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图书馆的旧书里发现了一张二十年前的情书,署名是曾经全校女生的梦中情人林深。出于恶作剧,我按照上面的联系方式发了短信,没想到竟然收到了回复:你还愿意等我吗
江南九月的午后,阳光透过梧桐树叶的缝隙,在柏油路上洒下斑驳的光影。苏晓抱着一摞刚领的新教材,艰难地穿梭在熙熙攘攘的校园主干道上。
江大百年校庆在即,整个校园都沉浸在一种节日的氛围中。到处都是彩旗和欢迎横幅,穿着志愿者服装的学生们忙碌地穿梭其间,为即将回来的校友们做准备。
苏晓!这里!舍友赵雨薇在图书馆门口的台阶上向她招手。
苏晓加快脚步,差点撞到一个正在调试相机的男生。那男生敏捷地侧身避开,相机却差点脱手。
对不起!苏晓连忙道歉。
男生抬起头,露出一张清俊的脸庞。阳光在他微卷的刘海上映出一圈光晕,那双眼睛像是浸在清水里的黑玛瑙,清澈明亮。
没事,下次小心点。他微微一笑,嘴角扬起一个好看的弧度,然后转身继续调试相机。
苏晓愣了一秒,被赵雨薇的呼唤拉回神。
看到没那就是陈杨,摄影社社长,咱们学校新晋男神。赵雨薇凑过来小声说,听说他家里特别有钱,但是人却很低调。
苏晓又回头看了一眼,那个叫陈杨的男生正在专注地拍摄图书馆的外墙,侧脸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立体。
别花痴了,快点,分配任务了。赵雨薇拉着她走进图书馆。
为了迎接校庆,图书馆要整理出一批旧书展览,展示学校百年来的学术变迁。苏晓和赵雨薇作为中文系的学生,被分配来帮忙整理图书。
图书馆四楼的藏书库平时很少有人来,空气中弥漫着旧书特有的霉味和尘埃。一排排高大的书架直通天花板,上面堆满了年代久远的书籍。
我们的任务就是把这些书搬下来,擦干净,然后分类摆放进展览区。图书管理员李老师推来一辆推车,上面放着清洁工具和纸箱,特别注意有没有夹着重要纸张的,以前经常有学生把笔记或者重要资料夹在书里忘了。
工作枯燥而繁琐。苏晓和赵雨薇一边聊天一边擦书,时间过得倒也不慢。
听说这次校庆,很多知名校友都会回来。赵雨薇擦着一本《中国现代文学史》,连林深都答应来了!
林深那个著名作家苏晓抬起头。林深是江大中文系出去的知名校友,近些年他的小说被改编成多部热门影视剧,是业内炙手可热的编剧和作家。
不止是作家,还是咱们学校曾经的校草呢!赵雨薇眼睛发亮,我表姐和他同届,说当年全校女生都为他疯狂,但他大学四年从来没谈过恋爱,特别神秘。
苏晓好笑地摇摇头,从书架顶层取下一本厚重的《美学史》。这本书看起来年代久远,书皮已经破损,露出里面的硬纸板。
当她打开书时,一张泛黄的纸片从书中飘落下来。
那似乎是一封信,用蓝色墨水写成,字迹潇洒有力:
如果你读到这封信,那一定是命运的安排。我不知道你是谁,也不知道何时你会看到这些文字,但我必须把这份感情倾诉出来,即使它永远无法到达你手中。
每次在图书馆看到你,我的心都会不由自主地加速跳动。你低头看书时的侧脸,你思考时轻咬笔杆的小动作,你在书架间穿梭时轻盈的身影...所有这些画面都深深烙印在我的记忆中。
我知道,再过几天我就要离开这座城市了,有一个无法推卸的责任等着我去履行。或许我们永远不会有机会相识,或许这段暗恋永远只能藏在我心底。
但如果你愿意给我一个机会,如果你也相信这是命运的安排,请在明天日落时分,到图书馆后的老槐树下等我。我会在那里,告诉你我所有未曾说出口的话。
无论你来与否,都感谢你出现在我的青春里。
——林深
2000.9.15
苏晓读完,心脏莫名地加速跳动。这是一封二十年前的情书,来自如今声名显赫的作家林深。
看什么呢这么入神赵雨薇凑过来,抢过信纸,哇塞!情书啊!林深的情书!这发现太重磅了!
嘘!小点声!苏晓连忙制止她。
赵雨薇压低声音,但依然激动:这可是大新闻啊!原来林深大学时有喜欢的人!还这么浪漫!你说他等的那个人去了吗
苏晓摇摇头:不知道,这封信夹在书里,可能根本没人发现过。
太可惜了,赵雨薇感叹道,一段美好的姻缘就这么错过了。
苏晓重新拿起那封信,仔细端详。信纸已经泛黄,但字迹依然清晰,每一笔每一划都透着真挚的情感。
你说,他现在还会记得这件事吗苏晓突然问。
赵雨薇眼睛一亮:哎!我有个主意!信上没写收信人是谁,但留下了联系方式不是吗你看这句‘请在明天日落时分,到图书馆后的老槐树下等我’,虽然明天已经过去了二十年,但我们可以...恶作剧一下
什么恶作剧
赵雨薇神秘地笑笑,掏出手机:林深不是要来参加校庆吗我表姐有他的联系方式。我们假装是那个收信的女生,发条短信给他,看他什么反应!
苏晓觉得这主意有点过分,但赵雨薇已经飞快地输入了信息:就发‘我看到了你的信’怎么样简单直接!
还没等苏晓阻止,赵雨薇已经按下了发送键。
完了完了,我们是不是太冲动了发完后赵雨薇才后怕起来,他会不会生气啊
苏晓无奈地摇摇头:等着被骂吧。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几分钟后,赵雨薇的手机竟然收到了回复!
两个女孩紧张地盯着手机屏幕,上面只有简短的一句话:
你还愿意等我吗
赵雨薇惊得手机差点掉在地上:天啊!他回复了!他居然回复了!这是什么意思
苏晓也感到不可思议。二十年过去了,林深竟然还记得这封信,并且如此回应
现在怎么办赵雨薇手足无措地问。
苏晓思考了一会儿,说:也许我们应该告诉他真相,说我们只是开玩笑的。
但赵雨薇却犹豫了:等等,这么直接多尴尬啊。要不我们先应付一下,看看他到底什么意思
于是她又发了一条信息:二十年过去了,你还在等吗
这次回复来得更快:有些承诺,是一生一世的。
两个女孩面面相觑,都被这深情的回应震撼了。
看来他是认真的,苏晓轻声说,我们不该开这种玩笑。
就在这时,图书管理员李老师走过来:同学们,整理得怎么样了咦,那本书...
李老师注意到苏晓手中那本《美学史》,表情突然变得有些奇怪:这本书居然还在啊。
老师,您知道这本书苏晓问。
李老师点点头,又摇摇头:都是往事了。那本书是当年林深最喜欢借阅的,后来他突然休学,书就一直没人还,直到整理图书馆时才被发现。因为过期太久,就直接归档了。
苏晓和赵雨薇交换了一个眼神。
老师,林深当年为什么休学啊赵雨薇好奇地问。
李老师叹了口气:家庭变故。他父亲突然病重,家里企业面临危机,他作为长子不得不中断学业回去接手家族生意。那时候他才大四上学期,可惜了,他是那届最优秀的学生之一。
原来如此,苏晓想,看来那封信中提到的无法推卸的责任就是指这个。
那...您知道林深在大学时有喜欢的人吗赵雨薇继续追问。
李老师笑了:这我就不清楚了。不过那时候确实有很多女生喜欢他,但他总是独来独往,很少见他和谁特别亲近。好了,不聊了,你们继续工作吧。
李老师走后,赵雨薇激动地抓住苏晓的手臂:听到了吗林深真的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感情!我们可能发现了惊天大秘密!
苏晓却感到一丝不安:我们不该继续这个玩笑了。这是别人的隐私,而且已经过去了二十年。
但赵雨薇显然已经沉浸在这个浪漫故事中:说不定这就是命运呢让我们发现了这封信,让二十年前的缘分有机会续上!
正当两人争论时,苏晓的手机响了,是一个陌生号码。
你好,是苏晓同学吗我是陈杨,摄影社的。李老师说你们在整理旧书,我们社想拍一组图书馆老照片,现在方便过去吗
苏晓愣了一下,才想起这就是刚才在门口差点撞到的那个男生。
哦,好的,我们在四楼藏书库。
挂掉电话,赵雨薇立刻八卦起来:谁啊陈杨他怎么会给你打电话
苏晓解释道:说是要来拍照片。
不出五分钟,陈杨就带着相机出现在了藏书库门口。他今天穿着一件简单的白色T恤,搭配深色牛仔裤,显得干净利落。
不好意思,打扰你们工作了。他礼貌地微笑,我们社在做一组关于校庆的专题,想记录一下图书馆整理旧书的过程。
赵雨薇立刻热情地回应:没问题!需要我们配合什么吗
陈杨环顾四周,目光最终落在苏晓手中的那本《美学史》上:那本书看起来很有年代感,能借我拍一下吗
苏晓下意识地把书递过去,夹在书中的那封信却突然滑落在地。陈杨弯腰捡起,不可避免地看到了信的内容。
这是...他惊讶地抬头。
赵雨薇立刻兴奋地解释:这是我们刚发现的!林深二十年前写的情书!而且我们刚刚还和他发短信了,他回复了哦!
陈杨的表情变得有些奇怪:你们...联系上了林深学长
是啊!你看!赵雨薇炫耀般地展示手机上的短信记录。
陈杨仔细看了每条信息,眉头微微皱起:这不像林深学长的风格。
你怎么知道苏晓问。
陈杨顿了顿,说:我叔叔和林深学长是旧识,听过他很多故事。据我所知,林深学长大学时确实有过一段暗恋,但那个女生后来...去世了。
什么两个女孩同时惊呼。
是的,一场意外。陈杨的表情变得凝重,所以如果他真的收到这样的短信,应该不会这样回复,除非...
data-fanqie-type=pay_tag>
除非什么
陈杨看着手机上的短信,眼神复杂:除非回复短信的根本不是林深学长本人。
这句话让苏晓和赵雨薇顿时感到一阵寒意。
那...会是谁赵雨薇的声音有些发抖。
陈杨摇摇头:不知道。但我建议你们不要再回复了,这件事可能比想象中复杂。
就在这时,赵雨薇的手机又收到了一条新信息:
我知道你已经看到了那封信。明天日落时分,老槐树下,我会等你。这一次,我不会再错过。
三个年轻人面面相觑,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诡异的气氛。
怎么办赵雨薇的声音带着哭腔,我害怕了。
苏晓深吸一口气:我们应该把这件事告诉老师,或者直接联系林深学长确认一下。
陈杨表示同意:我叔叔有林深学长的联系方式,我可以帮忙问问。
然而,当他们尝试拨打林深助理的电话时,却得知林深已经在来江大的路上,但由于突发山区泥石流,道路中断,通讯也受到影响,暂时联系不上他本人。
校庆后天就开始了,他肯定会按时赶到的。助理这样保证。
挂掉电话,三人陷入沉默。
所以,现在给我们发信息的到底是谁赵雨薇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陈杨思考了一会儿,说:只有一个办法能知道真相了。
苏晓立即明白了他的意思:你是说...明天去老槐树下看看
陈杨点头:不过不是你们单独去,我会提前躲在一旁,拍下到底是谁出现。如果有危险,我会立即报警。
这个计划让赵雨薇稍微安心了一些,但苏晓却感到莫名的不安。二十年前未赴的约会,二十年后神秘的信息,这一切都透着诡异。
但好奇心最终战胜了恐惧,他们决定按照计划行动。
第二天一整天,苏晓都心神不宁。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她一个字也没听进去,满脑子都是那封情书和神秘短信。
日落时分渐渐临近,苏晓和赵雨薇提前半小时来到图书馆附近。陈杨已经在那里等候,他找到了一个绝佳的隐藏位置,可以从远处清晰地拍到老槐树下的情况。
我已经调试好设备了,陈杨展示他的长焦相机,你们放心过去,有任何情况我会立即出现。
苏晓和赵雨薇互相看了一眼,鼓起勇气走向那棵历经沧桑的老槐树。
夕阳的余晖给校园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老槐树的影子被拉得很长。树下空无一人,只有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日落时分已到,但周围依然没有任何人影。
是不是被耍了赵雨薇小声问。
苏晓正要回答,突然听到身后传来脚步声。她猛地回头,看到一个身影从图书馆的阴影中缓缓走来。
当那人走进夕阳的余晖中时,苏晓和赵雨薇都愣住了。
那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穿着笔挺的西装,手中拿着一束白色的花。他的面容虽然布满皱纹,但依然能看出年轻时的英俊轮廓。
最令人惊讶的是,他的容貌与林深照片上的样子有七八分相似,只是年长了至少三十岁。
你不是林深。苏晓脱口而出。
老者微微一笑,笑容中带着淡淡的忧伤:是的,我不是林深。我是他的哥哥,林渊。
这个答案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那...那些短信是您发的赵雨薇问。
林渊点点头:抱歉吓到你们了。当我听说有人发现了那封信时,我就知道是命运给了我一个弥补过失的机会。
弥补什么过失苏晓问。
林渊长叹一声,目光投向远方,仿佛陷入了遥远的回忆:二十年前,收到那封信的女孩,是我的初恋女友,叶晴。
他顿了顿,继续道:那时候我和林深都在江大读书,我是商学院大四学生,叶晴是中文系大三的学妹。我们偷偷相爱了一年,但因为家族原因,不能公开关系。
家族原因
林渊苦笑:我们家是传统的商业世家,讲究门当户对。叶晴家境普通,我父母绝对不会同意我们在一起。所以我一直不敢公开我们的关系,只能在暗中约会。
那和林深又有什么关系苏晓不解地问。
林深不知道叶晴是我的女朋友。林渊的声音低沉下来,他也喜欢上了叶晴,但一直不知道那是他哥哥爱的人。直到他决定在离开前表白,写了那封信。
所以那封信本来是...苏晓突然明白了。
林渊点点头,眼中满是悔恨:是的,那封信本该是给我的。但阴差阳错,林深把它夹错了书。他本来要借的是叶晴常看的那本《文学理论教程》,却错拿成了类似的《美学史》。
那叶晴看到了吗赵雨薇问。
林渊的眼神黯淡下来:没有。就在那天晚上,她为了赶回学校见我,遇到了车祸...
空气中弥漫着悲伤的沉默。夕阳已经完全落下,只有天边还残留着一抹绯红。
所以这些年来,你一直活在愧疚中苏晓轻声问。
林渊点点头:我辜负了两个我最爱的人。如果我能早点鼓起勇气公开关系,林深就不会暗恋上哥哥的爱人,叶晴也不会...后来林深知道了真相,我们的兄弟关系也出现了裂痕,这么多年都没能完全修复。
他深吸一口气,继续说:当我听说校庆期间有人发现了那封信,还以为...还以为命运给了我们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我知道这很傻,二十年的时光怎么可能倒流...
就在这时,又一个声音从身后响起:但有些伤口,确实需要二十年才能愈合。
三人转头,看到一个中年男子从树后走出。他穿着简单的衬衫和长裤,气质儒雅,面容与林渊和林深都有几分相似,但更加年轻。
林深学长赵雨薇惊呼。
男子微笑着摇头:不,我是林深的助理,王明。林深先生因为道路中断,暂时赶不回来,但他委托我先来处理这件事。
他转向林渊,语气变得柔和:林渊先生,林深先生托我转告您,他早就原谅您了。他说,年轻时我们都犯过错误,重要的是不要被过去的阴影困住一生。
林渊的眼眶湿润了:他真的这么说
王明点点头,从包里取出一个信封:这是林深先生写给您的信。他说,有些话当面说不出口,但可以通过文字传达。
林渊颤抖着接过信,缓缓打开。在逐渐暗淡的光线下,他读着信,泪水终于忍不住滑落。
苏晓和赵雨薇悄悄后退,给这对兄弟留出空间。陈杨也从隐藏处走出来,三人默契地离开了老槐树。
走出一段距离后,赵雨薇忍不住感叹:没想到真相竟然是这样。一段二十年前的爱情和误会...
陈杨接口道:有时候,最深的伤口往往来自最亲近的人。
苏晓沉默地走着,心里却思绪万千。二十年的时光,一个因误会和意外而分离的家庭,一段被时光掩埋的爱情故事...
第二天,校庆正式开幕。苏晓和赵雨薇作为志愿者,忙碌地接待着各方校友。下午的文学论坛上,她们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林深。
他比照片上更加儒雅,说话时声音温和有力。在演讲中,他意外地谈到了青春中的遗憾与和解。
我们每个人都年轻过,都曾因为怯懦或犹豫而错过一些重要的东西。林深的声音在礼堂中回荡,但时光的意义不在于让我们永远活在悔恨中,而在于教会我们珍惜当下,与过去和解。
演讲结束后,林深特意找到苏晓和赵雨薇。
谢谢你们发现了那封信,他微笑着说,有时候,命运就是通过这种奇妙的方式,给我们提供愈合旧伤的机会。
他告诉她们,昨晚他已经和林渊通过电话,两兄弟决定放下过去,重新开始。
那么,您大学时就知道叶晴是哥哥的女朋友了吗赵雨薇忍不住问。
林深摇摇头:不,我是后来才知道的。那时候的我,只是单纯地暗恋着一个经常在图书馆遇到的女孩,却连上前搭话的勇气都没有。直到决定休学回家前,才鼓起勇气写了那封信。
他望向窗外,目光悠远:青春就是这样,充满了未说出口的话和未赴的约会。但正是这些遗憾,构成了我们独一无二的人生。
校庆结束后,苏晓的生活恢复了平静。但有些东西已经悄然改变。她不再像以前那样整天泡在图书馆,而是开始参加一些社团活动,偶尔会和赵雨薇一起去听讲座或看展览。
一个周末的午后,她正坐在图书馆靠窗的位置翻阅一本关于民国建筑的书,突然有人在她对面坐下。抬头一看,是陈杨。
有兴趣参加摄影社的下次活动吗他微笑着问,阳光透过窗户在他睫毛上投下细碎的影子,我们要去拍老城区的街景,听说那里有很多有故事的老建筑。
苏晓想了想,点点头:好啊。
她注意到陈杨今天穿了一件浅蓝色的衬衫,袖口随意地挽到肘部,露出结实的小臂。他的相机放在桌上,是一台看起来有些年头的胶片相机。
你喜欢用胶片相机苏晓好奇地问。
陈杨点点头:嗯,我觉得胶片有种特殊的质感,就像是...时光被凝固在颗粒中。他顿了顿,不好意思地笑了,这么说是不是有点矫情
不会,苏晓真诚地说,我很喜欢这个形容。
两人约定周六早上出发,陈杨会来接她。
周六清晨,苏晓早早起床,特意选了一条舒适的棉麻长裙和一双好走的平底鞋。当她下楼时,发现陈杨已经等在宿舍楼下,身边停着一辆自行车。
这是...苏晓有些惊讶。
陈杨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公交车不到老城区的那片区域,骑车更方便些。你要是不会坐后座,我们可以走路。
苏晓笑了:我会坐。
初秋的清晨,微风拂面,带着一丝凉意。苏晓小心翼翼地坐在自行车后座上,手轻轻抓着座垫下的支架。陈杨骑得很稳,穿过熙熙攘攘的街道,渐渐驶入人烟稀少的老城区。
这里的建筑大多有着灰墙黑瓦,斑驳的墙面上爬满了藤蔓,窄窄的巷子蜿蜒曲折,仿佛走进了一段被封存的光阴。
就是这里了。陈杨在一处看起来很有年头的宅院前停下车子,据说这是民国时期一个书商的宅子,后来几经转手,现在没人住了,但建筑还保留着原来的样子。
苏晓抬头望去,门楣上依稀可见听雪楼三个字,虽然油漆已经剥落大半,但仍能想象出当年的风采。
好美的名字。她轻声说。
陈杨已经开始调试相机:我叔叔说,这里曾经是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林深学长的小说里也提到过这个地方。
苏晓惊讶地转头:林深学长的小说里提到过这里
嗯,《我赴了二十年前的约定》里,男主角和女主角就是在这里相遇的。陈杨一边说一边按下快门,可惜那本书已经绝版了,市面上很难找到。
苏晓心里一动,没有说什么。
整个上午,他们穿梭在老城区的巷弄里。陈杨专注地拍摄着各种建筑细节——雕花的窗棂、锈蚀的门环、长满青苔的瓦当。苏晓则静静地跟在一旁,偶尔提出一些角度建议。
中午时分,他们在路边的一家小面馆吃午饭。店面很小,但面条的味道却很地道。
你为什么会喜欢摄影苏晓好奇地问。
陈杨放下筷子,思考了一会儿:我觉得照片能留住时光。你看,他从包里掏出一个小相册,这是我奶奶去年去世前我给她拍的照片。那时候她已经病得很重,但照片里的她笑得那么开心。每次我想她的时候,就会看看这些照片,就好像她还在一样。
苏晓看着相册里那位慈祥的老人,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你奶奶一定很为你骄傲。
陈杨笑了笑,眼神有些黯然:其实,我父母一直不支持我学摄影,觉得这是不务正业。我考上江大经济系后,他们希望我毕业后进入金融行业。摄影只是我偷偷坚持的爱好。
苏晓惊讶地看着他:可是你拍得这么好...
谢谢,陈杨真诚地看着她,你是第一个这么说的人。
饭后,他们继续探索老城区。在一处拐角,苏晓突然拉住陈杨的衣袖:你看那里!
那是一家看起来极其古旧的书店,门面很小,招牌上写着墨香书屋四个字,字体已经模糊不清。
这种地方居然还有书店陈杨也感到惊讶。
推门而入,门上的铃铛发出清脆的响声。店内空间比想象中大,书架高耸至天花板,上面堆满了各种旧书,空气中弥漫着纸张和墨水特有的香气。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柜台后,戴着一副老花镜,正在修补一本破旧的线装书。
随便看,但小心别碰坏了书。老人头也不抬地说。
苏晓和陈杨相视一笑,开始分头浏览书架。这里的书籍种类繁多,从民国时期的教科书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小说杂志,应有尽有。
在一个角落里,苏晓突然停住了脚步。那里有一排牛皮纸包裹的书,上面用毛笔写着书名。其中一个包裹上,赫然写着《我赴了二十年前的约定》。
她的心跳突然加速,小心翼翼地取下那本书。牛皮纸包裹得很仔细,里面的书保存得相当完好。扉页上有作者的亲笔签名:赠墨香书屋——林深。
找到了...苏晓轻声自语。
找到什么了陈杨闻声走来。
苏晓把书递给他看,陈杨惊讶地睁大眼睛:这就是我刚才说的那本绝版书!居然在这里找到了!
他们赶紧把书拿到柜台,老人抬起头,透过老花镜打量着他们:年轻人,眼光不错啊。这是作者本人送给我的,全世界独此一本。
苏晓惊讶地问:您认识林深学长
老人笑了,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何止认识。那小子当年经常逃课来我这里看书,有时候一看就是一整天。他指了指书店角落的一个位置,就坐在那里,写下了他的第一部小说。
陈杨恭敬地问:老先生,这本书能卖给我们吗我们可以出高价。
老人摇摇头:不卖。这是那小子送我的礼物,多少钱都不卖。但他看着两个年轻人失望的表情,又笑了笑,不过可以借给你们看一周。按时归还就行。
苏晓和陈杨喜出望外,连声道谢。
带着这本珍贵的书,他们离开了墨香书屋。夕阳西下,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今天真是幸运的一天。陈杨推着自行车,和苏晓并肩走在回家的路上。
苏晓点点头,紧紧抱着那本书:嗯,像是被命运眷顾了一样。
回到学校后,他们约定一起阅读这本书。接下来的几天,只要有空,他们就会在图书馆见面,轮流阅读《我赴了二十年前的约定》。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关于时光、记忆与和解的故事。男主角因为一个误会与挚爱分离多年,直到偶然发现了一封旧信,才鼓起勇气寻找真相,最终与过去和解。
我发现林深学长很喜欢描写老建筑。某天下午,苏晓合上书,对陈杨说。
陈杨点点头:是啊,他把听雪楼描写得那么美,让人向往。
就在这时,苏晓的手机响了。是林深的助理王明打来的。
苏晓同学吗林深先生想见见你和你的朋友,不知道明天下午是否有空
苏晓惊讶地捂住话筒,用口型对陈杨说:林深学长要见我们!
第二天下午,他们在学校附近的一家茶馆见到了林深。他比校庆时看起来更加放松,穿着简单的棉麻衬衫,像个普通的大学老师。
听说你们找到了《我赴了二十年前的约定》林深微笑着请他们坐下。
苏晓点点头,小心翼翼地从包里取出那本书:是从墨香书屋借的,老先生说一周后要还回去。
林深看到书,眼中闪过惊喜:李爷爷还守着那家书店啊这么多年了...他轻柔地抚摸书封,像是在会见一位老友。
学长,这本书里的听雪楼,就是老城区的那栋建筑吗陈杨问。
林深点点头:是的。那里曾经是我灵感的源泉。他顿了顿,看向两个年轻人,其实今天找你们来,是有个不情之请。
苏晓和陈杨对视一眼,静待下文。
我正在筹备一个新项目,想以江大为背景,拍摄一组关于时光与记忆的照片。林深说,我需要一个摄影师和一个对校园历史有了解的研究助手。王明推荐了你们俩。
苏晓惊讶地睁大眼睛:我们
是的,林深微笑着,我看过陈杨的作品,很有灵气。而苏晓对校园历史的了解,在校庆筹备过程中已经展现出来了。你们愿意帮我这个忙吗
这突如其来的邀请让两个年轻人都愣住了,随后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愿意!
项目筹备工作很快展开。陈杨负责摄影,苏晓则负责研究校园历史和老建筑背景。他们几乎形影不离,一起探索校园的每个角落,记录下那些被时光雕刻的痕迹。
在这个过程中,苏晓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和陈杨在一起。他专注工作的样子,他对细节的敏感,他偶尔的幽默感,都让她心动。而陈杨也明显对苏晓有好感,总会细心照顾她,记住她的喜好。
一个雨后的下午,他们在图书馆顶楼找到了一间废弃的阅览室。阳光透过积满灰尘的玻璃窗,在空气中划出明亮的光柱。
这里太美了。陈杨举起相机,不断调整角度。
苏晓则被墙角的一个旧书箱吸引。她打开书箱,里面是一些被遗弃的旧笔记本。随手翻开一本,里面是密密麻麻的课堂笔记和随手涂鸦。
突然,一张照片从笔记本中滑落。那是一张黑白照片,上面是两个年轻男孩,站在听雪楼前,勾肩搭背,笑得灿烂。
苏晓翻过照片,背面写着一行字:与兄林渊于听雪楼,1999年春。
她倒吸一口气,赶紧叫来陈杨:你看这是...
陈杨接过照片,也惊讶不已:这是林深学长和他的哥哥!原来他们以前关系这么好。
那天晚上,他们把照片带给了林深。看到照片的那一刻,林深的眼睛湿润了。
这是我和哥哥大学时唯一的合影,他轻声说,后来因为叶晴的事情,我们疏远了。这张照片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丢失的...谢谢你们找到它。
苏晓小心翼翼地问:学长,您和哥哥现在...
林深微微一笑:我们已经重新联系了。他下个月会来江城,我们还约定一起去听雪楼看看。他的目光落在照片上,充满怀念,时间真是奇妙的东西,它能冲淡伤痛,也能让重要的东西重新浮现。
项目接近尾声时,陈杨邀请苏晓一起去老城区拍夕阳。他们再次来到听雪楼前,金色的阳光为这座老建筑披上了温暖的光泽。
苏晓,陈杨突然认真地看着她,有句话我一直想告诉你。
苏晓的心跳突然加速:什么话
陈杨从相机包里取出一个信封:这是我写给你的信。不像林深学长写得那么优美,但每一句都是真心的。
苏晓接过信封,手指微微颤抖。她打开信纸,上面是陈杨工整的字迹:
苏晓,从第一次在图书馆门口遇见你,你就像一束光照进了我的生活。我喜欢你看书时专注的神情,喜欢你对历史的热情,喜欢你善良体贴的内心。也许我们无法预知未来会怎样,但我希望能有机会,与你一起书写我们的故事。如果你愿意,下周日落时分,我会在听雪楼前等你。
读着读着,苏晓的眼眶湿润了。她抬起头,看着陈杨期待又紧张的表情,轻轻点头:不用等到下周。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我愿意。
陈杨的眼睛一下子亮了,他欣喜地拉起苏晓的手:真的吗
苏晓笑着点头:真的。
夕阳西下,两人的影子在古老街道上交织在一起。陈杨举起相机,为苏晓拍下了一张照片。照片中的她微笑着,眼中闪烁着幸福的光芒。
那一刻,苏晓明白了林深小说里写的那句话:有些答案,需要时光来给予;有些勇气,需要在成长中积累。
而她与陈杨的故事,正如听雪楼前新生的藤蔓,才刚刚开始攀爬岁月的墙垣。
一周后,他们如期归还了《我赴了二十年前的约定》。墨香书屋的李爷爷看到书完好无损,满意地点点头。
孩子们,记住,老人慈祥地说,无论是书还是人,最终的归宿都是理解与包容。时光会给所有问题答案,只要你有足够的耐心和勇气等待。
走出书店,阳光正好。苏晓和陈杨相视一笑,十指相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