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七零娇女随母改嫁,渣全家急哭了 > 第21章  白家人心里眼里,只有白疏影

宣传处的会议室里,彭处长和几位宣传干事已经就坐,还有一些围观群众,为此次岗位竞争发表意见建议。
白映雪在门口碰到了李佳,李佳一身笔挺的军装,下巴微微扬起,“你还真的来了,我以为你不敢来了呢!怎么,还真有人会答应接受你的采访?”
白映雪微微一笑,“你不是也来了吗。”
“我当然得来了,整个大院谁不知道,我主持、朗诵、写作样样拔尖!这岗位非我莫属!”
李佳就不信,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姑娘能比得过自己,听说她妈妈是个军医,她也只是高中文化,自己可是受过专业培养的工农兵大学毕业生!总不能连高中生都比不过吧?
那样,可就太丢脸了。
白映雪丝毫不慌,“彭处长可说了,这个岗位是择优录取,我们属于公平竞争。谁有真本事谁就胜任岗位!”
李佳面露不虞,眉毛微挑,“当然是我更厉害!一会儿你输了可别说我仗着父亲欺负你!”
说罢不等白映雪回应,李佳率先往楼里走去,两条麻花辫一甩一甩的。
会议室里坐满了人,彭处长见两人进来,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宣布考核开始。
白映雪微微攥紧挎包的背带,将稿件展开,放在彭处长面前的桌子上。
随着稿件一起交上去的,还有那张纸条。
临走时,白映雪将它从赵大叔那里要了过来。
彭处长看到纸条后,微微一愣,随即拿起那泛黄的纸张,细细看过后又拿起白映雪的稿件。
良久,他说不出一句话来,只是默默地将稿件传阅给其他干事。
稿件从宣传干事传到大院军属,现场每一个人都几乎看过了白映雪的稿子,最后传到了李佳手里。
李佳刚看了一段,就收回之前满不在意的表情,面色凝重的往下看。
当然,李佳的稿件也在每人手中传阅,力求做到公平公正。
半个小时过去了,彭处长清了清嗓子,“这次的稿件中,白映雪同志的选题较为新颖,宣传报道也生动,振奋人心。李佳同志的报道同样别开生面……大家有什么意见吗?”
“我觉得白同志的稿件更好,一开始我以为采访退伍残疾老兵这种题材肯定是消极的沉重的,可白同志的稿件将那种革命先烈的不屈,顽强都写了出来,而且我们正要了解那段历史,熟知革命先烈的故事,才能更好的报效祖国。”
“我感觉李同志的稿件更好一些,宣传报道是严肃认真的,李同志的稿件虽中规中矩,但并无错处,也没有那么大的争议……”
会议室里众人各执一词,彭处长也比较头疼,看来只能再临时加一场考核。
“既然这样我们就现场出题,模拟采访一位刚从边防调回来的老连长,两位同志现场发挥,最后决定这个岗位的归属。”
两人都同意,李佳决定先上。
她问题准备充分,从“请谈谈您的战斗经历”到“如何理解保卫祖国的意义”,层层递进,逻辑严密。
老连长一一作答,但回答像是背报告,缺乏鲜活细节。
轮到白映雪时,她没急着提问,而是先给老连长倒了杯水,“连长,听说您驻守的那个哨所,冬天积雪能没过腰?”
老连长眼睛一亮:“何止!最深的地方能埋整个人哩!我们得拴着绳子出门,不然就被风吹跑了!”
“那你们怎么解决吃饭问题呢?”白映雪适时追问,眼睛睁得圆圆的,像个好奇的孩子。
老连长来了精神,绘声绘色讲起如何在暴风雪中挖雪洞,用压缩饼干做创意料理,怎样用收音机接收断断续续的春节晚会信号……那些艰苦却充满人情味的故事源源不断流淌出来。
李佳在旁边听着,脸色渐渐变了。她意识到白映雪的采访挖出了更多生动素材,而这些恰恰是最打动人的内容。
这次她可能真的输了,输的彻底,但李佳的眼神却亮亮的,像是发现了什么新大陆。
考核结束,彭处长让两人回去等通知,但白映雪的采访稿件,已经被确定下来刊登在下期宣传处的报纸上。
李佳在走廊上叫住白映雪,“那个谁……你等等。”
白映雪没理她,以为她又要开始咄咄逼人,高高在上。
没想到李佳却小跑着追上她,拉住她的手臂,表情复杂。
白映雪微微挑眉,“怎么?又要说我这次输定了?”
“不是,你今天的采访……很好。稿件也写得好。”李佳说得有点艰难,“比我好。”
白映雪惊讶地睁大眼睛。
“我承认你更有创意,”李佳直率地说,“但你那套太不规范了。宣传工作是严肃的,不能太随意。”
白映雪认真起来,“我觉得宣传既要严肃,也要让人爱看。战士们辛苦一天,拿起报纸要是都是板着脸的说教,多没意思。”
李佳怔了怔,这话她父亲也说过,但她总不以为然。
“你,你果然名不虚传,之前是我小瞧你了,下次如果有机会,希望我们能一起合作。”
李佳耸了耸鼻尖,“这回可能没机会跟你一起了,下次吧。”
白映雪无奈摇了摇头,这小姑娘虽然骄纵,但也直率,也没那么讨人厌。
白疏影之所以会被“霸凌”,怕是她自己做了什么不好的事。
人都会将自己不幸的原因归结到别人身上,以此来减轻痛苦。
白疏影就是那样的人。
白映雪不再想她,回家准备把好消息告诉母亲,母亲中午被顾野那么一闹,估计心里还不舒坦呢。
让她高兴高兴也好。
等回到家,曾明琼已经做好了饭菜,现在她刚回卫生连工作,目前主要任务是熟悉同志们彼此间的节奏,之后在慢慢接受重要工作。
白映雪见母亲哼着《红色娘子军》的调子,面色红润饱满,并没有受别人影响的样子,便放下心来。
也对,母亲向来看得开,不然也不会那么果断地离婚,哪能因为别人莫须有的话不开心。
“妈,我今天的稿件选上了!下期报纸就能看到。岗位嘛,不太好说,不过问题也不大。”
“真的?我就说嘛,我闺女这么厉害,一出手就有,咋可能不成!快,饿坏了吧,赶紧多吃点!不够妈再给你盛!”
今天吃高粱米饭,有点喇嗓子,但已经很好了,以前在白家,她只能喝点米粥,还是稀的,也只有曾明琼会心疼她,时不时把自己的口粮省下来贴补闺女。
白家人心里眼里,只有白疏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