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事传回盛京,皇太极大惊失色。
“盖州若失,辽南便空!”他当即拍案:“调三王兵马回援,放弃旅顺!”
一纸令下,原本向山海关推进的先锋军立刻南撤。山海关前线压力骤减,卢象升闻之大喜:“好棋一着!”
此刻,大明陆军趁势追击,赵率教部、满桂旧营从两翼出击,与撤退后金军交火于关前二十里。虽未大胜,但已止敌锐气。
朱由检收到战报,沉声说道:“一场水军,赢了整个辽南后方。”
他当即下令:
“兵部设‘海陆联合指挥司’,郑芝龙直归调度,由奉天殿主审。”
“格物院三日内送来最新水陆两用车,火铳、火雷全部标准化配比。”
“太子听政时,需对‘兵农结合调度法’重点研读,日后要知这仗怎么打出来的。”
盖州战后,郑芝龙未急于扩大战果,而是依托海岸线,构建前沿军事补给港。数百条民船伪装商运,实为运粮、运银、运弹线。明军以港为据,出击如箭,敌军如芒在背。
后金若想重新集兵,先要解决背后这个“海上钉子户”。
而朱由检则趁这一机,展开“京东防线外援计划”。
他命工部加建登州、莱阳、青州三道港口设施,彻夜灯火通明;命户部拨专款六十万两支援北海口粮运输,东厂以海关为名控制密报与情报线。
“前方要打,后方要稳,海口要封,官员要干。”
一句话,打通了从朝堂到海疆、从山海关到盖州、从船只到兵器的完整国防链。
东林党再有异议,却被赵率教亲自呈上十封士兵来信堵了嘴:
“愿领皇命而死,亦不愿让鞑虏一人踏入中原一步。”
朱由检拍案:“这才是朝廷的命根子。”
魏忠贤笑:“东林读书十年,也说不出这句话来。”
刘宗周摇头不语,钱谦益低头不语,左光斗铁青着脸,黄道周自请“赴关督教士兵”,反倒被朱由检点头:“去吧,那正好教你们怎么用嘴救战线。”
朝堂沉寂,军务升腾。
十月初十,郑芝龙再次奏报:已与陆军联合破敌六处据点,缴获马匹三千、铁器两万斤、粮草八十车。
京师放炮三声,礼部设宴庆功。
朱由检却未庆,只抬头道一句:“一战没完,就不能收酒杯。”
他转头传令:“卢象升调两营与郑芝龙合击辽东,务必趁后金分兵之际,一举重创其粮脉。”
又传:“孙传庭整顿中原游勇兵,听朝命出征辽南,若前线扩大战果,即刻北移支援。”
火种已燃,烈焰可待。
海陆联动、兵民合力,格物与实战同步,口号和战报连成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