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运使沉默。许显纯示意。侍卫立刻把那只金匣抬上来,打开内层夹板,取出一封折角发黄的纸。纸上只两个字,笔画细长,锋利,常府。
盐运使的手指在扶手上轻轻抖了一下。
钦差把手按在印匣上,目光冷下去,“卷封,押堂。”
当夜,扬州盐商会馆的后院里,有人试图翻墙。墙头刚探出一只手,墙外树上闪出一块黑影,手腕一扣,那人便像袋子一样软下去。
另一路在城南小巷里截住一辆没有牌的牛车,车上苫着稻草,稻草底下是十几只木箱,箱面刷了一层盐霜。揭开霜层,箱里一半是银,一半是苏杭织造的贡品样布。
许显纯站在巷口,拿指背点了点箱角。箱角那枚小钉在灯下闪了一下,金色。
“写,织造司私箱,来源不明,押。”
苏州城里,钦差的另一组已进入织造司的后库。监工太监战战兢兢领钥开门,刚要开口求情,门外一声很轻的冷笑让他把话咽了回去。魏忠贤站在门口,身后两名内侍把一只长匣横在怀里。他看了监工一眼。
“记住陛下的话,看证,不看人。你们谁若多一句话,先押谁。”
库中那排碎箱被一一抬到堂上。魏忠贤弯腰,亲手揭了三只,掀开布衬,拿出银票,放到一旁的火盆上微微一烤,银票上浮出一行浅字。字迹初看像水渍,细看却是力透纸背的划痕。魏忠贤笑了一下,“好手段,敢在银票上藏字。”
他把银票摁在桌上,用指甲刮了刮角,“抄。”
苏州织造、杭州织造两路同时封库,监工太监悉数禁足。那夜,内城的灯亮到很晚。第二日,织造司里数名账房先生被带去公所。有人嚎,有人哭,有人只是呆坐着,仿佛一夜之间老了十岁。
堂上问供,许显纯不急。他只按着顺序问数字,问行号,问驳次,问旗色,问收付。问到第三个时辰,一名账房忽然崩溃,扑地痛哭,头重重磕在地上,额角开了皮。
“求大人饶命。求大人饶命。”
“常府那边一年两次,春秋各一次。箱从后库出,贴小红钉,内衬布衬下夹银票,用香粉抹面。盐运使那边每月一收,遇闰月加收,驳号记在驳夫的臂环里,臂环用牛筋线缠,头上缀一粒红珠子。”
他抬起脸,眼泪混着血“我们只是拿钱混饭吃,人家要命要钱,我们哪里敢不从。”
许显纯把笔按在案上,缓缓抬眼,“常府,是谁。”
账房闭了闭眼,“洛阳的福王。”
堂上一片寂静。窗纸微微动,风吹进来,烛火抖了一下,又稳住。
第三日,朱由检的案前摊开了三种笔迹、四样封条、五种票面。他看了很久,把手放在那页供稿上,手心的温度把纸烫出一层微薄的潮意。
“王承恩。传旨。两淮盐运使革职下狱,候秋后问斩。两淮同案官吏,先行停俸。盐商会馆暂封,清查完毕后再开。织造司监工太监连同账房,押解至京,移交刑部。”
“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