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他一走,左光斗、黄道周等人都围了上来。
“牧斋兄,这老狐狸到底唱的是哪一出?”
钱谦益黑着脸,喝了一口茶,半晌才吐出几个字:“他这是以退为进,捧杀我等!”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温体仁这一手,实在是太高明了。他用最谦卑的姿态,说着最漂亮的话,实际上却堵死了东林党所有攻击他的路。他把你捧得高高的,让你下不来台,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做他想做的事。
面对这样的对手,东林党人第一次感觉到了一种无力感。
他们这才恍然大悟,皇帝提拔温体仁,不是因为他庸碌,恰恰是因为他是一把最锋利、最听话,也最懂得如何使用的刀!
乾清宫里,朱由检听着魏忠贤关于温体仁上任后种种举动的汇报,满意地笑了。
“这把刀,朕没有用错。”
他看着案头的日历,冬至,只剩下最后两天了。
“告诉温体仁,他的戏唱得很好,让他继续唱下去。朝堂上,需要他这台戏来稳住人心。”朱由检的目光转向窗外,眼神变得冰冷,“至于天坛那边的戏台,也该准备开锣了。”
在做出这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部署时,朱由检并非没有考虑过朝中其他的能臣。比如帝师孙承宗,比如前兵部尚书袁可立。
这两位,论起经略边关、统兵作战的本事,随便拎出一个,都比朝堂上九成九的官员要强得多。孙承宗坐镇辽东时,一手构筑的关宁防线,一度让努尔哈赤束手无策。袁可立巡抚登莱时,招抚流民,整顿水师,更是为日后毛文龙立足东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们都是真正有本事,也真正忠于大明的国之栋梁。
但是,朱由检心里清楚,他们有他们的长处,也有他们的短板。孙承宗也好,袁可立也罢,他们都是传统的士大夫,是君子。他们擅长的是在战场上和敌人真刀真枪地干,是在朝堂上据理力争地辩。
可要让他们像温体仁这样,放下身段,笑里藏刀,用近乎无赖的手段去和稀泥、去分化瓦解、去挖坑埋人,他们是做不来的。他们的道德洁癖和士大夫的骄傲,不允许他们这么做。让他们去对付钱谦益这种老油条,恐怕三言两语就会被对方的道德大棒给架起来,最后落得个处处被动。
斗争,不仅仅是军事和政治,更是人性的较量。
对付君子,要用王道。对付流氓,就得用比流氓更狠的手段。
温体仁,就是他现阶段用来对付朝堂上这群“君子婊”和“真小人”的,最合适的一把刀。一把看似温润如玉,实则锋利无比,且不沾血的刀。
朱由检暗中观察着温体仁的每一步棋,心中颇为满意。这位新任首辅就像一个高明的棋手,在朝堂这个混乱的棋盘上,稳、准、狠,每一步都落在了最关键的位置。他先是安抚中立派,再敲打骑墙派,最后用捧杀的手段麻痹了最大的对手东林党,在短短几天内,就为自己争取到了一个相对稳固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