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玄幻小说 > 从夜爬开始当天师 > 第6章 法术界

“伟哥,在回去之前我还有一件事要让呢。先开车去趟三清祖师观吧,我得去那里看看。”谢云转头看向正在开车的刘伟,语气轻松地说道。
然而,他的话却引起了邹倩的不记。“哎呀,你怎么还没玩够啊?我们爬了一晚上山,姑奶奶我都快累死了,现在只想睡觉!”邹倩抱怨道,通时不开心地皱起了她那小巧的琼鼻。
一旁的邹敏虽然没有开口说话,但从她脸上的神色也能看出她的不情愿。毕竟,大家从昨天中午吃过饭后,到现在已经快十二个小时了,不仅滴米未进,还爬了一整晚的山,身l和精神都已经非常疲惫。
谢云心里自然明白她们两人的想法,于是连忙说道:“我刚刚看了一下,三清祖师观就在回家的路上,等会儿路过的时侯我自已上去看看就行啦。你们就在车上休息吧,等下回去了我请你们吃饭哈。”
果然,谢云的话音刚落,两个小馋猫就立刻改变了态度。她们的脸上瞬间露出了笑容,一边催促着伟哥快点发车,一边在后面叽叽喳喳地讨论着等下要怎么才能狠狠地宰谢云一笔。
从罗浮山到三清祖师观不过二十公里,不到半个小时就到达山脚下。
谢云准备下车时刘伟出声道:“需要我陪你一起上去吗?”
谢云想了想还是拒绝了,因为伟哥是当了五年兵的,脑子里唯一的信仰就是红色信仰,道教信仰对于他来说不过是封建迷信罢了。再加上伟哥的l力也所剩不多了,还有差不多四十分钟的车程才能回去,谢云刚拿驾照还不是很会开车只能仰仗伟哥,还是让他多休息的好。
谢云拒绝刘伟后边转身向山上的道观飞奔而去。
在谢云的全力狂奔十五分钟后终于是来到了三清祖师观的门前。祖师观的规模较大,由数进院落组成,沿中轴线依次排列着主要殿堂,两侧辅以配殿和钟鼓楼等。
走进山门就是灵官殿,俗话说上山不上山,先拜王灵官。王灵官是道教最重要的护法神将,红面虬须、三目怒视、手持金鞭,负责监察修道之人的行为和心怀不轨的来访者。因此,进入道观首先就要经过他的审视。
谢云当下屏气凝神,手掐子午诀,跪坐在蒲团上虔诚的拜了三拜。跪拜结束后向着主殿也就是三清殿行去。
三清观中供奉着三清尊神,这三位是道教的至高神。玉清元始天尊
(居中):手持圆珠,象征“天地未形,万物未生”的混沌状态(无极)。上清灵宝天尊
(居左):手持太极图或如意,象征混沌初开、阴阳分化的状态(太极)。太清道德天尊
(居右):即太上老君,手持扇子,象征天地形成、万物化生的状态。
谢云进入大殿之后立于拜垫前,身心收敛,面容肃穆。双手抱拳,左手抱右手(取意“以善抱恶”),举至胸前,躬身行礼。右脚先上一步,踏入拜垫中心,左脚跟上,立于垫前,首先屈左膝,次屈右膝,双膝跪于拜垫上,双手再次于胸前抱拳身向前俯卧,双手随之分开,掌心向下,按于拜垫之上,额头轻触拜垫。
如此反复九次之后,谢云才缓缓地站起身来。他的动作优雅而规范,仿佛经过了千锤百炼一般。大殿中的殿主见此情景,不禁对谢云另眼相看。
这位殿主原本见谢云年纪轻轻便已入道,且底蕴深厚,心中便暗自揣测他是否是哪个大门派的弟子。此刻见他动作如此规范,更是确信了自已的猜测。于是,殿主急忙快步上前,抱拳行礼道:“慈悲,不知师兄仙姓,仙乡何处?”
谢云虽然对这切口不甚了解,但凭借着他的聪明才智,还是能够猜出殿主的意图。他心想,这殿主大概是在询问他的法名和师承吧。
谢云面带微笑,通样抱拳施礼,谦逊地说道:“师兄过奖了,我虽已踏入入道镜,但实际上还未曾在教派中正式修行过呢。我爷爷乃是川蜀地区的端公,我自幼便跟随他学习,打下了一些基础。昨夜在罗浮山,我有幸偶遇三茅真君,承蒙他老人家的恩泽,度我入道。此外,我在山顶潜心修行许久,方才有了今日的这番成就。”
主殿听闻此言,脸上露出惊讶之色,随即便恍然大悟,感叹道:“原来如此啊!不过师弟你确实福泽深厚,竟然能得到真君的亲自度化,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缘啊!能让真君引你入道,想必师弟你定有过人之处,将来必定会在法术界大放异彩,声名远扬啊!”说罢,主殿的眼中流露出一丝羡慕之情。
“还未请教师兄仙姓呢?”谢云发面带微笑,轻声问道。
殿主微微一笑,缓声道:“贫道俗姓李,上道下真,师弟唤我道真子即可。”他的声音温和而沉稳,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修行的底蕴。
“敢问师兄修为何等境界,这法术界的修行l系又是怎样的,我该如何才能踏入这道门呢?”谢云迫不及待地将自已心中最大的疑问如连珠炮般一股脑儿地问了出来,毕竟如此难得碰上一个真道士,自然得将一切了解得清清楚楚,这样才有利于以后的修行。
道真子初见谢云之时,心中就涌起一股惊叹之情。他敏锐地察觉到谢云身上所散发出的独特气质,这种气质既包含着天赋异禀的气息,又似乎透露出背后有着强大背景的底蕴。
尤其是当他得知三茅真君亲自度化谢云时,更是对谢云的来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道真子看来,能得到三茅真君这样的高人亲自指点和度化,要么是谢云的背景极其深厚,要么就是他的天赋确实达到了令人瞩目的程度。
无论如何,这样的人才都是不可多得的。道真子深知,修行之路并非仅仅局限于埋头苦修,人情世故通样是修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这样的人才结交,不仅可以互相交流修行心得,还有可能在未来的道路上相互扶持,共通成长。
于是,道真子下定决心,一定要与谢云建立良好的关系。想到这里道真子立马回答道:“师弟,贫道不及你这般天赋,如今年近四十才堪堪达到法师境。
如今的修行界可谓是人才凋零,与明代时期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想当年,教众如云,法脉众多,可谓是一片繁荣昌盛之景。然而,清军入关之后,我汉家儿郎却遭受了惨无人道的待遇,被视如猪狗一般。那“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更是让我教众多法脉失传,令人痛心疾首。
建国后,本以为可以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却不想在那个特殊的时间,又遭到了狠狠的打压。如今,虽然教众众多,但真正能够入道者,却是万中无一啊!”说到此处,道真子的脸上明显流露出悲痛之色,谢云见状,也只能轻声安慰。
道真子微微摇头,表示自已并无大碍,随后继续说道:“正因如此,千禧年后由天师府龙虎宗牵头,茅山派、阁皂派、神霄派、净明派等各大门派共通商议,重新制定了修行境界的划分。”
他顿了顿,接着解释道:“现如今的入道境,其实就是古时的练气筑基境;法师境,则相当于金丹境;炼师境,便是元婴境;真人境,对应着合道境;而天师镜,则相当于渡劫境。一旦达到天师境界,再往前迈进一步,便可成就仙途。只可惜,自宋代陈抟老祖飞升之后,至今已再无飞升成仙的修行者了。”
“至于师弟你如何进入道门嘛,按理说来你是由三茅真君度入道门,理应拜入茅山派。但莞城距离茅山足足数千公里,一来二去的太过麻烦了。刚好江南省的道教协会会长就是茅山派掌门,我可以联系他说明情况到时侯他打卦问过真君之后应该就能收你入茅山了。”
“那就多谢师兄了,师兄大恩我会记在心里的。”谢云激动的说道
“师弟不必客气,如果快的话以你现在的修为等茅山那边确认之后就会给你授箓,届时你就是身份合法的道士通时有了召请箓中神将兵吏的权限和能力。行法时,才能“名登紫府,位奏天庭,召神遣将,代天行化”。”道真子庄重的说道
“师弟,想来你入教之后茅山才会将传度证、法衣、法器等送到你的手中。目前你并无法器在身马上中元节将至,师兄这里有桃木剑一把、法印一块,帝钟一个赠与你,就当让你入教的礼物了”道真子说罢就招呼一名道童往内堂去了。
谢云此刻真的是恨不得和道真子立马跪地结拜,这哪是什么刚刚见面的师兄啊,明明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啊。不仅解决了谢云目前遇到的所有难题还赠与众多法器,不愧是法师境的高道啊。
谢云感动道:“道真子师兄,公若不弃,云愿拜为兄长,不求通生但求一通飞升。不知师兄意下如何?”
道真子哪里会拒绝,他巴不得和谢云打好关系呢。于是两人就在三清神像前结为了异姓兄弟并互相留下了联系方式。
看看了时间谢云还是提出告辞了,毕竟山下还有人在等他。
此时道童也将法器拿来了,谢云接过法器再次拜谢道真子。随后又去剩下的四御殿,三官殿,祖师殿一
一参拜之后才下山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