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边军悍卒:从鸡蛋换老婆开始! > 第201章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京城,大将军府。
天还未亮,就有宫人来到了大将军府传讯:天亮后请大将军入宫,往奉天殿商议要事。
大将军府,议事厅。
常茂眉头微皱,思索着宫中传来的讯息。
常茂下手边坐着一青年,二十三四岁的年纪,精神干练。
“义父,宫中怎么忽然送信来?莫不是陛下不成了?”
他名常吉,是常茂早年一同袍之子。
同袍战死疆场,其妻子悲伤过度因病去世,常茂便收养了常吉为义子。
常茂闻言摇了摇头:“陛下若过世,宫中当鸣钟九下,可如今宫中并无丝毫动静。”
常吉想了想,又猜测。
“那……秦王殿下召您过去有要事相商?”
常茂的眸子微微转动,思索着这种可能。
很快常茂便否定了这种推测。
“该商议的前几次已经商议过了,秦王殿下还能再商议什么呢?”
常茂往议事厅外看了看:“怎么还未回来?”
常茂派人去京城内打听消息,看一看这宫中传来的消息,都去了哪家府邸。
说曹操曹操到,这边常茂刚刚话音落下,议事厅外便匆匆赶来一人:“将军,打听清楚了!”
常茂府里的管事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京城里五品……还有五品以上的大人们,都收到了宫中传讯呢!”
这么多人?
常茂越发觉得奇怪,这场面也只有皇帝驾崩才能出现,可皇帝还没事。
常茂的心里泛起一丝丝的警惕。
“常吉,你随我走一趟书房。”
常茂说完起身就走,也没解释,常吉跟着常茂便走。
书房内,常茂用最快的速度写好了一封手书,一脸郑重地交给了常茂。
“天亮之后为父入宫,你在家中静候消息,若为父不能在两个时辰内归来,你就持手书出城,去寻李成梁!”
常吉闻言大吃一惊:“父亲,这……这是为何?到底怎么了?请您明示!”
常茂眉头紧蹙:“为父只是感觉哪里不对劲,总之你藏好手书。”
常吉将手书收好,又问:“若父亲您未出宫,却送了消息出来呢?孩儿又当如何?”
常茂想了想,在常吉耳边轻声说了两句。
常吉听完连连点头:“父亲放心,孩儿谨遵您的话!”
安排好这一切,常茂发慌的心终于安定了不少。
清晨,曙光降临。
常茂换上官服,坐着马车赶赴皇宫。
到了皇宫正门洪武门,百官鱼贯而入,一直过了五龙桥,来到了奉天殿前。
奉天殿还未开殿,官员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闲聊。
文武官员里面,身边人最多的当数大将军常茂与丞相王瑾。
吏部尚书裴坚、礼部尚书尹礼、刑部尚书张郃三人则聚在另外一边。
“裴大人,今日秦王殿下召集我等,是为了何事啊?”
礼部尚书尹礼,白面黑须,相貌堂堂,天生一副笑面。
吏部尚书裴坚闻言,眉毛微微一挑:“秦王殿下想什么本官不敢揣测,不过你这礼部尚书怕是要忙碌起来了。”
君王驾崩、新君继位,样样事情都要礼部依照章程办。
礼部上至尚书,下至吏员,定会忙得脚打后脑勺。
刑部尚书张郃揣着手,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
“两位,秦王殿下说什么,我们就做什么,秦王殿下为人敦厚,又明事理,莫要担心。”
礼部尚书尹礼闻言,苦笑一声:“你们两位能放宽心,我可不敢,万一哪里做得不周到,惹得秦王殿下不快,日后有我受的。”
吏部尚书裴坚淡淡一笑:“尹大人言重了!秦王殿下岂是那种不明事理之人?你就把心放在肚子里。”
“吱呀——”
奉天殿的大门缓缓打开,内官嘹亮的声音传来。
“百官入内!”
内官的声音嘹亮,但换了人。
旁人没注意到,大将军常茂却注意到了。
常茂的眉头紧蹙,一步步走入奉天殿内。
奉天殿看上去与往常没有什么区别,待他们走入殿内,分文武官职站好。
常茂发觉站在御阶之下,守卫御阶的人,并非蒙质,而是蒙质的副手吕蛟。
常茂心中的不安越发浓重起来,就在这时,内官的声音再度响起来。
“王爷驾到!”
一个魁梧的声音从后殿缓缓地走出来,群臣依照礼节行礼。
“拜见秦王殿下!”
然而待那人站定,群臣抬起头来一看,瞬间愣住了。
御阶之上站着的人,不是秦王朱玉,而是齐王朱欢!
官员们有的还以为自己看错了,揉了揉眼睛,还真是齐王!
“齐王殿下?您……您怎么在这里?”
“怎么回事?秦王殿下呢?”
“这……这何意啊?”
“齐王不是在北蛮人的手里吗?”
……
齐王朱欢俯视着群臣,嘴角微微上扬:“诸位大人不认识本王了吗?为何这副表情?大将军?别来无恙啊!”
大将军常茂的脸上挤出一抹笑容:“不知齐王安全回归大乾,臣不胜欣喜,齐王殿下,不知秦王殿下在哪里?不是秦王殿下派出内官到各个府邸传讯的吗?”
常茂经历过多少风雨?
如何看不出当前局势的诡异?
但常茂还怀有一丝希望,希望朱玉没事。
“三弟染了风寒,不便出来见你们,皇宫中的所有事情,现由本王来掌管。”
朱欢微微一笑:“诸位大人,本王对你们可是朝思暮想,你们可有想念本王?”
群臣面面相觑,秦王朱玉“染了风寒”?齐王朱欢做主,这不是翻了天吗?
吏部尚书裴坚犹豫片刻,拱手道:“齐王殿下,陛下有命,朝中事务由秦王殿下掌管,虽然殿下染了风寒,但规矩不能变。”
“还请齐王殿下您让臣等去拜会秦王殿下,许多事务要请秦王殿下做主。”
朱欢脸上的笑容消失,自嘲道:“好啊!裴大人眼中只有秦王却没有本王,难道本王在你眼里一文不值?”
朱欢一挥手,从奉天殿外立刻涌入了两队羽林军,堵住了百官的左右两侧。
长刀出鞘闪烁着寒光,全身杀气腾腾,仿佛随时要杀人。
都察院左都御史杨莲见状,忙说道:“殿下,您这是何意?奉天殿上岂能动刀兵?”
杨莲与裴坚一样,在朝中是少有的不受王瑾影响太深的官员。
只专注于自己的事务,不参与王瑾一党的污遭事。
朱欢冷漠的眼眸扫过杨莲,道:“本王在檀州浴血厮杀,动的刀兵多了,今日本王回来要告诉诸位大人一个道理。”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