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初雪与提案
写字楼的落地窗外飘着今年第一场雪,安青站在创意部办公室中央,指尖划过巨大的投影幕布。幕布上是他熬了三个通宵才完成的《故城记忆》IP开发方案,每一个像素都凝结着他对这座城市文化肌理的理解。
安总监,总裁已经在会议室等您了。秘书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紧张。
安青深吸一口气,将羊绒围巾再绕紧一圈。他知道这场提案意味着什么——不仅是公司年度最重要的文旅项目,更是他对抗资本侵蚀的最后防线。推开会议室门的瞬间,他与主位上的男人目光相撞。
费和风指间夹着钢笔,笔帽在光洁的红木桌面上轻轻叩击。安总监的方案我看过了。他的声音像窗外的冰雪,情怀很足,但市场不相信眼泪。
投影幕布上,安青精心设计的非遗传承人纪录片片段被切换成冰冷的财务报表。费和风身后的投资顾问立刻接话:我们测算过,如果引入流量明星打造恋爱综艺,回报率至少提升300%。
安青攥紧了拳头,指节泛白。费总,这个项目的核心是城市记忆的活化,不是快餐式消费。他调出古籍修复师的工作影像,这些老手艺人才是真正的文化载体。
载体费和风挑眉,钢笔终于停下,在我这里,能带来现金流的才是有效载体。他忽然起身,走到安青身边,低声道,下周给我新方案,否则创意部可以集体放假了。
雪松味的古龙水混着烟草气息扑面而来,安青却感到一阵刺骨的寒意。他看着男人转身离去的背影,那定制西装包裹的肩线如同锋利的刀刃,预示着这场战争才刚刚开始。
第二章
深夜加班室
凌晨两点的创意部依旧灯火通明。安青揉着酸胀的太阳穴,电脑屏幕上是被改得面目全非的方案。办公桌上的咖啡杯早已空了,烟灰缸里堆满烟蒂,空气中弥漫着咖啡因和焦虑混合的味道。
还没走
安青惊得抬头,费和风正站在门口,脱下的大衣搭在臂弯里。他怎么会出现在这里总裁办公室明明在顶楼。
费总
方案改得怎么样了费和风走到他身后,目光落在屏幕上。安青下意识想合上电脑,却被对方按住手背。男人的指尖冰凉,带着金属质感的戒指硌得他生疼。
这是什么费和风指着被删除的非遗板块,我只是让你增加商业元素,没说要砍掉核心内容。
安青愣住了。您不是要回报率吗
我要的是可持续的回报率。费和风拿过他的鼠标,将删除的文件恢复,下周董事会,把修复师的片段放进去。他忽然轻笑一声,但恋爱综艺也要保留,用流量反哺传统文化,这才是聪明的做法。
安青怔怔地看着他操作电脑的侧影,灯光在他轮廓分明的脸上投下深邃阴影。这个总是冷硬如冰的男人,竟然懂这种平衡之术
为什么帮我
费和风的动作顿了顿,没回头:因为你是公司最值钱的创意资产。他关掉电脑,明天九点准时开会,别迟到。
脚步声消失后,安青才发现自己的心跳快得离谱。办公桌上不知何时多了一杯热可可,氤氲的热气模糊了窗外的雪光,也模糊了他对这位冷面总裁的认知。
第三章
暗流涌动
项目启动会异常顺利。当非遗传承人在大屏幕上展示古法造纸技艺时,连最挑剔的董事都露出赞许神色。安青松了口气,却注意到费和风全程没有看他,只是专注地翻阅数据报表。
散会后,市场部总监张启明突然拦住安青:安总监好手段啊,连总裁都被你说服了。他笑得不怀好意,不过听说你为了这个项目,找了费总不少次
安青皱眉:工作交流而已。
是吗张启明压低声音,有人看到你凌晨从总裁公寓出来呢。
这句话像冰锥刺进安青心脏。他猛地抬头,却见张启明已经走远,背影带着胜利者的姿态。谣言如同藤蔓,在公司各个角落悄然蔓延。创意部的同事开始刻意疏远他,茶水间的窃窃私语总能在他靠近时戛然而止。
他想向费和风解释,却发现对方总是刻意避开单独见面的机会。直到某天深夜加班,他在安全通道撞见费和风正在打电话。
联姻不可能。男人的声音带着罕见的烦躁,公司需要李氏的资金,但不代表我要牺牲自己。
安青下意识后退,却踢到了楼梯台阶。费和风立刻挂断电话,目光锐利如鹰:你都听到了
抱歉,我不是故意的。
安青,费和风走近一步,楼梯间昏暗的灯光让他的表情看不真切,在这个公司,想往上爬总要付出代价。他忽然抬手,指尖擦过安青的脸颊,但我不希望你成为其中之一。
这个突如其来的触碰让安青浑身僵硬。他看到费和风眼底一闪而过的复杂情绪,有挣扎,有不忍,最终都归于冰冷的克制。
第四章
背叛的种子
《故城记忆》项目进入拍摄阶段,安青带队深入老街取景。他和非遗老艺人同吃同住,拍摄素材日益丰富,却接到费和风紧急召回的电话。
项目暂停。总裁办公室里,费和风的声音没有一丝温度,李氏集团要求更换总导演,用他们指定的人选。
安青如遭雷击:为什么我们的素材已经完成60%了!
因为我们需要他们的追加投资。费和风将一份文件推到他面前,这是新的合作协议,你只需要签字。
安青翻看文件,手指因愤怒而颤抖。协议要求删除所有非遗内容,改成纯偶像恋爱综艺。费和风,你明知道这是在毁掉整个项目!他第一次连名带姓地叫他,我们当初说好的平衡呢
我是总裁,要对公司负责。费和风别开视线,创意总监只需要执行命令。
你还记得自己说过文化需要尊重吗安青将文件狠狠摔在桌上,还是说那些话都是骗我的
办公室陷入死寂。安青看到费和风紧握的双拳,指节泛白,却始终没有回头。那天晚上,安青独自回到空无一人的拍摄现场,看着镜头里老艺人布满皱纹的手,第一次尝到绝望的滋味。
他不知道的是,费和风在他离开后砸碎了办公室所有能砸的东西。落地窗外,李氏集团的大楼灯火通明,如同吞噬良知的巨兽。
第五章
雪夜真相
张启明的小动作越来越明显。他不仅接管了项目的实际控制权,还在公司内部散布安青即将被解雇的谣言。安青试图收集他挪用项目资金的证据,却发现所有账目都被做得天衣无缝。
需要帮忙吗
一个陌生号码发来的信息让安青警觉。对方发来一份加密文件,竟是张启明与李氏集团私下交易的录音。安青立刻约对方在公司楼下的咖啡馆见面,却没想到等来的是费和风。
为什么帮我安青搅动着冷掉的咖啡。
他越界了。费和风看着窗外的雪,这个项目可以商业化,但不能肮脏化。他顿了顿,联姻的事,我推掉了。
安青猛地抬头,撞进他深邃的眼眸。那里不再是冰冷的湖面,而是翻涌着复杂情绪的漩涡。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
因为……费和风的声音低沉而沙哑,我不想让你误会我。
那个雪夜,他们聊了很多。费和风说起家族对他的控制,说起商场的身不由己,说起第一次看到安青方案时的震撼。安青也说起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执念,说起那些被遗忘的手艺如何需要被看见。
当咖啡馆打烊时,费和风忽然握住他的手:等这个项目结束,我们……
话未说完,安青的手机突然响起。是医院打来的电话,那位接受拍摄的古籍修复师突发脑溢血,正在抢救。
data-fanqie-type=pay_tag>
第六章
最后的抗争
老艺人最终没能抢救回来。安青在病房外守了三天三夜,手里紧紧攥着老人赠予的修复工具。费和风默默陪在他身边,没有多余的安慰,却在他最崩溃的时候递过一杯热水。
我们把项目改回来吧。安青的声音嘶哑,就用已经拍好的素材,做成纪录片。
费和风点头:我会处理。
他们以为这是救赎的开始,却不知深渊早已在前方等待。费和风动用关系恢复项目原貌,却触发了张启明的最后反击。他联合李氏集团,将伪造的证据匿名举报给证监会,指控费和风利用项目洗钱。
公司股价暴跌,董事会紧急召开会议要求罢免费和风。安青看着被记者围堵的费和风,突然明白这才是对方真正的目的。他冲进会议室,当着所有董事的面播放了张启明的录音。
够了!费和风突然开口,不用再争了。他看向安青,眼神温柔得让人心碎,安青,有些事,该结束了。
那天下午,费和风宣布辞去总裁职务,同时公开了所有项目账目。张启明被警方带走调查,李氏集团也因涉嫌恶意收购被立案调查。《故城记忆》项目最终得以完成,却再也没有了当初的温度。
第七章
烬余
一年后,《故城记忆》纪录片获得最佳纪录片奖。安青独自站在领奖台上,看着台下空荡的座位,那里曾经坐着那个承诺会陪他见证荣耀的人。
费和风离开后就彻底消失了。有人说他出国了,有人说他被家族禁足,安青只收到过一封没有署名的信。信里只有一张照片,是他们深夜加班时在办公室拍的合影,背面写着一行小字:有些火,燃烧过后只剩下灰烬,但至少照亮过黑暗。
颁奖典礼结束后,安青独自回到曾经的创意部。办公室已经换了新的主人,只有他办公桌的角落,还留着一个小小的非遗纸鹤。那是费和风在某个深夜,笨拙地跟着教程折的。
手机突然震动,是医院的来电。安青最近总是咳血,检查结果刚刚出来——晚期肺癌,可能是长期熬夜和压力过大导致的。
他走出写字楼,外面又下起了雪。雪花落在掌心,瞬间融化成水,像极了那些来不及说出口的话。安青抬头望向天空,仿佛能看到那个雪松味的身影。
原来有些爱情,就像文化公司里的理想主义,终究抵不过现实的碾压。他们曾经试图用微光点亮黑暗,最终却只留下满地烬余。
安青轻轻咳嗽起来,鲜红的血滴落在洁白的雪地上,开出一朵凄美的花。远处的霓虹灯闪烁,映照着这座依旧繁华的城市,却再也照不亮他眼中的荒芜。
番外
未寄出的邮件
费和风的私人邮箱里,存着一封从未发送的草稿。收件人栏里,安青两个字被光标反复圈点,像他从未宣之于口的心事。
第一次在董事会上看到安青据理力争时,他正被家族的联姻条款逼得喘不过气。那个戴着细框眼镜的男人,说起老街木匠的刨花如何飘进童年窗棂时,眼里有他早已熄灭的光。他故意用最刻薄的话驳回方案,转身却让特助去核实那些老手艺作坊的存续状况——原来真的有位古籍修复师,每天清晨会去城南喝豆浆。
张启明散播谣言的那周,他把安青的加班申请批得格外爽快。深夜走过创意部,总能看见那盏亮到最晚的灯。有次他站在门口,看安青趴在键盘上浅眠,额前碎发被空调风吹得轻颤,竟鬼使神差地折了只纸鹤放在桌角。纸鹤的翅膀歪歪扭扭,像他此刻失控的心跳。
安全通道里那句联姻不可能,是他这辈子说得最冲动的话。听见身后急促的脚步声消失,他靠着冰冷的墙壁滑坐下来,烟蒂烫到手指才惊觉。手机里李氏千金的信息还在闪烁,他却在备忘录里写下:安青提到的那部关于榫卯的纪录片,找资源存起来。
老艺人的葬礼上,安青穿着黑色风衣,背影单薄得像随时会被风吹走。费和风站在人群最后,口袋里的暖手宝早已凉透。他知道安青在怨他,怨他没能保住那些镜头里的时光,可他不能说——李氏握着的不仅是投资,还有他父亲当年挪用公款的证据。
提交辞呈的前一晚,他去了安青的公寓楼下。三楼的灯亮着,窗帘上映出伏案的影子。他想象着安青此刻正在修改纪录片的旁白,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或许和他胸腔里钝痛的频率重合。手机编辑了又删的信息停留在:方案里那个木雕纹样,我认识位老匠人能复刻,要不要……最终还是清空了输入框。
在异国的疗养院里,他反复看着《故城记忆》的片尾彩蛋。修复师哼着小调补书页的背景音里,藏着他当时低声提醒安青镜头再推近点的声音。护士进来换药时,总能看见他对着屏幕上那个瘦得脱形的领奖人发呆,床头柜上的合影被摩挲得边角发白——那是实习生偷拍的,他低头看安青的电脑,阳光刚好落在两人交叠的手背上。
直到收到特助发来的讣告,费和风才敢点开那封草稿。邮件里只有一句话:那年雪夜你问我雪化了会不会是春天,我现在才知道,有些雪落下来,就再也化不了了。
发送键终究没有按下。窗外的梧桐叶落了又生,他对着空荡的病房轻声说:安青,我找到能复刻木雕的匠人了。
风穿过走廊,带起一张飘落的纸巾,像只断了线的纸鹤。
整理工作室时,安青的指尖触到个硬纸盒子。打开来看,竟是那只歪歪扭扭的纸鹤,翅膀边缘已经泛黄,却被人用透明胶带仔细粘过。
他忽然想起那个清晨。加班到天光泛白时,发现案头多了只折纸,当时只当是哪个实习生的恶作剧。直到某次会议瞥见费和风捏着钢笔的手指
——
骨节分明,指尖有道浅淡的月牙形疤痕,正和纸鹤翅膀上被指甲掐出的痕迹完全吻合。
那天他把纸鹤塞进抽屉深处,却在深夜改方案时,反复拉开抽屉看它。费和风的脸总在屏幕蓝光里浮现,有时是提案会上冰冷的侧脸,有时是安全通道里紧绷的下颌。安青对着空白文档发呆,原来恨一个人的时候,目光是藏不住的,连带着那人袖口露出的半截手表链,都记得比项目数据清楚。
第一次在医院走廊接过那杯热水时,安青闻到费和风身上的雪松味混着消毒水,竟奇异地让人安稳。他盯着对方递来水杯的手,疤痕在虎口若隐若现,突然想起张启明说的
凌晨从总裁公寓出来——
那时费和风确实在公寓,只不过是在帮他修改被黑客攻击的项目文件。
纪录片获奖那天,安青在后台摸到口袋里的药瓶。化疗的副作用让他指尖发麻,却能准确摸到药瓶里藏着的东西
——
半枚断裂的木雕纹样。是费和风离职前托人送来的,附纸条说
找到能复刻的匠人了。他摩挲着纹样边缘,突然明白那些被删除又恢复的非遗片段,那些张启明没能毁掉的原始素材,从来都不是偶然。
咳血加重的夜里,安青会坐在窗边看写字楼的灯火。费和风离开后,那栋楼的顶层总亮着一盏灯,像只沉默的眼睛。他曾写过封邮件,想问费和风雪夜未说完的话是什么,却在发送前改成了项目进度汇报。有些爱意太沉重,连呼吸都带着玻璃渣的疼,怎么敢让对方知道。
纸鹤翅膀上的胶带终于彻底老化,碎片落在病历本上。安青用最后一点力气,将木雕纹样拼回完整的形状
——
是《故城记忆》片头那个缠绕着藤蔓的
和
字。窗外的雪又开始下,他想起费和风说过
有些火至少照亮过黑暗,原来他们都是彼此的烬余,在熄灭前,曾短暂地燎过对方的荒原。
番外
寻常日记
清晨六点,安青被厨房传来的轻微声响惊醒。他披了件毛衣走出卧室,看见费和风正站在灶台前煎蛋,晨光透过纱窗落在他肩头,把轮廓描得格外柔和。
吵醒你了
费和风回头,左手拿着锅铲,右手还捏着片吐司,今天要去给剪纸张师傅送新做的相框,得早点出门。
安青靠在门框上笑:某人上周还说煎蛋要讲究火候,结果自己把吐司烤焦了。
灶台上的吐司确实边缘发黑,费和风耳尖微红,把煎好的蛋盛进盘子:失误而已。
他转身时,安青注意到他袖口沾着点木屑
——
昨晚两人一起给老木匠做的工具盒,费和风磨边角时不小心蹭到了。
早餐桌上摆着两副碗筷,青瓷碗里盛着白粥,旁边的小碟子里是费和风特意去巷口买的酱萝卜。安青舀粥时,看见碗底沉着几粒莲子,突然想起去年在医院,费和风笨拙地用保温杯泡莲子羹,结果糖放多了发苦。
张师傅说想教我们剪福字,
费和风咬了口吐司,下周末有空吗
当然,
安青抬眼,不过你上次被胶水粘住手指的事,可别再发生了。
费和风放下筷子,伸手揉了揉他的头发:彼此彼此,是谁拍糖画艺人时,把相机镜头对着糖浆差点烧了机器
收拾碗筷时,安青在消毒柜最下层摸到个熟悉的玻璃罐。打开来看,里面的纸鹤又多了几只,最新的那只用暗红卡纸折成,翅膀上画着小小的榫卯纹样。他捏起纸鹤转身,正对上费和风含笑的目光。
昨天看你整理修复师的笔记,
费和风走过来,从背后轻轻环住他,想起你说过他最擅长榫卯结构。
安青把纸鹤放回罐里,罐底沉着半枚木雕纹样
——
去年费和风送来的那枚,如今被他补成了完整的
安
字。阳光透过窗户落在纹样上,木缝里的金粉闪闪烁烁,是费和风熬夜用金箔一点点填进去的。
午后的工作室来了位特殊客人。古籍修复师拎着个布包走进来,颤巍巍地从包里拿出几本线装书:小安,你看看这几本能不能修
老人的手比去年丰润了些,袖口沾着点糨糊,是刚从工作室过来的样子。
李师傅您坐,
安青搬来藤椅,费和风已经泡好了茶,上次您说的那套修复工具,我们托人在苏州找到了。
老人接过茶杯,眼睛笑成了月牙:你们俩啊,比我那不争气的徒弟还上心。
他看向墙上挂着的《故城记忆》海报,这片子我看了三遍,就是可惜……
不可惜。
费和风打断他,指了指展柜里的新展品,下个月我们办非遗体验展,您来教孩子们修书页好不好
老人连连点头,临走时塞给安青一包桂花糕:你上次说爱吃甜的,家里老婆子做的。
安青捏着温热的纸包,突然想起去年老人在病房昏迷时,自己也是这样攥着他的工具,只是那时手里的温度凉得刺骨。
傍晚收工后,两人沿着老街散步。费和风替安青把围巾系好,指尖擦过他的下巴:下周基金签约,穿我给你买的那件驼色大衣
太正式了吧。
安青踢着脚下的石子,我们现在又不是在公司。
但这是你争取来的。
费和风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他,第一次在董事会上,你说要让老手艺活下去,我就知道你一定能做到。
安青愣住了。原来那些他以为对方没在意的瞬间,都被悄悄记在了心里。就像此刻路灯亮起,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交叠处再也分不清彼此。
回到家时,费和风突然从背后拿出个小盒子:忘了给你。
里面是枚银质书签,背面刻着细小的
和
字,边缘打磨得十分光滑。找银匠打的,
他有些不好意思,你总说书签太滑。
安青捏着书签走进书房,看见书桌上摊着的笔记本,最新一页写着:李师傅的修复课程安排
——
周三下午两点,记得买孩子们用的糨糊。
旁边有行小字,是费和风补的:我已经订好了,草莓味的。
窗外的月光漫进来,落在玻璃罐的纸鹤上。安青忽然想起去年雪夜,费和风没说完的那句话。现在他不用问了,因为每个寻常的日期里,答案都在
——
是煎焦的吐司,是补好的纹样,是老人手里温热的桂花糕,是路灯下交叠的影子。是所有被辜负过的时光,都在此时此地,得到了最温柔的补偿。
番外
木窗暖阳
打印机卡纸的声音在工作室炸开时,安青正对着电脑核对非遗展的参展名单。费和风捏着半截卡纸从机器后探出头,额前碎发沾了层灰,像只刚钻进烟囱的猫。
都说了这台老机器要轻推,
安青把笔往桌上一搁,上周才请师傅修过。
是齿轮老化。
费和风抽出卡纸,边角在掌心硌出红痕,你非要坚持用这台二手的,说有时代感
——
这是老照相馆留下来的,
安青提高了音量,你上次还说复古风适合展厅。
两人僵在原地,阳光透过木窗棂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像被打碎的玻璃。隔壁糖画铺的吆喝声飘进来,衬得工作室的沉默格外突兀。最后还是费和风先转过身,从抽屉里摸出备用的打印纸:先打参展证,下午我去买台新的。
安青没应声,却在费和风弯腰装纸时,默默递过湿巾。男人的耳根还泛着红,接过湿巾时指尖擦过他的手背,像刚才那场没发完的火,突然就熄了。
傍晚去给老木匠送工具时,巷口的馄饨摊飘来香气。费和风要了两碗虾仁馅的,安青盯着他碗里的香菜皱眉:说了我不吃这个。
忘了。
费和风把自己碗里的香菜夹过去,忽然笑出声,早上是谁气鼓鼓地说再也不跟我说话
谁气鼓鼓了。
安青戳着馄饨,是某人笨手笨脚,连打印机都搞不定。
话虽如此,却把自己碗里的虾仁拨了两个过去。
老木匠正在给木梳刻花纹,看见他们进来直乐:又拌嘴了
他指了指墙角的木箱,上次说的那批榫卯模型做好了,你们俩抬回去。
箱子比想象中沉,下台阶时费和风没站稳,安青拽了他一把,两人差点一起摔下去。站稳后对视一眼,都忍不住笑起来。安青的眼镜滑到鼻尖,费和风伸手替他推上去,指尖擦过温热的耳廓:慢点。
回去的路上,晚风卷着桂花香。费和风突然停下脚步,从口袋里摸出个小木牌:中午吵架前刻的。
木牌上是只歪歪扭扭的兔子,耳朵上还留着刻错的痕迹。
安青捏着木牌笑:比你第一次折的纸鹤还丑。
却把它塞进了外套内袋,贴着心口的位置。
深夜整理展厅时,安青发现费和风把自己收集的老唱片摆错了年代。1985
年的邓丽君怎么能跟
1990
年的
Beyond
放一起
他叉着腰抱怨,转身却看见男人正用手机拍他,你干嘛
存起来,
费和风晃了晃手机,等老了看看谁当年总爱较真。
安青抢过手机要删,屏幕上却跳出老木匠发来的消息:两个小伙子抬箱子时手牵着手呢,老头子我没看错吧
窗外的月光爬上展台,照着那些沉默的老物件。争吵声、笑声、木梳划过发丝的轻响,混着远处的蝉鸣,像首没谱的歌。安青靠在费和风肩上,听着他平稳的心跳,突然明白所谓安稳,不过是有人愿意跟你为打印机吵架,为香菜拌嘴,却在每个转身时,都记得把你的喜好悄悄记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