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反问:“不挂牌,将来他来挂朕的头颅?”
果不其然,东林党又借此大做文章。
钱谦益上疏:“以贼统海,以番为藩,莫非朝纲尽弃?”
黄道周冷笑:“今之郑芝龙、顺化王,皆非明法所容,陛下若因利益暂容,将来如何收场?”
朱由检不怒,批示只一句:“朝纲不是念出来的,是打出来的。”
左光斗又上折批评郑芝龙专权,“恐有异志”。
朱由检让工部将“红夷二型火炮”布署于泉州港两侧,派魏忠贤亲巡视,并公示:“若有异志,先打沉他家的船。”
自此,朝堂虽议论不绝,但无人能动摇水师重建之策。
嘉平八年春,顺化王国首度遣使,抵达泉州,献上金珠、香料、沉香等奇货,奉表称臣。
朱由检接表,敕封其为“南洋顺化王”,赐大明铜印、册书、金册,并特允其自号“建文遗脉”。
至此,大明首次正式册封海外政权,并设“南洋事务厅”于礼部,处理番邦贡道事务。
郑芝龙回朝述职,朱由检赐宴于乾清宫,并当众道:“昔年郑芝龙为贼,今日为将,护国安海。能者为帅,天下得安。”
此言一出,文武皆无话可说。
嘉平八年终,户部总结当年国库收入达二千四百万两,远超往年。
市舶司、通洋司上缴海税合计三百万两,占国库总额超过一成。
南洋通道打通,东南沿海兴盛,泉州、厦门港船舶日夜不息,泉州新城扩至两倍。
郑芝龙亲书奏报:“顺化王朝虽称臣,日后变数难料。大明水师宜再添三千人、三十舰,建南洋远洋港一处,方可保通道不绝。”
朱由检批示:“准。水师不止护海,更护国运。”
话音刚落,户部尚未整理完报表,锦衣卫便紧急入宫,送来一封密信:
“福王朱常洵于河南私招义勇,自号‘中兴监国’,暗联江淮旧勋与部分宗室藩邸,图谋不轨,已被地方巡抚捕人。”
朱由检沉声道:“堂堂亲王,竟敢私招兵马,欺君犯上。”他随即下旨:
“魏忠贤、洪承畴即刻调军镇压,生擒福王。地方巡抚不力者,一并问责。”
仅五日,魏忠贤便拿下福王旧部据点三处,洪承畴亲率兵马围困福王私府,擒下朱常洵,解赴京师。
三天后,福王被贬为庶人,发配西北看守屯田,永不得返京。其余宗室参与者或削爵,或流放,或革职为民。
这次宗室叛乱虽小,却如惊雷一击,使朱由检彻底意识到,宗室若不束之以制,迟早再乱。
嘉平九年初,朱由检召集内阁、兵部、礼部、宗人府、户部五司共议“宗室整编之策”。
文华殿会议上,朱由检开门见山:“大明宗室分封百余,年支俸禄百万,兵权不清,商权不禁,今日福王谋反,只是前兆,朕要彻底清规。”
温体仁率先附议:“陛下之策合乎形势,当以国家安危为上。”
朱由检立三道铁令:藩王不得擅自招兵,违者以谋反论处;藩邸不得参与商业贸易、银庄放贷,宗室俸禄统一减半,非亲王一律从简供给。
一石激起千层浪,宗人府主事当场跪下:“陛下,此制太急,恐宗亲震动,激发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