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玄幻小说 > 谜影追踪3:尸骨疑踪 > 第一章

1.
旧书与谜案
秦建国推开城市书房的门时,门楣上的风铃发出一阵急促的响声,像是被这不寻常的造访惊扰。我抬起头,目光越过堆满旧书的柜台,看见他手里拎着一个牛皮纸包,脸上挂着那种我又给你找麻烦了的熟悉表情。
陆隐,给你带了本旧书。他把纸包放在柜台上,灰尘在从窗户透进的阳光中飞舞,像是被惊扰的时光碎片。88年版的《临床解剖学丛书》,品相不错。知道你喜欢这些。
我解开绳子,小心翼翼地翻开泛黄的书页。一股油墨与陈旧纸张混合的特殊气息扑面而来,其中还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消毒水味。我的指尖抚过书脊,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细节——这本书的装订线是外科手术专用的缝合线,而非普通装订线。
无事不登三宝殿,老秦。直说吧,这次又是什么案子我没有抬头,继续翻着书页,发现书中多处有铅笔做的标记,主要集中在关于人体冷冻和解冻后组织变化的章节。
他叹了口气,拉过一把椅子坐下,椅子腿与地板摩擦发出刺耳的声音。人民医院有个被辞退的外科医生,叫张明远。最近经常喝醉后打电话报警,说自己把老婆杀了。
我继续翻着书,注意到书页边缘有些微小的褐色斑点,像是干涸的血迹,但又太过细微难以确认。然后呢
我们去查了三次,什么都没找到。但他老婆确实十二年前失踪了,当时立案调查过,一直没结果。秦队长的指节无意识地敲着柜台,发出规律的嗒嗒声,我在他家搜查时看见这本书,想起你好这口,就买下来了。
我合上书,直视他的眼睛。秦建国的眼神里有种难以解读的复杂情绪,不单单是困惑,更像是一种深藏的不安。这本书不是他的收藏,而是工具书。你看这些标记,全是关于组织保存和冷冻后变化的章节。下次他再报警,带我去看看。
秦队略显惊讶:你怎么知道这不是收藏品
我翻开书页,指着一处标记:收藏旧书的人不会用钢笔在重点内容下划线,更不会在书页边缘做计算笔记。这些墨迹新鲜,不超过三个月。而且...我凑近书页深深吸了一口气,除了消毒水味,还有一股极淡的福尔马林气息。这本书最近被放在解剖实验室之类的地方。
秦队长的表情变得凝重:张明远被辞退前,确实负责医学院的解剖教学。
不止如此,我指着书页边缘那些几乎看不见的褐色斑点,这些可能是血迹。极微量,需要实验室检测确认。
秦队的眉头紧锁:你认为这本书与案件有关
或许不是直接相关,但肯定不是巧合。我轻轻抚摸着书脊上的手术缝合线,这种缝合方式很特别,是某种特定外科手术的缝法。张明远特意用这种方式重新装订这本书,一定有他的用意。
窗外,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书店内的灯光自动亮起,在旧书堆上投下长长的阴影。
2.
医生的执念
三天后的深夜,秦队的电话划破了书店的宁静。张明远又醉酒报警,这次说得更加详细具体——他声称用手术刀精确地切开了妻子的喉咙,伤口避开大动脉,让妻子在十分钟内缓慢死亡。
张明远的家位于一栋老式公寓楼的四层,整洁得令人不适。作为一名独居男性,他的住所干净得几乎达到了无菌程度——作为一个外科医生,这或许并不奇怪。但我敏锐的嗅觉捕捉到了一丝不寻常:在过浓的消毒水气味下,隐约藏着某种难以名状的腐败气息。
我的目光扫过客厅,注意到所有家具的摆放都呈现出一种近乎偏执的对称性。书架上医学典籍按出版年份整齐排列,茶几上的杂志边角与桌沿精确平行。这种极致的秩序感背后,通常藏着某种试图控制混乱的绝望努力。
客厅的沙发上躺着一只金毛犬,一动不动。我走近细看,发现它已经被专业冷冻处理过,保存得十分完好,皮毛仍然保持着生前的光泽。
这是他的狗,上个月老死了。秦队解释道,声音里带着一丝不解,他非要冷冻保存,说是舍不得埋葬。宠物医院不愿做这种处理,他居然自己买了专业设备。
我俯身靠近金毛犬,假装抚摸它的毛发,实则悄悄嗅了嗅。没有腐烂的气味,只有冷气与一丝难以名状的微腥。但我注意到狗的口腔周围有些微小的损伤,不仔细看根本无法察觉。我趁秦队不注意,迅速用随身携带的采样棉签在狗口腔内轻轻擦拭了几下,然后密封放入证据袋。
奇怪。我低声自语。
怎么了秦队问,敏锐地捕捉到了我的反常。
狗的牙齿太过干净了,就像经常被专业清洁一样。而且你看它的爪子,我指着金毛的脚掌,修剪得异常整齐,连指甲都被打磨过。这种对待宠物的方式不像爱护,更像是一种偏执的维护。
在秦队与张明远交谈时,我借口使用卫生间,实际快速检查了他家的冰箱和储物柜。冷冻室里整齐摆放着各种肉类,都贴有标签注明购买日期和种类。浴室柜中有三支不同品牌的牙膏,全部都是新开封的,而且按照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列。
我注意到一个细节:所有日常用品的使用量都被严格控制在同等水平。比如三支牙膏的用量几乎完全相同,仿佛每天都要确保每支都被使用一次。这种极端的行为模式显示出强烈的强迫症倾向。
回到客厅,我观察着张明远。他四十多岁,面容憔悴但手指修长稳定,即使醉酒状态下,他的手也没有一丝颤抖——这是一个外科医生的职业素养。
我杀了她,我把娟儿切成碎片了...他喃喃自语,眼神涣散。
您说用手术刀,是哪一种手术刀呢我突然问道。
张明远愣了一下,眼神有瞬间的清醒:10号刀片,当然是10号...
我点点头不再询问。秦队疑惑地看我一眼,我微微摇头示意离开。
下楼后,秦队迫不及待地问:怎么了有什么问题
一个醉酒的人不会记得具体使用哪种手术刀片。10号刀片是标准手术刀,但他回答得太快太专业,不像醉汉的胡言乱语。我沉吟道,要么他根本没醉,要么这些细节在他脑海中重复了太多次,已经形成了肌肉记忆。
秦队若有所思:你的意思是,他可能在假装醉酒
或许他确实醉了,但那些细节已经深深刻在他的潜意识里。我回头望了一眼张明远家的窗户,更重要的是,我注意到当他提到妻子时,右手无意识地抚摸左手无名指,但那里没有戒指痕迹。这种动作通常出现在长期佩戴婚戒的人身上。
李娟失踪后,他就摘掉了婚戒。秦队回忆道,据邻居说,他原本从不摘下那枚戒指,即使是做手术时也会用胶带缠住。
一个习惯戴戒指十二年的人,摘掉后应该会有一圈明显的白痕,但我没看到。我缓缓说道,这意味着要么他摘掉戒指已经很久,要么...
要么他最近才摘掉,秦队接上我的话,与这次突然自首的行为时间吻合。
夜空中没有月亮,只有稀疏的几颗星星在云层间若隐若现。
3.
交易与契约
回去的路上,车窗外的城市灯光流淌成一条条光带。我向秦队索要十二年前的失踪案卷宗。
可以,秦队狡黠地笑了,方向盘在他手中轻转,但有个条件——你得正式加入我们,成为特殊顾问。有编制的那种。
我沉默了片刻,看着窗外飞逝的夜景。这分明是把我往公门里拉,但我不得不承认,这个案子已经勾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成交。
第二天,我在警局的档案室里翻阅着已经泛黄的卷宗。记载显示:十二年前,张明远报案称妻子李娟回老家看病后失踪。调查持续两年无果后,案件被封存。表面看来毫无破绽,报案时间、证人陈述、调查记录环环相扣,完美得像经过精心编排的剧本。但正是这种完美,让我嗅到了不寻常的气息——真实的案件总会有些不合逻辑的细节,而这个案子太干净了。
我注意到一个细节:在李娟失踪前三个月,张明远购买了大量人身保险,受益人都是他自己。这一点在当年的调查中被记录,但因为找不到尸体无法证明谋杀,最终没有成为关键证据。
成为特殊顾问后,我调阅了张明远的全部档案。他是人民医院的骨干外科医生,十二年前因一场医疗事故导致职业轨迹急转直下——他在手术中不小心被手术刀划伤,感染了病人身上的HPV病毒,回家后又传染给了妻子。
档案中有当时医院的记录:张明远发现双方都感染后,当众指责妻子不检点,闹得满城风雨。后来他带妻子检查,确认为同一型别病毒,才知错怪了妻子。但名誉已损,难以挽回。
我特别注意到一个细节:那位传染HPV给张明远的病人,在手术后三个月意外死亡,死因是药物过敏。但病历显示该病人并无任何药物过敏史。
秦队,帮我找一下这个病人的死亡档案。我指着那个名字——赵志强。
秦队皱起眉头:你认为这个死亡有问题
太巧合了。张明远因他身败名裂,他就突然死了。我沉吟道,而且你看死亡时间,正好是在李娟失踪前两周。
秦队立即派人调取了赵志强的死亡档案。结果显示,赵志强死因确实是急性过敏反应,但过敏原不明。当时做了常规检测,没有发现可疑之处。
如果他杀,这是什么完美犯罪秦队感叹道。
不是完美犯罪,而是专业犯罪。我缓缓说道,一个熟悉药物和人体反应的外科医生,完全有能力制造一场看似自然的死亡。
我仔细翻阅赵志强的病历,发现一个奇怪的细节:在死亡前一天,赵志强曾到医院复诊,主治医生正是张明远。病历上记录着常规检查,但处方笺不见了。
处方笺应该有一式三份,医院留底、药房、患者各一份。我提出疑问,为什么医院留底的这份不见了
秦队立即派人到药房查询,发现当天张明远确实为赵志强开了药,但药名被涂改过,无法辨认。更奇怪的是,电脑系统中的记录也被人为删除,只有纸质记录上的涂改痕迹。
有人不想我们知道赵志强吃了什么药。我低声说,而这个人能接触到医院的多处记录,肯定有内部权限。
窗外,天色渐晚,警局内的灯光次第亮起。我和秦队相视一眼,都知道这个案子远比表面看起来复杂。
4.
病毒的线索
你觉得他为什么现在开始自首秦队问我,我们坐在警局对面的咖啡馆里,窗外车水马龙。
罪恶感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减弱,只会发酵膨胀。我搅拌着杯中的咖啡,棕色的旋涡仿佛象征着这个越来越深的谜团,但有必要查查他最近发生了什么。直觉告诉我,有什么事情打破了平衡。
调查显示,张明远上月被医院辞退,原因是作风问题。更深入的情报表明,他最近又被检测出感染了同种HPV病毒。
一个独居十二年的人,怎么会突然感染病毒我提出疑问,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秦队皱眉,放下咖啡杯:也许他去了不该去的地方。人孤独久了,总会有些需求。
或者有什么东西重新激活了病毒。我想起了那只冷冻的金毛犬,还有我偷偷采集的样本,我需要做个检测。
我委托警局实验室的朋友做了个秘密检测——利用上次勘察时悄悄采集的狗口腔拭子样本。结果令人震惊:金毛犬口腔内检测出的病毒与张明远所感染的完全一致。
这不可能,实验室的技术员在电话里说,声音里充满了困惑,除非这只狗吃了感染者的肉体。HPV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口腔传播极为罕见,更不用说从动物到人类了。
一句话点亮了整个黑暗的迷宫。我突然明白了那些微小的损伤是怎么回事——那是长期食用特殊物质导致的组织变化。
还有更奇怪的事情,技术员补充道,我们在样本中发现了一种罕见的防腐剂成分,通常用于实验室保存生物标本。
我立即请求对样本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同时请秦队派人监视张明远郊区的宅基地。
当晚,监视小组报告称张明远深夜前往宅基地,两小时后返回,手中提着一个保温箱。通过高倍望远镜,警员发现保温箱上标有低温运输,生物样本的字样。
他还在处理什么生物样本秦队疑惑地问。
我有一个可怕的猜想,但没有证据前不愿说出:申请搜查令吧,是时候彻底搜查那个宅基地了。
秦队点头,立即着手准备文件。我则再次翻开那本《临床解剖学丛书》,仔细研究那些铅笔标记。在一页关于人体组织冷冻保存的章节旁,有人用极细的铅笔写下一行几乎看不见的小字:低温保存,组织活性维持,但病毒亦同。
这句话让我不寒而栗。张明远不仅在研究如何保存尸体,还在考虑病毒的存活问题。他到底想做什么
突然,我注意到书页角落有一个奇怪的符号——一个圆圈内有个三角形,像是某种标记。我回忆起在张明远家中也见过这个符号,刻在他书房桌子的右下角。
秦队,我急忙说,这个符号可能很重要。让我看看赵志强的档案中是否有类似标记。
我们重新翻阅赵志强的病历和档案,终于在死亡证明的背面发现了同样的符号,用铅笔轻轻画在角落。
这是什么意思秦队困惑地问。
可能是一种标记,表示这个人的死亡与某种计划有关。我推测道,或者是一种签名。
夜深了,警局里只剩下值班人员和我们的团队。我知道,这个案子才刚刚开始揭开它诡异的面纱。张明远、赵志强、李娟,这三个人的命运被某种黑暗的线索连接在一起,而那条冷冻的金毛犬,可能是解开所有谜团的关键。
明天我们去宅基地,秦队打破沉默,我倒要看看,张明远到底在那里藏了什么。
我点头,心中却有一种预感:我们找到的可能会比想象中更加骇人。
5.
干冰与地窖
调查发现,张明远名下的宅基地建有一个小型地窖。邻居证实,十二年前李娟失踪后不久,张明远曾频繁前往那里,每次都携带大量干冰。
他运尸回家。我对秦队说,我们正在前往郊区宅基地的路上,法医报告提到李娟失踪第二年,张明远家曾有大额干冰购买记录。他把她冷冻在家里。
秦队握着方向盘的手紧了紧,指节发白:然后呢一具尸体在家藏了十二年这太疯狂了。
更糟。我回答,看着窗外飞逝的景色,他买了只金毛犬,结扎过的公狗。从第二年开始,逐步将解冻的肉喂给狗吃。
秦队的脸色变得苍白:你是说...他让狗...
是的,我平静地回答,这是一种极端的精神变态行为,但同时也是一种精心的尸体处理方式。没有尸体,就没有谋杀证据。
宅基地显得荒凉而阴森,周围的树木凋零,给人一种不祥的预感。地窖入口被巧妙地隐藏在一个破旧工具棚的下面,门上挂着一把看似普通实则精密的锁。技术组人员花了近半小时才将其打开。
推开地窖门,一股混合着霉味和化学药剂气味的空气扑面而来。地窖内壁有明显的防水处理痕迹,墙角还残留着一些干冰包装袋。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若有若无的甜腻气味,让我不禁皱眉。
这是什么味道秦队也注意到了。
苯酚和福尔马林的混合气味,我回答,用于防腐消毒。
在地窖一角,我们发现了一个老旧的大型冰柜,已经断电多年。冰柜内壁有可疑的污渍,采样后送交化验。最令人惊讶的是,地窖墙上贴着详细的时间表和计划,记录着某种处理过程。
看这里,我指着墙上一张已经发黄的纸,‘阶段三:骨骼处理,石膏包裹,永久保存’。他早有预谋要将妻子的骨骼做成教学模型。
秦队面色苍白:这简直是恶魔的行径。
但我的注意力被另一样东西吸引——在地窖角落的垃圾桶里,我发现了一些新近的干冰包装袋,生产日期显示是上周购买的。
他最近还来过这里,并且使用了干冰。我若有所思,但那个保温箱里装的是什么呢
技术组人员在地窖深处发现了一个隐藏的保险箱,需要密码才能打开。我注意到保险箱上有一个微小的符号——与那本《临床解剖学丛书》中发现的符号相同:一个圆圈内有个三角形。
试试李娟的生日,秦队建议道,或者他们的结婚纪念日。
技术员尝试了几个可能的日期,都没有成功。我仔细观察保险箱周围,发现键盘上有几个按键的磨损程度明显高于其他按键:1、0、8、5。
1085,我说道,试试这个组合。
技术员输入1085,保险箱应声而开。秦队惊讶地看着我:你怎么知道的
10号手术刀片,8年前买狗,5...我停顿了一下,第五根肋骨靠近心脏,是情感象征。张明远的思维模式有很强的符号性和仪式感。
保险箱内不是我们预期的证据或财物,而是一本厚厚的日记和一叠照片。照片上不是李娟,而是多个不同的人,有男有女,每张照片背面都写着一个日期和一个编号。最新的一张照片上的人,我认出是赵志强。
这些人是谁秦队翻看着照片,面色凝重。
这时,我的手机响了,是实验室打来的。对狗口腔样本的进一步分析显示,除了HPV病毒和防腐剂,还发现了一种罕见的镇静剂成分,这种药物通常用于——
——用于安乐死。实验室技术员说道,而且这种药物在人体内代谢很快,很难检测,除非...
除非在死亡瞬间采集样本。我接完电话,转向秦队,我知道赵志强是怎么死的了。张明远不仅杀了妻子,还杀了那个让他感染病毒的患者。
秦队立即下令全面搜查地窖。在进一步检查中,我们发现地窖的墙壁有一处空心的部分。破开墙壁后,露出了一个小型冷藏室,里面整齐摆放着数十个玻璃容器,每个容器中都浸泡着不同的人体器官,标签上写着编号和日期。
天啊,一位年轻警员忍不住呕吐起来,这些都是...
战利品,我平静地说,尽管内心翻江倒海,张明远不是第一次杀人。赵志强不是终点,而是众多受害者之一。
6.
骨骼的真相
警队立即申请了对张明远家的搜查令。在他的地下室,我们发现了一个专业的冷冻设备,现在已经空置。角落里堆放着大量干冰包装和一本详细记录温度与时间的日志。日志显示,这个冷冻设备在八年前停止了使用。
八年前,我沉吟道,正是他购买金毛犬的时间点。
但最令人毛骨悚的发现是在张明远的办公室。他八年前申请购买的教学用石膏骨骼模型静静地立在墙角,表面已经有些发黄。我请法医仔细检查后,发现模型的重量和质感略有异常——比普通教学模型重约百分之十五,而且某些关节部位的细节过于精细。
X光扫描揭示真相:石膏内部包裹着真实的人类骨骼。骨骼被专业地处理过,关节处用金属丝连接,表面覆盖着多层石膏,完美地伪装成了教学模型。
天啊,一位年轻的刑警忍不住惊呼,他每天都面对着妻子的遗骨工作
然而,在我的要求下,法医对骨骼进行了初步检测,结果令人震惊——这些骨骼不属于女性,而是男性骨骼。
data-fanqie-type=pay_tag>
怎么可能秦队困惑不已,难道这不是李娟的遗骨
我仔细观察骨骼模型,注意到骨盆结构确实显示为男性。忽然,我想到了一种可能性:快,检查一下骨骼表面是否有刀痕!
法医仔细检查后,确实发现多处骨骼表面有细微的刀痕,符合外科手术刀的切割痕迹。
这不是李娟的骨骼,我缓缓说道,这是赵志强的骨骼。张明远不仅杀了他,还将他的骨骼做成了教学模型。
这个发现让所有人震惊。如果办公室里的骨骼是赵志强的,那么李娟的遗骸在哪里
我们重新搜查了张明远的家,最终在书房地板下发现了一个隐藏的空间。里面有一个较小的石膏模型,这次是女性骨骼。模型的胸腔内,我们发现了一个小小的金属盒子,里面装着一缕长发和一枚婚戒。
面对确凿的证据,张明远崩溃了。他承认十二年前因羞愤交加,设计杀害了妻子。先是哄骗她回老家找中医治病,然后又让她偷偷返回,说是避免更多人知道他们的丑事。等她回来后,他在郊区宅基地将她杀害,用干冰保存尸体。
我本来想永远保存她,张明远泪流满面,声音嘶哑,但第二年冰箱出了问题,尸体开始腐败。我想到一个办法...让她的肉体成为另一种生命的一部分...
于是他买了金毛犬,逐步喂食解冻的尸肉。八年时间,尸体被狗吃得只剩骨骼。将妻子的骨骼处理后外层覆以石膏,放在家里日日相对。
那赵志强呢他的骨骼怎么会在这里秦队厉声问道。
张明远面色惨白:你们...你们怎么知道赵志强
回答问题!秦队拍桌而起。
张明远低下头:我恨他毁了我的生活...所以在他术后复查时,我给他注射了过敏药物...后来我担心事情败露,将他的尸体挖出,用同样的方法处理了骨骼...
审讯过程中,我注意到张明远多次无意识地抚摸左手手腕,那里有一个淡淡的痕迹,像是长期佩戴什么物品留下的。
你手上的痕迹是什么我突然问道。
张明远猛地收回手,神色惊慌:没什么,手表痕迹。
不对,我走近仔细观察,这不是手表痕迹,更像是某种...监测手环。医院用的那种。
张明远的脸色变得惨白,拒绝回答任何进一步的问题。
7.
地脉的警告
案件结束后,秦队拍着我的肩膀说:你果然是天生的侦探。这么离奇的案子都能破获。
我却没有丝毫成就感。一切太过巧合,仿佛有人引导着我发现真相。那张明远为何偏偏在那个时间点醉酒报警为何秦队恰好看到了那本《临床解剖学丛书》并带给我这些巧合组成了一条隐形的线索,引导着我一步步揭开真相。
回到书店,我发现地上躺着一本旧书——《包拯夜审乌盆案》。没有任何寄件人信息。我翻开书页,发现第88页被折了一个角,上面用红笔圈出了一行字:冤魂不散,尸骨自鸣。
更让我注意的是,书中夹着一张小纸条,上面打印着一行字:赵志强骨骼内的证据,你应该再仔细看看。
我立即联系法医,要求重新检查赵志强的骨骼。经过仔细CT扫描,我们在赵志强的一节指骨内部发现了一个微小的金属胶囊,里面藏着一张存储卡。
存储卡中的内容令人震惊——里面是张明远与一个匿名人士的通信记录,讨论如何完美犯罪,以及一个名为地脉的组织如何帮助他掩盖罪证。更令人不安的是,这些通信显示,张明远最近的自首行为是被迫的,有人威胁要揭露他更多的秘密。
通信记录中多次提到一个代号Monitor的人,似乎一直在监视张明远的行为。最后一条信息显示:监测手环数据异常,清理行动开始。
我忽然明白张明远手腕上的痕迹是什么了——他确实戴着监测手环,可能是假释条件或某种医疗监控。而某个组织通过这个手环监测他的状态,当他行为异常时,就迫使他自己暴露。
夜深时,一个信封从门缝塞入。我迅速开门,却只见空荡的街道,远处似乎有个黑影一闪而过。
信封中只有一行打印的字:恭贺陆大人入公职!地脉留
我握紧信封,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地脉,这个神秘的组织似乎一直在暗中观察着我,甚至可能操纵着案件的走向。他们为何引我入局又为何恭贺我
第二天,我再次检查那本《临床解剖学丛书》,发现书脊处的缝合线有细微的异常。小心地拆开线后,我找到了一张微型芯片。通过特殊设备读取,里面是更多受害者的信息,以及地脉组织成员的部分名单。
令我震惊的是,名单中有一个熟悉的名字——秦建国。
是巧合,还是我早已陷入一个精心设计的局秦队介绍我加入警局,秦队偶然发现那本书,秦队...
我不敢再想下去,但知道从此刻起,我不能相信任何人。
窗外,城市的灯火依旧通明,但在这光鲜表象之下,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黑暗我深吸一口气,将信封和信片小心收好。
地脉,人脉...无论你们是谁,游戏现在正式开始了。
这不再是结束,而是一个更大谜团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