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分三批的午夜邀约
东北的10月,凌晨3点的寒气像细针,顺着衣领、袖口往骨头缝里钻。段誉裹着洗得发白的厚外套站在校门口,路灯昏黄,把他的影子拉得又瘦又长,手机屏幕的光映在他紧绷的脸上——是保卫科李建军10分钟前发的消息:第一批,侧门等。
他刚拐到侧门,就听见急促的脚步声,摩成文缩着脖子跑过来,眼镜片上蒙着一层白霜,说话时哈出的白气裹着颤音:你也收到那个‘校内权限冻结’通知了我爸昨晚跟我急了,说沈敬言当年就是因为他不肯帮着改工程日志,直接把他从基建科调去后勤修水管的,一待就是三年。
两人跟着李建军从侧门进了行政楼,走廊里的声控灯随着脚步啪嗒亮了,又在身后啪嗒暗下去,把影子甩在漆黑里。沈敬言退休前把负一层改成了‘特殊档案库’,全校就他有钥匙。李建军的声音压得很低,手指攥着串沉甸甸的钥匙,你们是第一批,等下我去接苏紫宁和段小磊,最后接周慕野他们三个,别扎堆,免得被走廊尽头的监控拍全脸。
负一层的房间没开灯,只有桌上一盏台灯亮着,沈敬言坐在阴影里,面前摆着八个牛皮纸档案袋,棱角磨得发毛。等最后一批人踩着3:50的钟声进门时,他才抬眼,目光扫过八个年轻人紧绷的脸:你们的家长,2023年都坏过我的事。他指尖敲着档案袋,声音没起伏,给你们7天,找8组能证明我‘违规’的证据。不然,你们的校内权限永远冻着,7天后我报教育厅,直接办退学。
段誉拆开自己的档案袋,里面只有一张泛黄的纸条,钢笔字力透纸背:后勤仓库,第3排货架顶层。他抬头时,正好撞上沈敬言的眼神——那眼神里没有愤怒,只有一种你们一定会来的笃定,像早布好的网。
第二章
仓库里的碎纸片与缺口
第二天上午的阳光斜斜扎进后勤仓库,灰尘在光柱里飘成细小的金粒。段小磊攥着父亲留在抽屉里的备用钥匙,插进锁孔转了两圈,咔嗒一声,门轴发出老旧的吱呀声。
段誉踩着摞起来的纸箱爬上第3排货架,指尖刚碰到顶层的东西,一个破纸盒就哗啦掉下来,碎纸片撒了一地。这是工程验收单的碎片!摩成文蹲下来捡,手指捏着一片带字的纸,突然顿住,‘段福生代签’——段福生是你爸啊!
段小磊的手指立刻僵了,他捏着那片纸,指节泛白,声音有点发颤:我爸说过,当年沈敬言逼他签过一张‘看不清内容’的纸,他一直不敢说,总说‘签了就成同伙了’。
苏紫宁戴着银灰色助听器,慢慢凑到货架旁,突然抬手,指了指顶层的一个铁盒:那里……好像有东西。周慕野踮脚够下来,铁盒没锁,打开时飘出一股霉味——里面是张钢筋采购单,供应商写着青川市恒通建材公司,采购数量标注100吨,但附着的入库单上,红笔写的80吨格外扎眼。差了20吨钢筋,按2023年的市场价算,这可是十几万的缺口。周慕野皱着眉,指尖划过采购单上的签字栏,钱去哪了
去财务室查这笔款的付款记录,说不定能对上。段誉把碎片和采购单小心塞进文件袋,刚走到仓库门口,就撞见了沈敬言的秘书张姐。她手里拎着个保温杯,看见几人手里的文件袋,脸色瞬间白了,转身就往行政楼跑。段小磊快步追上去,小声问:张秘书,你是不是知道当年的事
张姐的脚步顿了顿,回头飞快瞥了眼仓库,声音压得像蚊子叫:财务室的电脑有三重锁——加密狗、二级证书再加沈主任的指纹,少一样都进不去,你们别白费力气了。说完,她攥紧保温杯,几乎是跑着消失在走廊尽头。
第三章
加密狗的第一道坎
下午的打印店暖烘烘的,八个人挤在角落的桌子旁,桌上摊着采购单和碎纸片。我爸以前在信息中心工作时,申请过财务系统的二级证书,现在还存在旧笔记本的加密文件夹里。摩成文推了推眼镜,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着,调出父亲的工作档案,但指纹验证这关过不了,沈敬言的指纹只有他自己有。
周慕野拍了拍胸脯:简单,我去‘老杨酒吧’引开他,你们趁机拿加密狗!段誉摇摇头:不行,沈敬言警惕性太高,酒吧人多眼杂,万一被他看出破绽,连靠近的机会都没了。
正说着,打印店的门被风推开,李建军裹着一身寒气走进来,手里攥着个透明塑料袋,里面装着个浅灰色的指纹膜:早上给沈敬言送热水时,我借着递杯子的功夫,让他按了个指纹膜。证书和指纹的问题解决了,就差加密狗——那东西一直挂在他腰上,像焊在上面似的。
几人眼睛亮了下,又很快沉下去。段誉盯着桌上的采购单,突然想起什么:沈敬言的侄子沈浩,是恒通建材的法人吧我昨天查了,这家公司2024年注销了。要不我们先去市场监管局查注销档案,说不定能找到和学校的资金往来。
当天傍晚,摩成文托在市场监管局工作的表姐查到了记录:恒通建材注销前的最后一笔大额资金,正是青川大学的钢筋采购款——120万。但这笔钱到账的第二天,就有40万转到了沈浩的个人账户。这40万肯定有问题,但没有银行流水,没法证明和沈敬言有关。摩成文把打印出来的转账记录铺在桌上,和采购单摆在一起,纸上的数字像块石头,压得人喘不过气。
第四章
设备科的假年检章
第四天早上,苏紫宁揣着父亲苏建林给的备用钥匙,领着几人往设备科走。我爸今天请假去医院复查,昨晚偷偷把钥匙塞给我,还说‘档案室最里面的柜子里,有2023年的设备采购档案,说不定能用上’。她说话时,手指无意识摩挲着助听器的开关。
data-fanqie-type=pay_tag>
设备科的档案室积了层薄灰,阳光透过百叶窗,在档案柜上投下横条纹的影子。几人翻了半个多小时,终于在最底层的柜子里,摸到了标着2023年高压灭菌器采购的档案袋。合同上写着采购全新高压灭菌器5台,单价8万元,但附着的省质监局年检记录上,设备编号却显示——这些机器早在2022年就已报废。
我叔在质监局工作,我刚才把编号发给他了。周慕野举着手机,语气里带着兴奋,他说这年检章是假的!章上的编号格式不对,2023年早就改用新编号了!这是第二组证据了!
苏紫宁突然在档案袋最下面摸到一张折叠的纸条,展开时,指尖微微发抖——是她爸的笔迹,字里行间带着急:2023年10月,沈敬言逼张秘书代签采购合同,我收集了证据向校纪委举报,但一直没收到回复,你以后别掺和这事,太危险。她把纸条递给段誉,声音轻得像叹气:我爸当年没退缩,只是没人帮他。
就在这时,档案室的门被猛地推开,三个保卫科的人闯进来,为首的人指着几人:你们私闯办公区域,涉嫌盗窃档案,跟我们走一趟!几人瞬间慌了神,段誉刚要开口,李建军拿着一张设备档案整理通知从外面走进来,挡在几人前面:他们是我安排来帮忙整理旧档案的,有问题直接找我,学生只是帮忙。保卫科的人盯着通知上的公章,又瞥了眼几人手里的档案,犹豫了一下,转身走了。
等人走远,李建军叹了口气,声音压得很低:沈敬言已经跟校纪委打招呼了,说你们非法获取学校机密。再找不到关键证据,后天就会贴处分通知,到时候想翻都翻不了。
第五章
夜闯行政楼的5分钟
第五天晚上,摩成文的手机突然叮咚响了,是他父亲发来的消息,字打得飞快:沈敬言把2023年的财务日志都导到私人NAS里了,放在他办公室书架后面的暗格里,每天晚上7点准时离开办公室回家。
几人立刻凑到一起,摩成文快速分配任务:周慕野,你去酒吧拖住沈敬言,至少留够5分钟;段誉,你穿我爸的旧工服,假装修打印机混进去;我和苏紫宁在楼下望风,李科长帮我们刷门禁。他从包里翻出一套灰色工服,上面还沾着点打印机的墨渍。
晚上7点整,周慕野准时出现在老杨酒吧,故意撞了下沈敬言的座位,杯子里的啤酒哗啦洒在他深色外套上。你眼瞎啊!沈敬言气得站起来骂,周慕野一边鞠躬道歉,一边伸手去帮他擦,故意拉扯着拖延时间——酒吧里的人都看过来,没人注意到行政楼的方向。
与此同时,段誉拎着打印机零件箱,跟着李建军走进行政楼。声控灯随着脚步一路亮到三楼,沈敬言的办公室门没锁,虚掩着一条缝。他轻手轻脚走进去,按摩成文父亲说的,在书架后面摸到一个暗格——里面藏着个黑色的NAS设备,指示灯闪着微弱的光。
他迅速插上U盘,屏幕上跳出正在拷贝数据的提示,进度条一点点往前爬。3分钟后,U盘叮地一声弹出,他刚把NAS塞回暗格,就听见走廊里传来沈敬言的骂声。段誉赶紧躲到门后,沈敬言骂骂咧咧地走进来,瞥了眼书架,没发现异常,转身进了卫生间。他趁机拎着零件箱,快步走出办公室,和楼下的几人汇合。
回到打印店,几人迫不及待地打开U盘。里面不仅有2023年的完整财务日志,还有一张照片——段誉的父亲段振邦手里拿着个信封,沈敬言站在他身边,脸上带着笑。这是2023年中秋,沈敬言给我爸送的2万过节费。段誉的声音有点闷,手指摩挲着照片边缘,我爸当年撕毁验收单的签字页,可能不是因为坚持正义,是怕这张照片被曝光。
第六章
军体部的3.15万差价
第六天上午,按照李建军给的线索,几人往军体部档案室走。周慕野在标着2023年物资采购的档案柜里,翻出了训练服的采购单和验收单——采购单上写着采购全新训练服100套,单价350元,合计3.5万元,但验收单上却用蓝笔写得清清楚楚:收到二手训练服100套,实际单价35元,面料起球、缝线松散,质量不合格,签字人正是他的父亲周建军。
差价3.15万!加上钢筋的40万,一共43.15万,已经够立案标准了!段小磊拿着两张单子对比,兴奋得差点跳起来。苏紫宁突然拉了拉段誉的胳膊,眼睛盯着窗外——沈敬言正带着两个保安,快步往档案室方向走。
段誉赶紧把单子塞进档案柜的夹层里,刚关好柜门,沈敬言就带着人闯了进来,咔嗒一声锁上房门:你们私闯军体部档案室,今天谁都别想走!手机没信号,几人被困在屋里,苏紫宁摘下助听器,贴在门上想听听外面的动静。
门外传来李建军的大喊,她没戴助听器,只能靠读唇辨认,隐约看到撕……证据……几个字,着急地在手机备忘录里打字:李科长让我们把证据撕掉!等一下!段誉拉住正要去拿单子的段小磊,你戴上助听器再听听,说不定看错了。
苏紫宁赶紧戴上助听器,仅剩的一格电支撑着她听清门外的声音:把证据藏好!巡察组的人已经到楼下了!她眼睛一亮,立刻拉着段小磊,把单子塞进档案柜最底层的旧棉衣里——那是件军绿色的棉大衣,早就没人穿了。
几分钟后,敲门声响起,巡察组的张组长带着人站在门外。沈敬言的脸瞬间白了,只能慢吞吞地打开房门。张组长看着几人手里的档案,点了点头:这些能初步证明问题,但还缺银行流水作为直接证据,你们再想想,有没有其他线索能对上
第七章
公告栏前的处分预告
第六天下午,段誉几人刚走出巡察组办公室,就看见行政楼前的公告栏围了一群学生。挤进去一看,公告栏上贴着张白纸,标题是《拟处分告知书》,红笔写的名字格外扎眼:段誉、摩成文、苏紫宁等8人,涉嫌非法侵入学校财务系统、私闯办公区域,拟给予记过处分,处分将影响学籍注册。学生可在收到本告知书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向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辩。
几人脸色都沉了下来,段小磊攥着拳头,指节泛白:我们明明是在找证据,怎么就成了违纪段誉拍了拍他的肩膀,声音很稳:沈敬言是想逼我们放弃,但我们不能认输。他拿出手机,翻出那张父亲收过节费的照片,把这张照片也加进证据里,真相不能有任何缺口——我爸的错,也该算进去。
当天晚上,打印店的灯亮了一整夜。段小磊把每张复印件按时间顺序编号,在末尾工整地写上青川大学2025级学生联合提交;苏紫宁联系了在辽教之声当实习生的表哥,让他帮忙在公众号后台留言,把几人的遭遇和掌握的证据简要说明;摩成文的父亲则通过以前的工作关系,联系上了巡察组的联络员,约定第二天校长接待日,当着全校师生的面提交证据。
深夜的打印店很静,只有打印机嗡嗡的声音。几人围坐在桌子旁,没人说话,但手里的动作都没停——这是第七天前的最后一夜,他们没有退路。
第八章
广场上的证据链
第七天上午,行政楼前的广场挤满了学生。校长接待日的咨询台刚摆好,段誉就带着七个人挤到前面,把一叠厚厚的证据放在桌上,纸页被风吹得微微动。
沈敬言跟着保安冲过来,伸手就要抢证据袋:这是伪造的!他们偷了我的私人文件!沈主任,先冷静一下。巡察组的张组长从人群后走出来,手里拿着一份银行流水单,声音洪亮,经巡察组申请、省纪委监委批准,我们已向青川市商业银行发出协助查询通知书,现向你宣读关键流水记录:2023年10月15日,青川大学向恒通建材支付120万钢筋采购款;10月16日,恒通建材向沈浩(沈敬言侄子)个人账户转账40万;10月17日,沈浩取现40万,同日,沈敬言个人账户存入38万。结合训练服采购的3.15万差价,合计43.15万,已达到《刑法》第385条规定的受贿立案标准。
沈敬言的脸瞬间没了血色,他后退一步,指着段誉几人,声音发颤:我那是为了学校!老宿舍漏雨,冬天没有暖气,不靠这些钱,新宿舍能建起来吗你们家长当年一个个不敢说话,现在倒让孩子来出头!
段誉看着他,轻声却坚定地说:我爸当年收过你2万过节费,他错了;你用违规的钱盖楼,新宿舍刚入住就有墙皮脱落,这也是错。正义从来不是靠‘错错得对’实现的,而是要守着规矩,一步一步来。
广场上安静下来,学生们小声议论着,有人拿出手机拍照。校长皱着眉,对身边的校纪委书记说:立刻配合巡察组工作,把所有问题都查清,给学生和家长一个交代。
第九章
解冻的权限与留置通知
下午5点,青川大学官网首页弹出一条红色通栏通知,标题加粗得刺眼:关于我校原基建科主任沈敬言同志涉嫌违纪及相关学生处分事宜的通报。段誉几人围在打印店的电脑前,指尖划过屏幕上的文字——经省教育厅巡察组核实,我校原基建科主任沈敬言同志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已按程序移交纪检监察机关依法处理;此前对段誉等8名同学作出的《拟处分告知书》,因事实依据不足,予以撤销,相关校内权限即日起恢复。
空气静了几秒,段小磊突然哇地一声,把手里的热奶茶举得老高:我们不用退学了!苏紫宁掏出手机,屏幕上跳着父亲发来的消息,她指尖飞快打字回复,嘴角弯起来——校纪委找我谈话了,说要重新调查2023年的举报案,还问我要不要当证人。
李建军推门进来时,手里攥着几张刚打印的文件,脸上难得带了点笑:巡察组的同志说,你们提供的线索帮了大忙——不仅查清了沈敬言的事,还顺藤摸瓜查到了省教育厅王处长。当年他是基建项目验收组组长,收了沈敬言的好处才签字通过,现在已经被停职检查了。
摩成文推了推眼镜,耳尖有点红:我爸刚才给我打电话,说信息中心的领导找他了,让他明天就回去上班,还说以前的岗位一直给他留着。
段誉看着窗外,夕阳把云层染成暖橘色,风里带着点秋天的凉意,却不刺骨。他想起下午张组长单独跟他说的话:你主动提交你父亲收礼的照片,做得很对——正义不是靠隐藏污点撑起来的,是靠直面它。他掏出那张照片,轻轻放在桌上,指尖摩挲着边缘:等下我把这张照片也交给巡察组,我爸的错,也该有个正式的交代。
终章
石碑下的秘密
第八天上午,新宿舍前的空地上热闹起来。工人围着一个刚浇筑好的石碑忙碌,碑身上刻着青川大学2023级基建项目整改纪念,字迹刚拓上红漆,在阳光下亮得晃眼。
段誉手里捧着一个铁盒,里面整整齐齐码着8份证据的复印件——有撕碎又拼好的验收单,有盖着假章的年检记录,还有那张标注着43.15万的流水汇总表。真要把这些埋进去吗段小磊蹲在地上,手指轻轻敲着铁盒,这可是我们熬了七个通宵的心血。
原件要放进学校档案馆保存,这些复印件,是给后来的人留个提醒。段誉打开铁盒,把那张父亲收过节费的照片贴在盒盖内侧,照片边缘被摩挲得有点卷边,把这个也留下——不管是为了盖楼,还是为了别的,都别走好走的捷径。
苏紫宁换了新的助听器电池,把旧电池丢进旁边的回收桶,低头在手机上打字,举到几人面前:表哥说省电视台想采访我们,我回了‘不用了’——我们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没什么好说的。
八个人站在石碑前,阳光落在他们身上,暖得像春天的风。周慕野望着远处操场上奔跑的学生,突然开口:你们说,以后学校里还会不会有这样的‘七天’会不会还有人藏着秘密
段誉盯着石碑上的字,红漆慢慢干透,渐渐沉淀成沉稳的暗红色。他轻声说:不知道。但如果有,我们还会一起站在这里——就像这次一样。
工人拎着水泥桶走过来,水泥浆顺着桶沿缓缓流下,盖住了那个藏着秘密的铁盒。风从操场吹过来,带着桂花香,飘得很远。石碑上的字迹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像一个无声的承诺——藏在青川大学的角落里,等着被每一个心怀正义的人看见,也等着提醒每一个人:有些底线,永远不能破;有些真相,永远不该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