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柳叶结生 > 第一章

柳缘:菩萨叶落人间事
第一章:仙叶坠尘,柳女降生
南海普陀山的紫竹林里,常年云雾缭绕,甘露浸润。观音菩萨座前的净瓶中,插着一株千年杨柳,枝条轻垂,叶片莹润,每一片都沾着仙气,能涤荡尘埃、滋养生机。
这年孟春,三界异动,一只修炼千年的蝎妖冲破封印,在人间作乱,所到之处草木枯萎、百姓遭殃。菩萨携净瓶杨柳前往降妖,半空之中,蝎妖负隅顽抗,喷出毒雾扰乱视线。菩萨挥动杨柳枝,甘露洒落,毒雾消散,可混乱间,一片最嫩的柳叶被妖风刮断,裹着几缕仙气,飘飘荡荡坠向人间。
柳叶落的地方,是江南姑苏城的王家。王家是本地小有名气的商户,主营绸缎生意,当家的王承业为人忠厚,妻子李氏温婉贤淑,成婚三年终于有了身孕,这天夜里正临盆。
子时刚过,李家传来婴儿响亮的哭声,稳婆抱着襁褓出来,笑着对王承业说:恭喜王老爷,是个千金,模样俊得很!王承业喜不自胜,刚要进屋看女儿,管家突然慌慌张张跑进来:老爷!您快去后院看看!那棵枯了三年的老柳树,不知怎的,一夜之间全绿了!
王承业愣住了。后院那棵老柳树是他祖父年轻时种下的,三年前一场大旱后就枯了,树皮干裂,枝条光秃秃的,他试过无数法子都没救活,如今竟死而复生他快步跑到后院,只见老柳树抽出新芽,叶片嫩绿鲜亮,微风一吹,枝条轻摇,像在跳舞。更奇的是,柳叶的香气飘进前厅,刚生产完虚弱的李氏闻了,竟觉得精神好了许多。
王承业看着满树新柳,又想起刚降生的女儿,心里忽然有个念头:这柳树复苏定与女儿有关,是祥瑞之兆。他轻抚柳枝,对妻子说:咱们的女儿,就叫王柳吧,借这柳树的福气,平安长大。李氏点头应下,从此,王家千金王柳的名字,便在姑苏城传开了。
王柳自小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她不爱哭闹,总喜欢趴在窗边看后院的老柳树,小手一伸,柳树枝条就会轻轻蹭她的掌心;她还能听懂花草的话,哪家的花快蔫了,她去旁边站一会儿,浇点水,花就会重新绽放。王承业夫妇虽觉得女儿奇特,却只当是孩子心善有灵气,从不多问,只把她宠得像个宝贝。
第二章:柳女长成,初遇少年
时光荏苒,转眼王柳长到了十六岁。她出落得亭亭玉立,肌肤像柳叶般莹润,眼睛像净瓶甘露般清澈,性子温婉却有主见,不仅跟着母亲学女红,还常去自家绸缎庄帮忙,算账、选料都很拿手。
王家的绸缎庄在姑苏城的繁华地段,对面是经营茶叶的苏家。苏家公子苏文轩比王柳大两岁,是个温文尔雅的读书人,偶尔会来绸缎庄帮母亲选布料,一来二去,就和王柳熟了。
这天午后,苏文轩来买一匹浅碧色的绸缎,准备给母亲做件新衣裳。王柳正在柜台后整理账本,见他进来,笑着起身:苏公子来了,今天想要什么料子苏文轩看着她,脸颊微微泛红:王姑娘,我想选一匹适合母亲穿的绸缎,要素雅些的。
王柳领着他到货架前,指着那匹浅碧色的料子:这匹是新到的杭绸,颜色清爽,质地柔软,阿姨穿肯定好看。她伸手抚过布料,指尖带着淡淡的柳叶香,苏文轩闻到,心里竟泛起一阵暖意。两人聊着天,从布料聊到诗词,又聊到姑苏城的景致,越聊越投机,直到苏文轩的仆人来催,他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自那以后,苏文轩来绸缎庄的次数更勤了,有时是买布料,有时是送刚沏好的新茶,有时只是站在柜台旁,看王柳算账、招待客人。王柳也渐渐对这个温文尔雅的少年动了心,每次看到他来,心里都会像揣了只小兔子,怦怦直跳。
可姑苏城的商户圈子里,王家和苏家虽都是小商户,却有个不成文的规矩——绸缎和茶叶生意虽不冲突,但两家祖辈曾因争夺摊位有过摩擦,后来虽和解,却也少有往来。王承业知道女儿和苏文轩走得近,心里有些担忧:柳儿,苏家虽好,但两家祖辈有过节,你和苏公子还是保持些距离,免得旁人说闲话。
王柳听了,心里有些失落,却也明白父亲的顾虑。她开始有意无意地避开苏文轩,苏文轩察觉到她的疏远,心里着急,却又不知该如何解释。两人之间,渐渐多了一层淡淡的隔阂。
第三章:家族危机,柳显奇能
就在王柳和苏文轩的感情陷入僵局时,王家的绸缎生意突然出了问题。
这年冬天,王承业从杭州进了一大批绸缎,准备在年关前卖个好价钱。可这批绸缎运到姑苏城后,竟发现大部分都潮了,布料变得僵硬,有的还起了霉斑。王承业急得团团转,这批货花光了王家的积蓄,要是卖不出去,绸缎庄就得倒闭,一家人的生计都成问题。
李氏整日以泪洗面,王柳看着父母愁眉苦脸的样子,心里很是难受。她想起自己从小能和花草沟通,或许能试试救这些绸缎夜里,她偷偷溜进库房,看着堆在地上的潮腐绸缎,伸手轻轻抚过,指尖的柳叶香慢慢散开,渗入布料中。她闭上眼睛,在心里默念:求你们快点好起来,别让爹娘担心。
第二天一早,王承业打开库房,竟看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原本潮腐的绸缎,变得柔软光滑,霉斑消失了,布料上还带着淡淡的清香,比刚进货时还要好。他以为自己眼花了,揉了揉眼睛,又摸了摸布料,确定是真的。他连忙把王柳叫过来,问她是不是做了什么。
王柳见瞒不住,只好把自己能滋养草木、修复织物的事告诉了父母。王承业夫妇又惊又喜,惊的是女儿竟有如此奇能,喜的是王家有救了。王承业看着女儿,郑重地说:柳儿,你的能力是上天赐予的,但不可轻易示人,免得被有心人利用。王柳点头答应,心里却明白,这次能救王家,全靠自己身上的仙气。
王家的绸缎庄重新开业,潮腐的绸缎变成了珍品,不仅手感好,还带着独特的清香,很快就被抢购一空。王家的生意不仅恢复了,还比以前更红火了。
这件事很快传到了苏家耳中。苏文轩的父亲苏明远是个精明人,他觉得王家的绸缎突然变好很奇怪,便让苏文轩去打听。苏文轩找到王柳,轻声问:柳儿,你家的绸缎是不是有什么秘密我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担心你。
王柳看着他真诚的眼神,心里很是感动,便把自己能修复布料的事偷偷告诉了他,但没说自己是仙叶转世。苏文轩听了,又惊又佩服:柳儿,你真厉害!不管怎样,我都会支持你,不会让别人伤害你。两人之间的隔阂,在这一刻烟消云散,感情也更近了一步。
第四章:豪门觊觎,风波渐起
王家的生意红火起来,引起了姑苏城最大的商户——张家的注意。张家主营粮食和当铺,家主张万霖心狠手辣,野心勃勃,总想吞并其他商户,垄断姑苏城的生意。
张万霖听说王家的绸缎有奇效,便派人去买了一匹,仔细查看后,发现布料上有淡淡的植物香气,却查不出是什么原因。他觉得王家一定藏着秘密,便想把这个秘密弄到手,甚至想让王家依附于张家。
这天,张万霖带着厚礼来到王家,名义上是拜访,实则是打探消息。他看着王柳,眼神贪婪:王老爷,您家的绸缎生意做得这么好,想必有什么独门秘方吧不如咱们两家合作,我出资金和渠道,您出秘方,咱们一起赚大钱,如何
王承业知道张万霖没安好心,连忙婉拒:张老爷客气了,我家的绸缎只是运气好,选料精细些,没有什么秘方。合作的事,我还要和家人商量商量。张万霖见王承业不肯松口,脸色沉了下来:王老爷,别给脸不要脸!姑苏城的商户,还没有敢拒绝我的!你好好想想,要是不合作,后果自负!说完,他摔下礼物,怒气冲冲地走了。
王承业知道张万霖不会善罢甘休,心里很是担忧。苏文轩听说后,连忙来安慰王柳:柳儿,你别担心,我爹已经联系了其他几家商户,咱们一起对付张家,不能让他欺负你们家。王柳看着苏文轩,心里暖暖的,点了点头。
可张万霖很快就采取了行动。他派人在姑苏城散布谣言,说王家的绸缎是用邪术泡过的,穿了会生病;他还垄断了姑苏城的绸缎货源,不让其他商家给王家供货;甚至派人去绸缎庄捣乱,吓跑客人。
王家的生意很快就一落千丈,绸缎庄门可罗雀。王承业急得病倒了,李氏日夜照顾,家里的重担全落在了王柳身上。王柳看着空荡荡的绸缎庄,心里很是难过,却没有放弃。她想起后院的老柳树,每次遇到困难,只要看到它,就会有勇气。她来到老柳树下,轻抚柳枝,在心里默念:柳树啊柳树,求你帮帮我,救救王家。
夜里,王柳做了一个梦,梦到观音菩萨站在她面前,温柔地说:吾儿,你本是净瓶柳叶,带着仙气降生人间,当以善念待人,以灵气渡厄。张家作恶,自有天谴,但你需记住,不可滥用仙气,否则会折损自身修为。说完,菩萨化作一道光,消失了。
王柳醒来后,明白了菩萨的意思。她决定用自己的能力,不仅要救王家,还要帮助其他被张家欺负的商户。
第五章:以智破局,情定终身
王柳开始行动。她知道张万霖垄断了绸缎货源,便带着仆人去了乡下,找到种桑树的农户,教他们用更科学的方法养蚕、缫丝,还用法力滋养桑叶,让蚕丝的质量更好。农户们感激王柳,愿意把蚕丝卖给王家,王家的绸缎货源问题解决了。
接着,王柳又在绸缎庄举办了一场丝绸品鉴会,邀请姑苏城的百姓和商户参加。会上,她展示了用新蚕丝织成的绸缎,不仅质地柔软,还能根据温度变化呈现不同的光泽,而且布料上的清香能让人心情舒畅。她还当场演示,用一块普通的布料,经她轻抚后,变得柔软光滑,香气四溢。百姓们亲眼所见,谣言不攻自破,纷纷抢购王家的绸缎。
张万霖听说后,气得咬牙切齿,又派人去捣乱,可这次,苏文轩带着其他商户的人早就守在绸缎庄外,把捣乱的人赶跑了。张万霖的阴谋再次落空,反而因为垄断货源、散布谣言,被官府盯上了,生意一落千丈。
王家的生意恢复了往日的红火,王承业的病也渐渐好了。他看着女儿的成长,心里很是欣慰,也明白了苏文轩对女儿的真心。这天,他把王柳和苏文轩叫到身边,笑着说:柳儿,文轩,你们俩情投意合,我和你娘都看在眼里。以前是我顾虑太多,现在我想通了,只要你们好好的,比什么都重要。
王柳和苏文轩听了,又惊又喜。苏文轩连忙跪下,对王承业说:岳父大人请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照顾柳儿,一辈子对她好!王承业扶起他,哈哈大笑起来。
这年秋天,王家和苏家举办了婚礼。婚礼当天,姑苏城的百姓都来道贺,后院的老柳树抽出了新的枝条,叶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是在为他们祝福。王柳穿着红色的嫁衣,苏文轩穿着红色的长袍,两人并肩站在院中,眼神里满是爱意。王柳轻声对苏文轩说:文轩,我有个秘密要告诉你,我其实是观音菩萨净瓶里的柳叶转世。
苏文轩愣住了,随即温柔地握住她的手:不管你是什么身份,你都是我的柳儿,我都会爱你一辈子。王柳听了,眼里泛起了泪光,紧紧握住了他的手。
第六章:家族纷争,利益纠葛
婚后,王柳和苏文轩的日子过得很幸福。他们一起打理王家的绸缎庄和苏家的茶叶铺,两家的生意越来越好,还联合其他商户,共同对抗张家,姑苏城的商户圈子渐渐形成了良性竞争的局面。
可平静的日子没过多久,苏家内部就出了问题。苏文轩有个叔叔叫苏明海,一直在外地做生意,听说苏家的生意红火了,便回到了姑苏城,想分一杯羹。苏明海是个贪得无厌的人,见苏家的茶叶铺和王家的绸缎庄利润丰厚,便提出要掌管一部分生意,还想把自己的儿子安排进店铺当掌柜。
苏明远知道苏明海的为人,担心他会搞垮生意,便拒绝了他的要求。苏明海很生气,开始在苏家内部挑拨离间,说苏明远偏心儿子,不把他这个弟弟放在眼里;还在外面散布谣言,说苏文轩娶了王柳后,就忘了苏家的根本,把苏家的生意都交给了王家。
苏家人渐渐分成了两派,一派支持苏明远和苏文轩,一派支持苏明海。苏家的生意受到了影响,茶叶铺的伙计因为派系之争,工作懈怠,有的甚至还偷拿茶叶,客户也渐渐少了。
王柳看着苏文轩愁眉苦脸的样子,心里很是心疼。她对苏文轩说:文轩,别担心,我们一起想办法。你叔叔想要的是利益,我们可以给他一些好处,但不能让他掌管生意,免得他搞破坏。苏文轩点了点头,决定和叔叔好好谈谈。
可苏明海根本不听劝,反而觉得苏文轩好欺负,提出要苏明远把一半的家产分给自己,否则就去官府告苏明远侵吞祖产。苏明远气得病倒了,苏文轩只好暂时接管苏家的生意,一边处理店铺的事,一边应对叔叔的刁难。
王柳看着苏家的纷争,心里很是着急。她想起自己的仙气能滋养万物,或许能让苏家人的心平静下来夜里,她来到苏家的院子里,看着苏家的老槐树,轻轻抚摸树干,仙气慢慢渗入树中。第二天,苏家的人发现老槐树上开了很多白色的花,香气四溢,让人心情舒畅。苏明海看到后,心里竟也泛起一阵暖意,想起了小时候和哥哥一起在槐树下玩耍的日子。
王柳趁机劝苏明海:叔叔,苏家是一家人,和气生财。你要是想做生意,我们可以帮你开一家新的茶叶铺,资金和货源我们都出,你自己经营,这样不好吗苏明海听了,心里有些动摇。苏文轩也说:叔叔,我们是一家人,没必要闹得这么僵。只要你好好做生意,我们都会帮你。
苏明海看着眼前的侄子和侄媳妇,又想起了老槐树的花香,终于点了点头。苏家的纷争终于平息了,苏明海开了一家新的茶叶铺,在苏文轩和王柳的帮助下,生意渐渐有了起色,他也不再计较家产的事了。
第七章:天灾降临,柳渡众生
就在苏家的生意恢复正轨时,姑苏城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旱灾。从春天到夏天,一直没下过一场大雨,地里的庄稼枯死了,河流干涸了,百姓们吃水都成了问题。
官府组织百姓抗旱,可水源有限,根本不够用。姑苏城的物价飞涨,粮食和水都成了稀缺品,有的百姓甚至因为缺水而病倒。王柳和苏文轩看着百姓们受苦,心里很是难受,他们把家里的粮食和水拿出来分给百姓,还组织商户们捐款捐物,可这只是杯水车薪。
data-fanqie-type=pay_tag>
王柳想起自己是净瓶柳叶转世,能引来甘露她来到姑苏城的河边,看着干涸的河床,闭上眼睛,双手合十,在心里默念:菩萨保佑,求您降下甘露,救救姑苏城的百姓。她身上的仙气慢慢散发出来,飘向天空。
没过多久,天空中乌云密布,下起了大雨。百姓们欢呼雀跃,纷纷跑到雨中,感受雨水的滋润。这场雨下了三天三夜,河流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地里的庄稼也重新抽出了新芽。姑苏城的旱灾终于解除了,百姓们都很感激王柳,称她为柳仙子。
可王柳因为滥用仙气,身体变得很虚弱,连续几天都卧床不起。苏文轩守在她身边,心疼地说:柳儿,以后别再这么傻了,你的身体最重要。王柳笑着说:文轩,能帮到百姓们,我心里很高兴。只要你
柳缘:菩萨叶落人间事
第七章:旱魃为祸,仙叶渡厄
苏家家事平息的第二年,姑苏城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自入春以来,天空就没落下过一滴像样的雨,起初只是河床浅了些,到了初夏,城外的河流竟直接断了流,田地里的稻苗全都蔫成了枯黄的细草,连城里的水井都一天比一天浅,最后只能勉强渗出浑浊的泥水。
官府虽组织百姓抗旱,可水就那么多,挑水的队伍从井边排到街尾,一桶水要等上大半天,价格也翻了十倍不止。有买不起水的穷苦人家,只能去河边挖些湿泥,挤出点水来解渴,不少老人孩子都因为缺水病倒了,城里的药铺连最便宜的清热药材都卖断了货。
王柳和苏文轩看着眼前的惨状,心里像被火燎着。他们先是打开自家的粮仓,把存粮分给附近的百姓,又让人把家里的水缸、水桶都装满水,放在门口供路人取用。可这点水和粮,对于整个姑苏城的百姓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
这天清晨,王柳去后院打水,发现连王家那口最深的井,也只能舀出小半桶浑水。她看着院中的老柳树,原本该枝繁叶茂的时节,如今叶子也蔫了大半,枝条垂在半空,没了往日的生机。她伸手抚上柳枝,指尖传来熟悉的暖意,忽然想起当年菩萨托梦时说的话——你本是净瓶柳叶,带着仙气降生人间,当以善念待人,以灵气渡厄。
她心里有了个念头:或许,她能用法力引来雨水
可她也记得菩萨的叮嘱,不可滥用仙气,否则会折损自身修为。之前为了救王家的绸缎、滋养苏家的桂树,她已经用了几次仙气,要是这次再大规模引雨,说不定会伤到自己。苏文轩看出了她的心思,紧紧握住她的手:柳儿,别冒这个险,我们再想想别的办法。
王柳却摇了摇头,眼里满是坚定:文轩,你看城外的百姓,再不下雨,他们就活不下去了。我是净瓶柳叶,本就该护佑众生,这点代价算什么
当天夜里,王柳独自来到姑苏城最高的望湖楼。她站在楼顶,望着脚下干渴的城池,双手合十,闭上眼睛,在心里默念起观音菩萨的法号。随着她的默念,体内的仙气慢慢苏醒,从指尖、发梢散逸出来,化作一缕缕淡绿色的轻烟,飘向暗沉的天空。
起初,天空只是泛起一丝微光,可随着仙气不断汇聚,云层渐渐厚了起来,风也开始吹了,带着久违的湿润气息。王柳的脸色越来越苍白,额头上渗出细密的冷汗,身体也开始微微发抖——她能感觉到,体内的仙气在快速消耗,像被狂风卷走的柳絮。
就在她快要支撑不住的时候,天空中忽然响起一声惊雷,紧接着,豆大的雨点砸了下来,先是稀疏的几滴,很快就变成了倾盆大雨。楼下的百姓听到雨声,纷纷跑出家门,有的举着双手接雨,有的跪在地上哭着感谢老天,整个姑苏城都被雨声和欢呼声淹没了。
王柳看着这一幕,嘴角露出一丝微笑,随后眼前一黑,从望湖楼上栽了下去。好在苏文轩一直守在楼下,见状立刻冲过去,稳稳地接住了她。他抱着浑身冰凉、气息微弱的王柳,心里又疼又怕,连忙把她抱回了家。
这场雨下了整整三天三夜,干涸的河流重新涨满了水,枯黄的稻苗抽出了新绿,城里的水井也恢复了清澈。百姓们知道是王柳引来的雨水,纷纷带着自家的鸡蛋、粮食来到王家门前,想感谢她,却听说王柳因为引雨伤了身体,一直昏迷不醒。
大家都急坏了,有的去寺庙里为她祈福,有的采来新鲜的草药送到王家。苏文轩守在王柳床边,日夜不离,为她擦身、喂药,嘴里不停地说着话:柳儿,你快醒醒,百姓们都在等你呢,我也在等你……
第七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房间时,王柳的手指轻轻动了一下。苏文轩立刻察觉到了,惊喜地喊道:柳儿!你醒了
王柳缓缓睁开眼睛,看着眼前憔悴的苏文轩,轻声说:文轩,下雨了吗
下了,下了好多雨,百姓们都没事了。苏文轩握着她的手,眼眶通红,你以后再也不许这么傻了,我不能传来一阵轻柔的柳枝晃动声,她看向院中的老柳树,发现枝头竟抽出了嫩绿的新芽,叶片上还沾着晶莹的露珠,像在为她庆贺。她知道,这是她体内的仙气与老柳树的灵气相互滋养,她的身体,会慢慢好起来的。
柳缘:菩萨叶落人间事
第八章:邪祟作祟,柳心辨恶
王柳身体渐渐痊愈后,姑苏城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可没过多久,城里又出了怪事——接连有商户家的孩子失踪,每次失踪前,都有人看到一个穿灰布衣裳的老妇人在巷口徘徊,手里还提着一个装满糖果的篮子。
起初,大家以为是拐子作祟,官府也派人四处追查,可查了半个月,连老妇人的影子都没找到,失踪的孩子却越来越多,已经有五个了。百姓们人心惶惶,天一黑就不敢出门,商户们也纷纷关了铺子,姑苏城的街道又变得冷清起来。
王柳和苏文轩也很着急,他们不仅捐钱资助官府追查,还组织商户子弟在夜里巡逻。这天夜里,王柳跟着巡逻的队伍走到城西的巷子口,忽然闻到一股淡淡的腐叶味,和她当年在普陀山紫竹林里闻到的枯败气息很像。她心里一动,顺着气息往前走,竟看到那个传说中的灰布老妇人,正蹲在墙角,对着一个哭哭啼啼的小男孩递糖果。
住手!王柳大喝一声,老妇人吓了一跳,回头看向她,眼神里闪过一丝阴狠。她一把抓住小男孩的手腕,转身就想跑,王柳立刻追了上去,指尖泛起淡绿色的微光——她能感觉到,这老妇人身上没有活人的气息,倒像是被邪祟附了身。
老妇人见甩不掉王柳,突然转过身,脸上的皮肤开始脱落,露出一张青灰色的脸,嘴里还发出刺耳的尖笑:不过是片沾了点仙气的柳叶,也敢管我的闲事!
王柳心里一凛,这邪祟的气息比她想象的更重。她不敢大意,双手结印,体内的仙气慢慢汇聚到掌心,化作一片虚幻的柳叶,朝着邪祟打了过去。邪祟惨叫一声,松开了小男孩,身体往后退了几步,恶狠狠地说:你等着,我不会放过你的!说完,就化作一股黑烟,消失在黑暗里。
王柳连忙扶起小男孩,问他有没有受伤,小男孩摇了摇头,哭着说:我娘让我出来买酱油,她就突然抓住我,说要带我去吃好吃的。王柳把小男孩送回家,又立刻去官府报了信,可官差们找了一夜,还是没找到邪祟的踪迹。
第二天一早,苏文轩听说了夜里的事,担心地说:柳儿,那邪祟既然敢对你动手,肯定不好对付,你以后别再一个人出去了。王柳点了点头,心里却在思索:这邪祟专门抓商户家的孩子,会不会和之前的张家有关
她想起张万霖自从上次被官府盯上后,就一直闭门不出,行踪很是诡异。于是,她决定去张家附近探查一番。当天下午,她换了身普通的衣裳,来到张家后院的墙外,果然闻到了那股熟悉的腐叶味。她悄悄爬上墙头,看到张万霖正跪在院子里的一个祭坛前,祭坛上摆着五个小木人,每个木人身上都贴着一张黄符,上面写着失踪孩子的名字。
大仙,求您再帮我一次,只要能让王家和苏家倒闭,我愿意再给您供奉三个孩子!张万霖的声音里满是谄媚,而祭坛后面,站着的正是那个灰布老妇人——不,是附在老妇人身上的邪祟。
王柳终于明白了,原来是张万霖为了报复王家和苏家,竟勾结邪祟,用孩子的性命来换取利益!她气得浑身发抖,刚想跳下去阻止,却被邪祟察觉到了气息。邪祟转过头,对着张万霖喊道:有人来了!快把她抓起来!
张万霖立刻起身,带着家丁冲向墙头。王柳知道寡不敌众,连忙跳下去,朝着苏文轩所在的茶叶铺跑去。好在苏文轩早有准备,带着巡逻的商户子弟在附近接应,才把张万霖的人挡了回去。
回到家后,王柳把看到的一切告诉了苏文轩和王承业。王承业又惊又怒:张万霖真是丧心病狂!我们必须尽快想办法,不然还会有孩子失踪!苏文轩也说:我这就去联系其他商户,再去官府报案,一定要把张万霖和那邪祟绳之以法!
可王柳却摇了摇头:官府对付不了邪祟,我们得自己想办法。那邪祟靠吸食孩子的阳气修炼,只要毁了它的祭坛,断了它的供奉,它的法力就会减弱。今晚,我们就去张家,救出那些孩子!
当天夜里,王柳、苏文轩带着十几个身手好的商户子弟,悄悄来到张家后院。王柳先用仙气护住大家,防止被邪祟发现,然后悄悄溜进院子,找到祭坛。她刚要动手毁了祭坛,邪祟突然从暗处冲了出来,朝着她扑了过去。
我看你们谁敢动我的祭坛!邪祟尖笑着,双手一挥,无数黑色的雾气朝着众人袭来。王柳立刻挡在前面,掌心的仙气化作一道屏障,挡住了黑雾。苏文轩和商户子弟们趁机冲上去,对着张万霖和家丁们打了起来。
邪祟见无法突破王柳的屏障,又看到张万霖被打得节节败退,心里慌了,转身就想跑。王柳哪会给它机会,立刻追了上去,指尖的仙气化作一把柳叶剑,朝着邪祟刺了过去。邪祟惨叫一声,身体开始消散,最后化作一缕黑烟,彻底消失了。
解决了邪祟后,大家在张家的地窖里找到了失踪的五个孩子,他们虽然有些虚弱,但都还活着。张万霖也被打得鼻青脸肿,被商户子弟们捆了起来,送到了官府。
第二天,张万霖勾结邪祟、掳走孩子的事传遍了姑苏城,百姓们都很愤怒,纷纷要求官府严惩他。最后,张万霖被判处死刑,张家的家产也被抄没,分给了受害的百姓。
风波平息后,百姓们再次来到王家,感谢王柳的救命之恩。王柳看着大家脸上的笑容,心里很是欣慰。苏文轩握着她的手,轻声说:柳儿,你真是我们姑苏城的福星。王柳笑着摇头: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只要我们大家同心协力,就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
柳缘:菩萨叶落人间事
第九章:柳叶传情,共守烟火
张万霖伏法后,姑苏城彻底恢复了安宁。商户们重新开起铺子,街头巷尾又响起了叫卖声,孩子们追着蝴蝶跑过青石板路,连空气里都飘着桂花糕的甜香。王柳和苏文轩的日子,也回到了往日的温馨。
这天清晨,王柳正在后院打理老柳树,苏文轩提着一个食盒走了过来,笑着说:柳儿,别忙了,先尝尝我做的莲子粥。他打开食盒,里面除了温热的粥,还有一碟切好的蜜饯青梅——那是王柳最爱吃的零食。
王柳接过粥碗,小口喝着,清甜的莲子香在嘴里散开。她看着苏文轩,忽然想起刚嫁过来的时候,他连煮茶都会把水烧糊,如今却能做出这样细腻的粥。你什么时候学会做这个的她笑着问。
前几天问了厨房的李婶,练了好几回呢。苏文轩挠了挠头,眼神里满是温柔,你之前为了引雨伤了身子,得好好补补。说着,他从袖袋里拿出一个小巧的木盒,递给王柳,还有这个,给你的。
王柳打开木盒,里面是一支银簪,簪头雕刻着一片栩栩如生的柳叶,柳叶边缘还缀着一颗小小的珍珠,在晨光下闪着柔和的光。这是你做的她惊讶地问——她知道苏文轩最近在跟着木匠学手艺,却没想到是为了给她做簪子。
嗯,雕坏了三支才成这样。苏文轩有些不好意思,你要是不喜欢,我再重新雕一支。王柳却摇了摇头,把银簪插在发间,对着院中的水井照了照,笑着说:很好看,我很喜欢。
苏文轩看着她的笑容,心里像被温水浸过一样暖。他忽然想起一件事,拉着王柳的手说:对了,前几天我去城外的茶园,看到有一片地荒着,我想着,不如把它改成良田,分给那些因为大旱丢了地的农户,再请个懂耕种的先生教他们种稻子,这样他们就不用再挨饿了。
王柳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我们还可以在田边挖一条水渠,引河水过来灌溉,这样就算再遇到天旱,也不怕了。两人越说越起劲,当即就决定,第二天就去官府报备,再召集商户们一起出钱出力。
消息传出去后,商户们都很支持,有的捐钱,有的捐粮,还有的主动提出要去田里帮忙。农户们更是感激涕零,纷纷带着农具来帮忙翻地。王柳和苏文轩也每天都去田里,王柳用指尖的仙气帮着催生秧苗,苏文轩则跟着农户们一起挖水渠,皮肤晒黑了不少,却一点也不觉得累。
过了几个月,良田终于种上了稻子,水渠也挖好了。看着绿油油的秧苗在风里轻轻晃动,农户们都笑得合不拢嘴,拉着王柳和苏文轩的手,非要请他们去家里吃农家饭。王柳和苏文轩推辞不过,便答应了。
饭桌上,农户们端上了香喷喷的米饭、炖得软烂的鸡汤,还有自家腌的咸菜。一个老大娘握着王柳的手,眼里含着泪说:王姑娘,要是没有你和苏公子,我们这些人早就饿死了。你们真是好人啊。
王柳笑着说:大娘,不用谢我们,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以后日子会越来越好的。苏文轩也跟着点头:是啊,只要我们大家互帮互助,姑苏城一定会越来越兴旺。
那天晚上,王柳和苏文轩走在回家的路上,月光洒在青石板路上,像铺了一层银霜。王柳忽然停下脚步,看着苏文轩说:文轩,你说,我是不是再也回不去普陀山了她偶尔还是会想起紫竹林的清风、观音菩萨的教诲,心里会有一丝怅然。
苏文轩握住她的手,认真地说:柳儿,不管你来自哪里,我都会陪着你。这里有我们的家,有我们在乎的人,还有这片我们一起守护的土地,这就是最好的地方。
王柳看着他的眼睛,心里的怅然渐渐消散。她想起院中的老柳树,想起街头的烟火气,想起农户们的笑容,忽然明白,菩萨让她来到人间,不是让她怀念过去,而是让她守护眼前的美好。她轻轻点头,靠在苏文轩的肩上,轻声说:嗯,这里就是最好的地方。
月光下,两人的身影依偎在一起,慢慢消失在巷口。院中的老柳树轻轻晃动着枝条,柳叶在风里沙沙作响,像是在为他们祝福,也像是在守护着这片充满烟火气的人间。
柳缘:菩萨叶落人间事
第十章:岁岁安澜,柳叶藏锋
春去秋来,又是三年。
姑苏城早已没了当年的灾厄痕迹,城外的稻田连年丰收,农户们盖起了新屋;城里的商铺鳞次栉比,孩童们的嬉笑声总能飘出几条街巷。王柳和苏文轩的日子也过得愈发安稳,他们有了一个女儿,取名苏念柳,粉雕玉琢的模样,笑起来时眼角的弧度,和王柳如出一辙。
这年重阳,姑苏城举办了登高宴,百姓们扶老携幼往望湖楼去,王柳也带着念柳,和苏文轩一起走在人群里。念柳被街边的糖画吸引,拉着王柳的手不肯走,苏文轩无奈,只好去买了一支兔子形状的糖画,念柳才蹦蹦跳跳地跟上。
走到望湖楼脚下,王柳忽然停下脚步,目光落在楼前的一棵老槐树上。那槐树下站着一个僧人,穿着洗得发白的僧袍,手里托着一个铜钵,正朝着她的方向看来。僧人目光平和,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手里的铜钵上,竟刻着一片柳叶纹——和她当年在普陀山紫竹林里见过的法器纹样,一模一样。
柳儿,怎么了苏文轩察觉到她的异样,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却只看到僧人转身离开的背影,是认识的人吗
王柳摇了摇头,心里却泛起一丝波澜。她能感觉到,僧人身上有和她同源的气息,温和却厚重,不像邪祟的阴狠,倒像是……普陀山的佛光。她想追上去问问,可念柳却拉着她的手,仰着小脸说:娘,我们去登高呀,爹说上面能看到好多房子。
王柳低头看着女儿亮晶晶的眼睛,又看了看身边苏文轩关切的神情,把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或许是她想多了,或许那僧人只是恰好路过。她笑着摸了摸念柳的头:好,我们去登高。
登高宴上,苏文轩陪着商户们谈天,王柳则抱着念柳站在楼边,望着远处的姑苏城。夕阳洒在城池上,给屋顶镀上了一层金边,炊烟袅袅升起,和天边的云彩连在一起,温柔得像一幅画。她想起自己初到人间时的懵懂,想起对抗旱魃和邪祟的惊险,想起和苏文轩一起守护这片土地的日夜,忽然觉得,这样的人间烟火,比紫竹林的清风更让她留恋。
就在这时,一阵风吹过,带来一片轻飘飘的柳叶,落在了念柳的发间。那柳叶翠绿鲜亮,不像是秋日该有的颜色,王柳伸手去拿,指尖刚碰到柳叶,就听到一个温和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似远似近:柳叶渡厄,尘缘未尽,他日若有需,紫竹林中,仍有归处。
王柳猛地抬头,却看不到说话的人,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她低头看着手中的柳叶,柳叶上泛着淡淡的微光,很快就化作一缕轻烟,消失在她的掌心。
娘,你怎么了念柳好奇地看着她,苏文轩也走了过来,担忧地问: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王柳回过神,对着他们笑了笑,把掌心的微光藏进衣袖:没什么,就是觉得今天的风很舒服。她抬头望向天边,夕阳正慢慢落下,夜色即将笼罩姑苏城,可她知道,只要这片土地上还有烟火,还有她在乎的人,她就会一直守护在这里。
只是那僧人的话,那片奇异的柳叶,像一颗种子,埋在了她的心里。或许有一天,当姑苏城再无灾厄,当念柳长大成人,她会带着苏文轩,去看看那片孕育她的紫竹林。
又或许,她会永远留在人间,做一片守护烟火的柳叶,直到尘缘真正了结的那一天。
晚风拂过望湖楼,带着稻穗的清香,也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佛光,消失在姑苏城的夜色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