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年除夕,寒风凛冽,紫禁城中却炉火旺盛,红灯高挂,处处喜气。
奉天殿内,朱由检在御案后翻阅岁末奏折,案旁,一身太子服的朱慈烺正恭立而听。
年方十一的太子,面容清俊,神色镇定,听朱由检诵账目而不语,只于句末略点其首。
朱由检放下奏本,问道:“慈烺,你观此年大明之政,可有所得?”
朱慈烺正色答道:“儿臣所学未深,不敢妄议。然闻商税新法,民间称善;公券发行,商贾踊跃。若政能清、财能稳,民能安,军有饷,国当渐昌。”
朱由检满意点头,道:“你年虽尚幼,然能持政识本,颇有可观之处。今日大明,如初冬草木,虽未盛开,但已有根脉。”
言罢,目视身侧太监,吩咐道:“唤太傅孙承宗、太子少保黄立极入殿,明日太子当于文华殿设席,召诸臣试策。”
此举一出,朝中顿时传开:皇上有意以太子入政!
孙承宗受命而至,拜伏于地:“陛下欲太子御政,实为英谋。然太子尚幼,可授小事,历练为先。”
朱由检道:“正合朕意。文华殿讲政,不为决大事,惟在习事理、识纲常、通政务。”
翌日,文华殿内,设案六张,召六部侍郎及内阁中书各一人,各呈政务事例,由太子亲阅、质问、批答。
首案为户部所提,议岁末储银运往辽阳之法。
太子阅毕,笔题曰:“运银北上,遇雪路艰,宜分三段,设驿为中转;每驿配兵五十,夜间不得停驻,限一月内毕。”
户部侍郎韩继武躬身而拜:“太子所策,正合事理。”
第二案为兵部奏报,议明年春季五军火器演试之日。
太子令黄立极取格物院演试录档,对照今年三季数据后曰:“今年三试,夏秋之际射距远,冬季则偏短。应知天气寒热对火器有变,今冬尤冷,宜择阳春三月为试日。”
兵部官员听罢,皆言其理周思密,非泛读书人所能。
而赵灵儿、李清照等宫中诸女得闻太子政务日课,亦自制图卷辅助太子思考。赵灵儿所制《东南粮道图》,绘有水陆两路、漕运节点、仓储所在。
太子阅后,命副书《南漕三策》于图卷之旁,分别为:“陆转粮、驿送银、急调兵”,以应突变。
朱由检阅之,欣然言道:“太子不惟能读,更能思,不惟能思,更能策。朕可放心。”
太子政务练习渐久,不日即熟。朝中诸臣或私观之,皆言:“太子幼而持重,不失其君子之仪。”
孙承宗更上言曰:“昔太祖训燕王于行军,今日陛下训太子于政务,天下幸甚。”
而黄立极、钱谦益等人,则上疏请设“东宫政学馆”,延文臣良师为太子讲论经世之学。
朱由检准奏,命在紫禁城东厢设馆,以黄道周、孙承宗、黄立极为首。
召入太学上庠十余人,讲《春秋》《资治通鉴》,兼论《农政全书》《格物原理》《财政新编》诸篇。
政学馆成,太子每日三课,政理、兵法、农工交替讲习。
其间,格物院使陶光祖亦受命每旬一次入馆讲兵器原理。
太子亲绘“轮转火铳”内构图,附注:“火药不匀,易哑响;弹丸不正,伤误距。”陶光祖阅后,大惊其识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