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海市后,学院里的气氛明显变得微妙起来。
虽然没有人明确提起肃州发生的事,但同学们看孙萌萌和姜莱的眼神都带着几分警惕和疏远。
李晓芳更是成了戚许的贴身护卫,无论去哪都跟着她。
“晓芳,真是谢谢你了,搞得你都没有自己的时间了。”戚许不好意思地向李晓芳道谢。
“我可是答应过要保护你的,”她挽着戚许的手臂说,“再说了,我也看不惯她们那种仗势欺人的做派。”
这天课后,副院长突然把戚许叫到办公室。
“戚许啊,听说你们在肃州遇到些不愉快的事?”副院长推了推眼镜,“有什么需要学院帮忙的吗?”
戚许有些意外,没想到副院长会主动过问。
她斟酌着说:“谢谢副院长关心,就是些小误会,已经解决了。”
副院长点点头,语重心长地说:“学院很重视你的安全。这样吧,我给你调换一间宿舍,和李晓芳同学一起住。你们关系好,互相也有个照应。”
戚许感激地接受了这个安排,她知道这一定是李晓芳私下找副院长反映过情况。
搬宿舍那天,姜莱冷眼看着戚许收拾东西,阴阳怪气地说:“哟,这是找到新靠山了?也是,李晓芳他爸可是临江的部长,比我们这些平民百姓强多了。”
戚许头也不抬地继续收拾:“我可比不上有些人,专会找靠山欺负人。”
姜莱被噎得说不出话,气得摔门而出。
新宿舍在另一层楼,戚许和李晓芳同住一间。
李晓芳开心地帮戚许整理东西:“太好了!以后咱们就是室友了!看谁还敢来找麻烦!”
与此同时,孙萌萌正在招待所里发脾气:“那个李晓芳算什么东西!居然敢坏我的好事!”
姜莱在一旁煽风点火:“听说她爸是临江的部长。咱们确实惹不起...”
孙萌萌更生气了:“部长又怎样!我爸也是部长呢!”
但她心里明白,在八十年代这个特殊的时期,各区部长的地位确实非同一般。
真要硬碰硬,她未必能占到便宜,还会让孙父在上面备受争议。
几天后,学院举办了一场学术交流会,邀请了不少业内专家。
让戚许意外的是,沈磊居然也在受邀之列,而且是以“青年企业家”的身份。
交流会间隙,沈磊主动找到戚许:“戚许同志,听说你在肃州遇到了些麻烦?”
戚许警惕地看着他:“苏同志消息很灵通啊。”
沈磊微微一笑:“毕竟我也是学院的赞助商之一,关心学员的安全是应该的。”
他递过来一张名片,“如果以后遇到什么困难,可以随时联系我。”
戚许接过名片,发现上面印着“海华集团总经理苏磊”的字样。
她心里一震,海华集团是改革开放后海市最早成立的民营企业之一,在书中确实是沈磊后期创建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