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双嫁:金铃劫 > 第一章

第一章
深宫谗言
永和宫内,金丝熏炉里袅袅升起檀香的青烟,在雕梁画栋间缠绵缭绕。贵妃林氏着一袭绛红色宫装,金线绣成的牡丹在裙摆处恣意绽放,每走一步都似踏花而行。她轻抚鬓边点翠步摇,珠翠相击发出清脆声响。
殿内静谧得能听见香炉中檀香燃烧的细微噼啪声。两个小宫女跪在太后榻前,小心翼翼地为她捶腿,连呼吸都放得极轻。
太后娘娘,贵妃声音娇柔似水,带着几分委屈,您说说,这贤妃妹妹也不知给皇上灌了什么迷魂汤,竟要将娇儿嫁到那塞外苦寒之地去。
太后斜倚在紫檀木雕花榻上,半阖着眼,手中缓缓拨动着一串沉香木佛珠。那佛珠每颗都打磨得圆润光滑,显然是被摩挲多年。
皇帝自有考量。太后声音平淡,听不出情绪,手中的佛珠却停顿了一瞬。
贵妃见状,忙凑近几分,鎏金护甲划过榻沿,发出细微的刮擦声。可是太后,她压低声音,仿佛说着什么机密要事,那塞外世子病得连床都下不来,太医都说熬不过这个冬天。娇儿嫁过去,岂不是守活寡
太后拨动佛珠的手又顿了顿。
贵妃趁热打铁,声音更轻:再说...贤妃妹妹前儿个偷偷跟我说,她倒是看中了江南首富陆家的公子,说是什么文武双全,家财万贯,嫁过去就是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太后蓦地睁开眼,精明的目光扫过贵妃的脸:有这等事
贵妃拿起团扇轻摇,扇面上绣着精致的蝶恋花图样,扇出的风带着淡淡花香:可不是嘛。要我说,娇儿毕竟是您的亲孙女,怎能嫁去那等地方受苦反倒是薇儿,性子柔顺,嫁过去说不定还能给病世子冲喜呢。
太后沉吟片刻,指尖轻轻叩着榻沿:富也富不过国家呀。世子的妻子,总比商贾之妻尊贵。
贵妃顿时泪光盈盈,取出绢帕拭了拭眼角,声音哽咽:母后,那个世子听说都快要死了!就因皇上疼爱贤妃,才想把薇儿嫁到富商家去享福...娇儿若是知道父皇这般偏心,不知该多伤心呢。您是最疼娇儿的,忍心看她往火坑里跳吗
太后长叹一声,终是松了口:罢了,哀家再斟酌斟酌。
贵妃心中暗喜,面上却仍是一副楚楚可怜的模样:多谢母后怜惜。
三日后,太后召皇帝至慈宁宫。宫人们都被屏退,只留母子二人在内殿说话。殿内静得能听见烛火跳动的声音。
皇帝的安排,哀家觉得不妥。太后慢条斯理地拨着佛珠,娇儿性子烈,嫁到塞外怕是会生事端。不如让薇儿去,她温婉懂事,或能体贴病中世子。
皇帝皱眉,手中的茶盏轻轻放在案上:母后,此事已定。塞外虽远,但那世子是儿臣亲自考察过的,品性温良,才华出众,只是体弱些。薇儿性子柔顺,正好相配。
皇上!殿门突然被推开,贤妃跌跌撞撞闯进来,扑通跪地,声音颤抖,求皇上开恩!薇儿才十六,塞外路远,她身子弱,经不起折腾啊!
太后冷冷道:贤妃,你好大的胆子,竟敢擅闯慈宁宫!
臣妾不敢!贤妃磕头不止,额间很快现出红痕,只是薇儿她...她昨夜得知要远嫁,哭了一宿,今早竟发起热来。求皇上、太后怜惜...
太后冷哼一声:既如此,更该让她去塞外静养。塞外天地广阔,最是养人。
贤妃还要再求,太后却一摆手:不必多说。就这么定了。娇儿嫁江南陆家,薇儿嫁塞外世子。三日后的吉日,一同出嫁。
贤妃瘫软在地,泪如雨下。皇帝欲言又止,终是叹了口气,拂袖而去。
第二章
姐妹恩怨
月光如水,洒在青石路上,映出林薇单薄的身影。她悄悄来到贤妃宫中,见母亲正对着一件未完成的嫁衣垂泪。
母妃。林薇轻声唤道,跪在贤妃膝前。
贤妃急忙擦泪,强颜欢笑:薇儿怎么来了明日要大婚,该好生休息才是。
林薇将头枕在母亲腿上,声音哽咽:女儿不怕远嫁,只担心母妃日后无人照应。姐姐的母妃得宠,定会为难于您。
贤妃抚着女儿青丝,哽咽难言:是母妃无能,护不住你...她从枕下取出一个锦囊,塞入林薇手中,这里有些银票和首饰,你贴身藏好。塞外路远,万事小心。
林薇抬头,泪眼朦胧:母妃,我走后,您一定要保重。若是贵妃为难您,就去求太后...
傻孩子,贤妃苦笑,太后若是肯怜惜我们,又怎会...她突然噤声,警惕地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薇儿,记住母妃的话:塞外虽苦,但远离这是非之地,未必不是福分。那世子听说品性不坏,你好好待他,或许能得一份真情。
林薇重重点头,将锦囊仔细收好。母女二人相拥而泣,直至夜深。
回忆如潮水般涌来。林薇想起小时候,林娇总是抢她的玩具,撕她的画作。有一次,父皇赏了她一盒精致的胭脂,林娇看见后,故意失手打翻在地,还用脚踩得粉碎。
你也配用这么好的东西林娇当时冷笑着说,你娘不过是个不得宠的妃子,你也只配用我剩下的。
最让林薇难忘的是十岁那年,她在御花园偶遇父皇,父皇夸她琴弹得好,赏了她一架古琴。第二天,那架古琴的琴弦就全部被割断了。她清楚地记得,在断弦中间,发现了一个小小的金丝蝴蝶发簪——那是林娇最心爱的饰物。
但这些她从未告诉过母妃,她知道贤妃在宫中的处境艰难,不想再给母亲添麻烦。
data-fanqie-type=pay_tag>
另一边,林娇正在贵妃宫中试穿嫁衣。大红的云锦上用金线绣出凤凰于飞的图案,华美异常。八个宫女围着她,小心翼翼地整理着衣摆。
娘,听说那陆家公子俊朗非凡,还是新科武状元林娇对着铜镜左照右照,满面喜色。
贵妃得意道:自然!娘怎么会让你受委屈那陆家富可敌国,在江南的宅邸比王府还气派。你嫁过去就是少奶奶,比那个病秧子世子强多了!
林娇突然蹙眉:可是妹妹她...
管她作甚!贵妃冷哼,挥手让宫人们退下,贤妃那个贱人,仗着有几分姿色就想爬到我头上!这次让她女儿去塞外吃沙子,看她还得意!
她走近女儿,压低声音:娇儿,陆家虽富,终究是商贾。你嫁过去须得牢牢掌权,早日生下嫡子。只要拿住陆家的财权,日后在朝中也好有个照应。
林娇点头,眼中闪过精明之色:女儿明白。她顿了顿,忽然想起什么,对了娘,前儿个我听说,陆公子一直在找什么儿时的救命恩人,好像是个会武功的女子,还留给他一个信物...
贵妃眯起眼睛:哦这倒是个要紧的消息。你嫁过去后,务必查清楚这件事。若是真有什么人,尽早处置了,免得日后生事。
女儿晓得。林娇唇角勾起一抹冷笑,我得不到的,别人也休想得到。
第三章
错位花烛
大婚之日,皇宫张灯结彩,十里红妆。两顶华美的凤轿并排停在宫门前,等待着各自的新娘。
林薇戴着沉重凤冠,红盖头下泪眼朦胧。她在贤妃面前叩别:母妃保重,女儿...女儿去了。
贤妃泣不成声,将一枚玉佩塞入女儿手中:这是娘为你求的平安符,好生带着。若有机会...捎个信回来。
林娇那边却是另一番光景。贵妃亲自为女儿整理嫁衣,悄声道:娇儿,记住娘的话。陆公子若是对你冷淡,定是因为外面有人。你得多留心,尽早除掉隐患。
迎亲的号角响起,两队人马浩浩荡荡出发。林薇的轿辇向北,出塞外;林娇的向南,往江南。两位公主的命运,在这一刻彻底分岔。
陆府张灯结彩,宾客盈门。江南首富娶公主,这场婚事轰动全城。府邸内外摆了三日流水席,来往宾客络绎不绝。
新房内,红烛高燃,锦绣堆叠。林娇端坐床沿,心中忐忑又期待。她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伴随着窗外隐约传来的宴饮喧哗。
忽听门响,一双锦靴停在她面前。盖头被掀开,她抬头,对上一双深邃眼眸。男子面容俊朗,眉宇间自带英气,正是陆宸。
公主。他淡淡行礼,语气疏离得如同对待陌生宾客。
合卺酒过,陆宸竟转身欲走。
夫君要去何处林娇急问,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
陆宸脚步一顿,却没有回头:书房尚有事务未处理,公主先歇息吧。
门被轻轻带上,林娇愣在原地,指甲深深掐入掌心。红烛噼啪作响,在她眼中映出两簇跳动的火焰。
塞外草原,婚礼简单却庄重。虽然国力微弱,但老国王还是为世子举办了隆重的仪式。世子赵珩虽然面色苍白,却坚持完成了所有礼仪。
新房内,林薇自己掀开盖头,见世子靠在榻边轻咳,忙上前为他抚背。
委屈公主了。赵珩微笑,眼神温和如春水,我这般病体,实非良配。
林薇摇头,为他斟上一杯热茶:既成夫妻,自当相互扶持。
赵珩接过茶盏,手指不经意触到她的指尖。两人俱是一怔,随即相视而笑。红烛下,一对新人相对无言,却有一股暖意在帐中流淌。
第四章
陌路夫妻
数月过去,林娇独守空房已成常态。陆宸总是以事务繁忙推脱与她相处,即便偶尔回房,也是和衣而卧,天明即起。
这日清晨,林娇特意早起,亲自下厨做了几样点心,来到书房外。
夫君,她轻叩门扉,妾身做了些点心,可否...
不必了。门内传来陆宸冷淡的声音,我已用过早饭,公主自用吧。
林娇咬紧下唇,手中的食盒几乎要捏碎。她转身离去,裙摆拂过青石路面,发出簌簌声响。
回到房中,她终于忍不住摔碎了茶盏,瓷片四溅:给我查!翻遍江南也要找出那个让他念念不忘的贱人!
丫鬟战战兢兢地应声退下。不久,心腹回报:陆宸一直在寻找一个童年时救过他的女孩,只知那女孩骑术精湛,留给他一枚金铃作为信物。
金铃林娇冷笑,好啊,我倒要看看,是什么天仙似的人儿,让他连公主都看不上!
她立即吩咐手下:去,把陆宸贴身小厮找来,就说本公主要问话。
不多时,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厮被带进来,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抬起头来。林娇冷冷道,你伺候公子多久了
回、回公主,小的伺候公子三年了...
那你可知道,公子在找什么人据说是个女子,还留了个金铃
小厮脸色顿时煞白:小的、小的不知...
林娇使了个眼色,旁边的嬷嬷立即上前,狠狠掐了小厮一把:在公主面前还敢撒谎
小厮疼得直抽气,终于吐露实情:公子确实在找一个姑娘,是十年前救过他的...那时公子随老爷出京经商,途中遇到土匪,是个小姑娘救了他...那姑娘骑术很好,临走时留下一个金铃...
林娇眼中闪过寒光:可知道那姑娘叫什么长什么模样
不、不知道...公子只说,那姑娘的眼睛很亮,像天上的星星...
够了!林娇猛地一拍桌子,滚出去!
她独自在房中踱步,心中涌起一个念头:既然找不到这个人,那就造一个出来。只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女子,冒充那个救命恩人,还怕陆宸不回头
然而这个计划还没实施,她就得知了一个更让她震惊的消息:陆宸奉命出征,要去攻打的就是林薇嫁的那个塞外小国!
第五章
暗生情愫
与此同时,塞外王帐中,林薇与赵珩却日渐亲密。她发现世子虽体弱,却博览群书,尤其擅长音律绘画。
这日,赵珩在帐中作画,林薇在一旁磨墨。画的是塞外风光,笔墨间自有一股苍茫之气。
没想到世子的画艺如此精湛。林薇由衷赞叹。
赵珩微笑:久病无聊,只好以书画消遣。公主若感兴趣,我可以教你。
林薇正要答话,忽然看见案上放着一本诗集,拿起来翻阅:这是...
是我闲暇时写的拙作。赵珩有些不好意思,让公主见笑了。
林薇细细品读,发现诗中情感真挚,才华横溢,不禁对他刮目相看。
一日,赵珩为她抚琴,琴声淙淙如流水。林薇静静听着,忽然落泪。
怎么了赵珩急忙停手,关切地问。
林薇拭泪笑道:想起母妃了。她从前也常弹这首曲子给我听。
赵珩握住她的手:日后你想家了,我随时为你弹奏。
又一日,赵珩咳血昏倒,林薇日夜不离地照料。当他醒来,见她伏在床边睡着,眼下带着青黑,不由轻抚她的发。
林薇惊醒,喜极而泣:你终于醒了!
赵珩声音虚弱,却满含深情: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数月后,林薇被诊出有孕,整个小国欢欣鼓舞。老国王大喜,下令减免赋税,大赦天下。赵珩更是亲手为孩子制作小木马,脸上是前所未有的红润。
然而此时,边境传来急报:中原大军压境!
第六章
战场重逢
金銮殿上,皇帝看着边关急报,眉头紧锁。贵妃在一旁煽风点火:陛下,塞外小国竟敢拒绝纳贡,分明是不把天朝放在眼里!
林娇趁机进言:父皇,陆宸文武双全,可为统帅!让他去给那些蛮夷些颜色瞧瞧!
她暗忖:让陆宸去灭林薇的国家,正好绝了他的念想!看那个贱人还能不能得意!
陆宸率大军北上,心中却对这场不义之战存疑。为何突然要对一个年年纳贡的小国动武但皇命难违,他只能整军出发。
塞外王城兵力薄弱,老国王忧心忡忡。赵珩欲亲自督战,却被林薇劝阻:你的身子经不起劳累,让我去。
她穿上银甲,提起长枪,俨然一位英姿飒爽的女将军。赵珩看着她,既骄傲又担忧:千万小心,你和孩子都要平安回来。
两军对阵,黄沙漫天。林薇率军出城,红缨银甲在阳光下耀眼夺目。她枪法如神,竟连斩数名敌将。
陆宸在阵后观战,震惊于这位女将的武功。他亲自出马,与之交锋。兵刃相接时,一枚金铃从他怀中掉落。
阳光下的金光刺痛了林薇的眼。她格开他的长枪,厉声问:来将通名!
天朝元帅,陆宸。
林薇愣住,掀开面甲:姐夫竟不认得小妹了
陆宸怔住,这声音...何其耳熟!他盯着她的脸,突然想起什么,猛地看向地上那枚金铃。
第七章
金铃之约
当夜,林薇在帐中辗转难眠。那枚金铃...分明是她十年前送给那个男孩的信物。怎么会落在陆宸手中
她取出笔墨,修书一封,又将金铃与当年赵珩给的玉佩一同放入信中,命心腹送往敌营,约陆宸西山相见。
西山凉亭,茶香袅袅。林薇早早等候在此,已备好热茶。她挽着妇人发髻,腹部微隆,却掩不住眉宇间的英气。
陆宸如约而至,见到她的瞬间,脚步一顿。十年了,他寻找了十年的身影,就这样出现在眼前。
当年一别十余载,我寻你多年...陆宸声音哽咽,不料你竟是二公主。
林薇为他斟茶,神色平静:两国交兵,百姓遭难。我国愿俯首称臣,岁岁纳贡。还请姐夫回朝劝谏父皇。
她垂眸,轻抚腹部:另请转告姐姐,她派的杀手,我已处置了。念在姐妹情分,这次我不追究,但若再有下次...
陆宸大惊:她竟狠毒至此!
姐姐自幼嫉恨我。林薇苦笑,若非父皇庇护,我早已死在她手中。原本...她顿了顿,声音低沉,嫁与你的该是我。姐姐嫌世子病弱,贵母妃才在太后面前进谗。
陆宸心如刀绞,原来他错失所爱,全是阴谋!他看着眼前女子,想起十年前那个骑马救他的少女,想起这些年漫长的寻找,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第八章
毒计连环
陆宸回京面圣,极力劝谏,却被告知这是贵妃和长公主的意思,皇帝也不好更改。
返家后,他径直去找林娇,当面对质。
你竟派人杀亲妹!陆宸怒不可遏,将一枚刺客的腰牌摔在桌上。
林娇先是一惊,随即冷笑:别以为我不知,当年救你的就是她!我们成婚以来,你何曾正眼看过我她都已为人妻母,你还念念不忘!
陆宸恍然大悟:是你在皇上面前进谗,非要灭她国家不可!
是又如何林娇面目扭曲,我就是要她死!从小到大,什么好的都是她的!父皇的宠爱,太后的怜惜,现在连我的丈夫的心也要抢!
战事胶着,陆宸迟迟不肯攻城。林娇又生毒计,修书给赵珩,诬陷林薇腹中胎儿是陆宸的骨肉。
赵珩接到信后,并未立即质问妻子。他暗中调查,知林薇与陆宸确有渊源,却不相信妻子会背叛自己。城破前,他写下休书,托心腹送与陆宸:城破之日,望念旧情,护我妻儿。
第九章
生死对决
最终城池陷落,林薇在混乱中失踪。林娇率亲兵搜捕,得知三十里外寺庙有疑似身影,立即带人围剿。
古寺中,林娇剑指妹妹:今日就是你的死期!
姐姐,何至于此林薇护着腹部,悲声道,我们可是亲姐妹啊!
亲姐妹林娇大笑,笑声凄厉,从小到大,你抢尽父皇宠爱,如今连我丈夫的心也要抢!我岂能容你!
林薇虽有孕在身,仍奋力抵抗,银枪如龙,连伤数名武士。终因体力不支,被绳索绊倒擒住。
剑锋即将落下之际,一支雕翎箭破空而来,直穿林娇心口。
你...竟为了她...林娇看着持弓的陆宸,眼中满是不甘与怨恨,缓缓倒地。
陆宸扶起林薇,为她解开绳索:我带你离开这是非之地。
第十章
归隐山林
多年后,三国交界处的深山中,常见一对夫妇携子采药。那男子俊朗非凡,女子眉目如画,身边跟着个五六岁的男孩,活泼可爱。
他们悬壶济世,恬淡度日,再不问世间纷争。只有风中偶尔传来的铃铛清响,诉说着一段金铃缔缘,红妆劫尽的往事。
有时夜深人静,林薇会取出那枚金铃,轻轻摩挲。陆宸从身后拥住她,在她耳边轻语:可是想他了
林薇微笑摇头,将金铃收好:只是想起母妃。不知她在宫中可好。
放心,陆宸吻了吻她的发顶,我派人打探过,贤妃娘娘一切安好。太后薨后,贵妃失势,再没人能为难她了。
窗外月光如水,洒在相拥的二人身上。金铃在抽屉深处静静躺着,仿佛在诉说着那些过去的爱恨情仇,终究都化为了岁月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