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以不用向其他人解释,但对那个高高在上的男人,他有必要解释一二。
应天府,皇宫。
朱棣收到朱高煦的亲笔书信。
他头一次没觉得头疼,拿着书信,脸上乐开了花。
老二越来越有分寸,竟会向他表忠心。
看到书信末尾,朱棣带着欢喜和期待,打开了朱高煦献给他的大明疆域图。
一张他从未见过,前所未有清晰的舆图出现在他的眼前。
山峦河流,大海疆域,尽收图中。
他在地图上还看到了大明周围的其他国家和势力。
这是他第一次清晰的知道在大明的周围还有如此多的小国家。
那些国家不记大明的十分之一大小。
内心油然而生出一股天朝大国的优越感。
过了会儿,他越看越皱眉。
怎么还有个鞑靼在,他能设立朵颜三卫,那收拾鞑靼,不在话下。
“陛下,你今天一直笑着,是遇到什么喜事了?”贴身太监笑着询问朱棣。
“汉王从边疆传来好消息,要一统鞑靼,以后鞑靼也是我大明的疆土。”
“汉王最像陛下您,我大明的福星。以后,太子定国,汉王开疆拓土,这兄弟二人合作,大明天下无敌。”
贴身太监最懂朱棣的心思。
听着夸赞,朱棣心情大好。
命人将太子喊到宫中一起欣赏大明疆域图。
“二弟勇猛,是大明之福。”朱高炽说道。
“你能这么想就好,你二弟是你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他的心里始终有你。平日里,父皇看着似乎多喜欢你二弟一点,其实不然。”说罢,朱棣喟然叹息一声。
“因为你是大明的储君,是朕的嫡长子,你的身上肩负太多,咱们除了父子关系,还有君臣老师的关系。朕平日里对你严苛,是想把你培养车成一个合格的大明继承人。”
朱高炽心里有几分惶恐。
听父皇的意思,是担心自己日后上位,要对二弟不利吗?
二弟现如今都手握重兵,手中又有震慑天下的厉害武器。
即便他有心要对付二弟,那也得二弟站着不动,让他打才行。
朱高炽弱弱看了朱棣一眼。
自己父皇就是最好的例子,逼急了可是要反叛的。
当初建文帝刚上位不久,便执意要削藩,想要夺走藩王手中权力,将权力收拢到中央。
结果就
就成了现在这样。
他但凡有点脑子,都不会做出那般没谱的事情。
建文帝是最好的前车之鉴。
“儿臣明白,儿臣一直视二弟为自己的左膀右臂,他是儿臣手足,头可断血可流。手足亲情不可断。”
“大臣们都说你敦厚纯良,朕也以为如此。”说罢,朱棣上前拍了拍朱高炽的肩膀,“莫要让朕失望,你是朕最得意的儿子。”
“儿臣定不负父皇,不负大明。”
离开皇宫,朱高炽心里想着,父皇突然将自己召到宫里,对自己说一番表明父子感情,说什么很看重的话。
无非是为了汉王,不想他仇视汉王,与汉王为敌。
朱高炽苦笑,二弟要比他受父皇喜欢。
如果不是占着嫡长子的身份,他绝对不会被立为太子。
到底是自己一出生就占尽便宜。
这份便宜,朱高煦拼尽全力都得不到。
在太子离去之后,朱棣开始给朱高煦写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