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我把修仙文明上交给了国家 > 第9章 最后的伊甸园

凌晨四点。
西山一号基地。
从外部看,这里只是几座掩映在苍松翠柏间的普通建筑,但地下,却是一个堪称庞大的战略指挥中心。
当林承在冯铮的带领下,走进那间看似朴素的会议室时,他敏锐地察觉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由岁月和权力沉淀下来的、几乎让人无法呼吸的厚重气场。
长条形的会议桌旁已经坐了三个人。他们衣着寻常,甚至有些不修边幅,像是刚从某个技术攻关会议上被临时拽过来的老教授。但他们腰杆挺得笔直,目光如炬,身上那股凛然的气度,绝非寻常学者可比。
冯铮的脚步在他们面前都下意识地放轻了。他快走几步,为首的一名头发花白、戴着黑框眼镜、面容清癯的男子抬起头。他的眼神很平静,却仿佛能洞穿人心。
“这位是高建瓴同志,负责我们的战略规划与风险研判。”冯铮低声介绍,语气中带着显而易见的尊敬。
高建瓴没有起身,只是微微颔首,目光锁定在林承身上,平静地开口:“林承同志,你好。我是高建瓴。请坐。”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仿佛每一个字都经过了精确的计算。
林承坦然落座。他知道,真正的“质询”,现在才刚刚开始。
高建瓴没有急着翻看面前那份由冯铮连夜整理的、堪称惊世骇俗的报告。他将十指交叉,放在桌上,用一种审视的目光看着林承,缓缓说道:
“林承同志,你所预警的‘乏燃料后处理项目’潜在风险,已经得到验证。这件事,避免了国家重大损失。我代表国家,首先要对你表示感谢。”
这番话说的四平八稳,既是肯定,也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另一方面,你所预言的‘洞天福地’,也已如期出现。证明了你自己身份的同时,也为我们争取到了无法用价值估量的战略先机。”
林承没有接话,他知道对方还有后文。
果然,高建瓴话锋一转:“其次,我想告诉你的是,对于你提到的,可能席卷全球的‘巨变’,我们并非毫无准备。”
会议室里的气氛陡然一肃。
“自上个世纪以来,针对各类可能动摇文明根基的极端情况——无论是核战争、超级地质灾害、小行星撞击,甚至是……外星文明的接触,我们都制定了相应的封存预案。”
高建瓴的目光扫过在场所有人,最后落在林承身上,一字一顿地说道:“这些预案,统称为‘文明延续性保障协议’,最高等级的预案,代号为【薪火】。”
“薪火?”林承心中微动,这个词背后所蕴含的文明传承的厚重感,让他也不禁肃然。
“对,薪火相传,文明不灭。”高建瓴淡淡道,“但你所描述的情况,前所未有,它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我们曾有的设想。所以,在【薪火】之下,还有一个更具针对性的子预案,从未示人,也从未想过有朝一日需要启动。”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是在斟酌用词,然后用一种无比郑重的语气,吐出了那个名字:
“【大禹】。”
“大禹治水的大禹?”饶是林承两世为人,此刻也感受到了这两个字背后那排山倒海般的决心与魄力。
堵不如疏。面对滔天洪水,先祖没有选择逃避,而是选择了疏导和利用。这个代号,完美地诠释了华夏文明面对灾难时的核心哲学。
“看来你理解了。”高建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但是,启动【大禹】,需要一个无法被驳斥的理由。我们需要对未来的‘洪水’,有更精确的认知。所以,我这里有几个问题,希望你能如实回答。”
他打开面前的一个黑色笔记本,上面是手写的、遒劲有力的字迹。
“第一个问题,关于能源。我们寄予厚望的下一代可控核聚变实验装置,代号‘金乌’,将在下月初进行首次全功率点火测试。结果如何?”
这是一个绝对的“硬”问题。“金乌工程”,国家最高等级的能源项目,其成败直接关系到未来百年的国家战略。结果无法模糊,无法篡改,是验证其预言能力的最佳试金石。
林承的回答依旧平静:“点火会成功,并且远超预期。设计目标是维持高约束模式运行三百秒,但它会稳定运行超过四百秒。”
“不过,在测试的最后阶段,能量输出曲线会出现数次无法用现有物理模型解释的、极其规律的‘脉冲式’波动。这个异常数据,会让项目组陷入巨大困惑,直到他们接触到‘灵气’的概念为止。”
轰!
坐在高建瓴身旁的两位一直沉默的专家,其中一位猛地抬起头,呼吸都变得粗重了几分,眼神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精光。
与林承先前所接触的陈培院士同样的,他显然就是能源领域的泰斗,深知这个数据的分量。
四百秒!那不仅仅是突破,那是足以改写世界能源格局的奇迹!但林承口中那诡异的“脉冲”,却是让他瞬间汗毛倒竖。
高建瓴不动声色,飞快地记录下,然后提出第二个问题。
“国际局势。两周后,西盟将以‘航行自由’为名,派遣‘主宰者号’航母战斗群进入南部海域。局势会如何演变?”
林承的嘴角泛起一丝冷意:“‘主宰者号’会非常傲慢地闯进来。但却会迎头撞上一片刚刚形成的‘小型灵气潮汐节点’。”
“灵气潮汐节点?”冯铮下意识地追问。
“你可以理解为,地球的灵气复苏,并非均匀的。在某些特殊的海域或地理位置,灵气会像钱塘江大潮一样,优先汇聚、喷涌,形成暂时的、高浓度的灵气场。对于人类无害,但对于依赖精密电磁信号的现代化设备而言……”
林承顿了顿,给出了结论,“那里,就是绝对的‘坟场’。”
“他们的航母战斗群将经历三分钟的彻底瘫痪,所有电子设备变成废铁。三分钟后潮汐退去,一切恢复正常,但他们会像受惊的老鹰一样,调头就走。”
高建瓴的笔尖在纸上划过一道重重的痕迹。他抬起头,目光变得无比锐利。
“最后一个问题。一个月内,国内,是否会发生伤亡超过一百人的重大自然灾害或安全事故?”
林承摇了摇头:“不会。一个月内,国泰民安。唯一的‘异常’,是全国范围内的犯罪率,将出现一个匪夷所思的断崖式下跌,降幅超过百分之五十。”
“为什么?”这次提问的是另一位偏向社会学领域的专家。
“因为灵气的初期滋养,会平复人类暴戾、焦虑等负面情绪。从宏观的表现来说,人们会变得更平和,更冷静。”林承淡淡回答。
他的心中却闪过一丝无人察觉的叹息。
“前世,这最初的一个月,被西方称为‘最后的伊甸园’。所有人都沉浸在这种莫名的安宁和幸福感中……直到灵潮的来临。”
这短暂的和平,是他记忆中一抹温柔的亮色,也映照着未来最深沉的黑暗。
会议室里陷入了一片死寂。
只有高建瓴手中钢笔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这之后,高建瓴又连着向林承提出数个问题,林承都根据自己的记忆作答。
他自然也不可能全知全能,会有回答不上来的问题。
不过他也清楚,这种情况并不会导致他的发言可信赖程度下降,于是全部都如实回答。