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李氏宗亲,就是一群被拔了牙的老虎。用得好了,他们会成为最忠心的一群狗,替朕看家护院,震慑那些蠢蠢欲动的世家。”
李青闻言,心中一震,躬身道:“陛下深谋远虑,臣,受教了。”
他明白了。
帝王心术,在于平衡。
萧羽启用宗室,不仅仅是安抚,更是在朝堂之上,打入一根新的楔子,用以平衡那些根深蒂固的世家大族。
“传李绩、张彪、丘行恭、长孙无忌、房玄龄入殿。”萧羽再次下令。
“诺!”
很快,几位掌管着帝国军政、民生、财政的核心大臣,便齐聚太极殿。
“参见陛下!”
“免礼。”萧羽指着地上的舆图,“都来看看吧。”
几位大臣上前,看着那张崭新的舆图,神情各异。
李绩等人眼中是军人的狂热,而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的眼中,则带着一丝复杂。
“朕今日召你们来,只为一件事。”
萧羽的声音,将他们的思绪拉了回来。
“朕要天下所有郡县的户籍、田亩、赋税的详细资料。立刻,马上。”
此言一出,几位大臣都是一愣。
户部尚书李绩上前一步,面色凝重地躬身道:“陛下,此事恐怕有些困难。”
“嗯?”萧羽眉头一挑。
“陛下,自您兴兵,一统全国以来,天下征战不休,人口锐减。尤其是原先的边疆之地,更是十室九空,百里无人烟。”
李绩的声音,透着沉重。
“根据户部初步统计,如今整个大唐的在册人口,不足前朝鼎盛时期的三成。许多地方,早已是田地荒芜,户籍散乱,根本无从查起。”
兵部尚书丘行恭也出列补充道:“陛下,不仅如此。各地赋税,亦是沉重不堪。六国旧贵,世家大族,趁战乱之际,兼并了大量土地,隐匿了大量人口。”
“朝廷的政令,往往出不了州府。百姓所缴的赋税,十之七八,都落入了这些人的口袋。百姓苦不堪言,甚至出现了易子而食的惨状。”
“若想降低赋税,让百姓休养生息,就必须先从这些权贵手中,把土地和人口夺回来。可如此一来,必然会激起他们的强烈反抗,天下恐将再起波澜。”
丘行恭的话,说出了问题的核心。
土地,掌握在权贵手中。
这是历朝历代都难以解决的顽疾。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对视一眼,都保持了沉默。
他们本身就是世家大族的代表,这个问题,他们比谁都清楚,也比谁都不希望被触碰。
大殿内的气氛,一时间变得有些压抑。
所有人都看着萧羽,想知道这位以铁血著称的帝王,会如何抉择。
是选择妥协,与世家共治天下?
还是选择继续用他那柄无坚不摧的利剑,将这些阻碍,一一斩碎?
“先推郡县,再谈民生。”
萧羽的声音,打破了沉默。
他没有丝毫犹豫,直接给出了答案。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根基不稳,谈何其他?”
他走到舆图中央,拿起一支朱笔。
“传朕旨意,废黜天下旧制,行郡县之法!”
“天下之地,尽归中央。以山川形便,划为三十六郡!”
“每郡,设郡守一人,掌管民政;设郡尉一人,掌管军事。郡守、郡尉,皆由中央直接任免,三年一换,不得在原籍任职!”
“三十六郡之下,再划县。县令之职,亦由中央任命。”
一番话,说得干脆利落,条理清晰。
长孙无忌等人听得心头剧震。
他们原本以为,推行郡县制,必然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
需要无数次的朝会商议,需要与各方势力不断地博弈、妥协。
可没想到,在萧羽这里,竟然如此简单。
他直接给出了最终的框架,不容任何人质疑,只需要他们去执行。
这是何等的魄力!何等的霸道!
“陛下圣明!”
李绩、张彪等军方将领,率先反应过来,轰然下拜。
他们不懂什么复杂的政略,但他们明白,这样做,能将权力,牢牢地抓在陛下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