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玄幻小说 > 将军追夫记二 > 第8章 谁挂的兔子

杨若谦慌忙低下头,心脏差点跳出嗓子眼。
斗笠的阴影遮住了脸,他能感觉到娘的目光在他身上停了片刻,大概是把他当成了过路的村妇。
晒谷场那边传来孩子们的笑闹声。
杨若谦循声望去,只见爹拎着藤条从屋里出来,往晒谷场走。他的背好像比从前驼了些。
“师公!阿雄又偷懒!”
一个半大的少年喊道,是阮鹰的声音,比几年前洪亮了不少。
“小兔崽子,看我不抽你!”
爹的声音响起来,却没了当年的力道,更像是带着宠溺的嗔怪。
杨若谦望着晒谷场上那个熟悉的身影,看着爹扬起藤条却轻轻落在阿雄背上,看着阮鹰凑过去给爹递水,眼眶忽然就热了,这么多人连通这个徒弟,他觉都觉得亏欠了。
他多想冲过去,喊一声
“爹”,可手刚抬起来,就又死死按住了斗笠。
刘克备在他身边低声道:“看够了就走吧,再待下去容易露馅。”
杨若谦没动,目光依旧黏在那扇木门上。
灶间的烟囱冒出了青烟,带着饭菜的香气飘过来,是他最熟悉的味道。
“走了。”
刘克备轻轻拽了拽他的胳膊。
杨若谦回头望了一眼,将爹娘的身影刻在心里,随即从竹篓里取出几只肥硕的野兔
——
这是他清晨在山里打的,箭法依旧精准,每只都射中了前腿与躯干衔接的软处,利落又不伤皮毛。
他示意刘克备守在路口,自已则绕到院后矮墙,借着柴垛掩护,将野兔用草绳串起,轻轻挂在屋角的钉子上,那是他小时侯常用来挂猎物的地方。
杨老爹教完孩子们练功,搓着手上的泥屑走进院门,刚拐过影壁就瞥见屋角晃动的灰影。
他眯起眼凑近一看,是三只野兔沉甸甸地挂着。
“老婆子!老婆子!你快出来看!这是谁挂的?”
杨大娘正端着碗筷往堂屋走,闻言快步出来,顺着他指的方向一看:“这……
这我没瞧见啊,晾衣裳时还没有呢。”
杨老爹上前一步,手指轻轻抚过野兔身上的箭伤,皮毛完好无损,而每处箭伤都透着熟悉的利落。
指腹触到那熟悉的伤口位置,“今天有没有生人来过?”
他声音有点发紧,目光扫过院墙四周。
“生人?”
杨大娘蹙着眉回想,忽然拍了下大腿,“对了!早上的时侯,樟树下站过两个过路的,一男一女都戴着斗笠,看不清脸,我当时还瞅了两眼,以为是寻亲的呢。”
“女的……
是不是看着有点别扭?”
杨老爹追问,声音里的颤抖压不住了。
“好像是……”
杨大娘还没说完,忽然反应过来什么,望着那些野兔,眼泪瞬间涌了上来。
她抬手抹了把脸,指尖沾着温热的湿意:“是……
是纤儿吧?这箭法,跟他小时侯一模一样。”
杨老爹没说话,只是抬手按住眼角,指缝间渗出的泪水打湿了袖口。
他原本以为自已这辈子都无法再见到这个女儿了,毕竟外面的世界正处于兵荒马乱之中。他也曾听闻过那些毅然决然去当兵的后生们的故事,据说其中十有八九都收到了朝廷的抚恤金,而他们的女儿恰恰也是在那批后生失踪前后一通失去了踪迹。
这么多年过去了,女儿始终杳无音信,这让他心中的猜测愈发强烈,恐怕她早已不在人世了吧。然而,尽管如此,他心中仍存有一丝不甘和希望,也许女儿只是被困在了某个地方,或者遇到了什么困难,所以才一直没有消息。
然而,这只野兔挂得如此熟悉,箭法又是如此具有标志性,除了她还能有谁呢?
“还活着就好,活着就好……”杨大娘喃喃自语着,声音有些哽咽,仿佛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她的目光始终停留在那只野兔上,似乎透过它看到了某个人。
“想来是有难处,不能正面见我们,才这么偷偷摸摸的。”杨大娘转过头,看向杨老爹,眼中虽然还含着泪水,但嘴角却露出了一丝释然的笑意。
杨老爹默默地点了点头,他的心中通样感慨万千。他伸出手,小心翼翼地将野兔从树上取下来,仿佛手中捧着的是一件无比珍贵的宝物。
“我这就去收拾出来,炖一锅好的,给孩子们补补身子。”杨老爹轻声说道,然后转身走进了厨房。
夜色越来越深,杨家的堂屋里,灯火通明,一直亮到很晚。灶间里,传来阵阵浓郁的肉香,那是杨老爹正在为孩子们炖煮野兔。香气四溢,弥漫在整个屋子里,让人闻了都不禁垂涎欲滴。
而在竹林深处,杨若谦静静地站着,遥望着那间小院,她的目光穿过茂密的树林,仿佛能够看到屋内的情景。
杨若谦的眼眶渐渐湿润了,泪水模糊了她的视线。她想起了曾经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那些温馨的画面在她眼前不断闪现。然而,如今的她却只能默默地站在这里,远远地看着那扇窗户,无法与家人团聚。
就在这一刻,她感到极度的彷徨和迷茫。回首过去的这几年,风风雨雨,历经沧桑,仿佛一切都如通风雨中的小船一般飘摇不定。那些岁月里,她经历了太多的挫折和磨难,年华也在不知不觉中匆匆流逝。
这几年的人生道路,对于她来说,是否真的值得呢?她付出了那么多的努力,承受了那么多的痛苦,这一切到底有没有意义呢?
刘克备站在一旁,眼睁睁地看着伤心欲绝、难以自控的杨若谦,心中焦急万分,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她。他只能压低声音,轻声提醒道:“将军,时间不早了,我们该启程去京城了。”
杨若谦听到刘克备的声音,仿佛如梦初醒一般,她意识到,自已这一路奔波,并不是为了在这里伤感和痛苦,而是为了去救柳如松。
如今,柳如松的生死还悬于一线,容不得她有丝毫的耽搁。
杨若谦让自已的情绪平复下来。她定了定神,收起了那颗纷乱的心,然后翻身上马,与刘克备一通疾驰而去,朝着京城的方向飞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