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凤帷霜华:摄政王与长公主 > 第10章 旧案了,故人归

初夏的江南裹着水汽,青石板路被晒得微微发烫,路边的荷叶托着露珠,风一吹就滚进水里,溅起细碎的涟漪。萧玦牵着赵华筝的手走在田埂上,脚下的泥土还带着新翻的气息——和去年赈灾时踩过的泥泞不通,如今田垄里的稻苗绿油油铺展开,像给大地盖了层绿绸子。
“前面就是学堂了。”锦书指着不远处的青砖瓦房,屋顶的瓦当刻着“劝学”二字,院里传来孩童朗朗的读书声。
刚走到门口,一个拄着扫帚的老人就迎了上来,灰布衣衫洗得发白,却浆洗得平整。他看清来人,手里的扫帚“哐当”掉在地上,浑浊的眼睛瞬间红了:“是……是摄政王殿下和长公主殿下!”
赵华筝认出他是去年那个吃了霉粮晕倒的老人,连忙上前扶住他:“老人家,您身子好些了?”
“好多了!好多了!”老人抹着眼泪,指着学堂,“托二位的福,学堂盖起来了,孙儿也能读书了,再也不用饿肚子了!”
话音未落,一个穿蓝布短衫的少年捧着画卷跑过来,扎着的总角晃悠悠:“公主姐姐!你看我画的你!”
画卷展开,纸上是水墨勾勒的堤坝——月白衣裙的女子提着锡壶,玄色衣袍的男子立在她身侧,风掀起两人的衣角,连锡壶上的花纹都画得清清楚楚。赵华筝指尖拂过画中自已的裙摆,眼眶忽然发热。
萧玦从身后轻轻替她拢了拢鬓发,声音裹着暖意:“你看,他们都记着呢。”
离开学堂,三人去了当年避雨的破庙。如今破庙已修得整齐,木门刷了新漆,门口立着块青石碑,上面刻着“摄政王萧玦、长公主赵华筝,庚子年江南赈灾,捐粮百万石,修堤三十里,救民数万……”末尾那行“为民请命,功德无量”,笔锋格外遒劲。
赵华筝摸着石碑上的字,指腹蹭过“赵华筝”三个字,忽然笑了。萧玦握住她的手,掌心贴着她的手背:“去年在这里,我跟你说不会再让你一个人,没骗你吧?”
她仰头看他,阳光落在他眉眼间,把眼底的温柔照得明明白白:“没骗我。”
回京后没过几日,侍卫就送来一封密信。萧玦展开一看,眉头渐渐舒展——当年被诬陷灭门的林将军,竟还有个儿子活着,名叫林墨,如今在边关从军。
三日后,林墨被接到丞相府。他身着褪色的军袍,身材挺拔如松,眉眼间依稀有林将军的影子,跪在地上时脊背却挺得笔直:“草民林墨,谢殿下为林家昭雪!”
赵华筝上前扶起他,声音轻而坚定:“林大哥,你父亲是忠良,我们早该还他清白。”
萧玦看着他,想起当年林将军教自已骑射的模样,缓缓道:“林将军是我的恩师。你若愿留京,我保举你入禁军,日后为朝廷效力,如何?”
林墨猛地抬头,眼里闪着光,重重磕头:“草民愿往!定不负殿下与公主所托!”
后来林墨果然争气,在禁军中凭着一身武艺和谋略步步高升,每次出征前,总会来丞相府拜望——有时带些边关的沙棘果,有时是晒干的野花,像替当年的林将军,陪着这对历经风雨的有情人,慢慢走过岁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