书院的迷雾
天启四年春,三月初十。墨云深和萧无涯带着周明轩、赵烈、沈万山抵达苏州。苏州的雨刚停,青石板路上的水洼映着油纸伞的影子,像撒了把碎镜。
紫阳书院在苏州的城东,是江南有名的书院,门楣上的
紫阳书院
四个字是当朝大儒手书,漆皮鲜亮,显然是刚翻新过。书院外的香樟树郁郁葱葱,树下站着几个穿青衫的学生,手里拿着书,却眼神呆滞,像被人控制了。
是镜器!
萧无涯的指尖悬在学生上方,心灵感应捕捉到一片空白
——
与《书院谜云》案里被控制的考生一样,他们的意识被镜器压制了,李教授果然在这里用镜器控制考生。
墨云深伪装成书生,走进书院的客堂。客堂里坐着个穿灰色长衫的人,手里拿着本《论语》,正是李教授。他的脸上带着笑容,眼神却阴鸷,手指上戴着枚银戒指,上面刻着影组织的黑鹰标记。
这位书生,来书院有何贵干
李教授的声音沙哑,目光落在墨云深的青墨长衫上,看你的衣着,不像苏州本地人,是来求学的
墨云深拱了拱手:学生从京城来,听闻紫阳书院学风浓厚,想来求学。听说李教授学识渊博,特来请教。
李教授的笑容更浓了,却没放松警惕:京城来的最近京城不太平,影组织的人到处作乱,你怎么敢来江南
影组织作恶多端,学生就是想躲躲,求个清静。
墨云深的指尖拂过腰间的双鱼玉佩,李教授,听说书院里有面青铜镜,能‘开智’,学生能看看吗
李教授的脸色瞬间变了,手指不自觉地摸向银戒指:你……
你是谁怎么知道青铜镜的事
第二节
青铜镜的秘密:镜器的控制
墨云深掏出慧空的令牌,放在李教授面前:影组织的人,别装了。慧空已经招供了,你是青龙案的知情人,用镜器控制考生,为林太傅的叛乱做准备,对不对
李教授的身体抖了一下,突然从怀里掏出把匕首,向墨云深刺来:既然你知道了,就别想活着离开!
萧无涯突然从门外冲进来,弯刀架在李教授的脖子上:别反抗了,书院外都是我们的人,你跑不了了。
李教授的脸色惨白,却还想狡辩:我不是影组织的人,青铜镜只是用来教学的,你们别血口喷人!
墨云深从书院的密室里拿出青铜镜
——
镜面边缘刻着西域花纹,与《书院谜云》案里的镜器一致,背面沾着点淡青色粉末,这是镜器的激活粉,你用它控制考生,让他们成为影组织的傀儡,还敢说不是影组织的人
李教授看着青铜镜,终于崩溃了:是……
是我控制的考生!林太傅让我这么做的,他说只要我控制足够多的考生,叛乱时就能让他们当内应,控制苏州城!
藏龙坞的具体位置在哪林太傅的叛乱计划还有哪些细节
墨云深的匕首架在李教授的脖子上。
李教授如实招供:藏龙坞在太湖的西山岛,那里有个山洞,是影组织的老巢,藏着十万斤私盐和五千把武器。林太傅的叛乱计划是明年三月,趁昭帝南巡到苏州时,发动政变,控制皇城……
第三节
江南的集结:正义的力量
苏州的盐工保障司里,墨云深和萧无涯召集了盐工、书院的学生、还有苏州的官员,手里拿着藏龙坞的地图和影组织的罪证。
明年三月,林太傅就要发动叛乱了,我们必须提前准备,抓住他,不让他的阴谋得逞。
墨云深指着地图,藏龙坞的山洞有两个入口,一个在西山岛的码头,一个在山后的竹林,我们分两路进攻,出其不意。
萧无涯拿出武器,分给众人:这些是皇城司的特制弯刀和银针,银针上淬了麻醉药,能瞬间制服影组织的人。大家一定要小心,影组织的人都带着武器,还有镜器,别被他们控制。
周明轩拿着父亲的案卷,站在众人面前:我爹为了翻青龙案,被影组织杀了,现在我要替他完成遗愿,抓住林太傅,为张承业翻案,为所有冤死的人讨回公道!
众人齐声喊着
抓林太傅,讨回公道,声音响彻苏州城。墨云深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充满了希望
——
正义的力量越来越强,影组织的阴谋终将被粉碎。
马车驶离苏州时,太湖的水波在阳光下泛着光。墨云深和萧无涯知道,距离抓住林太傅、揭开青龙案的真相越来越近了,他们的使命还没完成,正义的道路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